经典儿歌不该被窜改
2019-06-15河南张玉胜
文/河南·张玉胜
近日,一张截图在朋友圈流传,那首著名的儿童歌曲《一分钱》被改成了《一元钱》。有人感叹,时光飞逝,过去的“一分钱”“与时俱进”成了“一块钱”。也有质疑,这样改编经典,难道不是恶搞吗?作者的女儿马莉对此回应称,“我理解大家是用这个来搞笑或者调侃,把它变成一种段子,但现在我们有时候,并不尊重自己的经典文化,随意就去丑化或者消解掉,但又缺乏原创的能力,这并不值得提倡。”(9月8日《新民晚报》)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旨在彰扬拾金不昧精神的著名儿歌,被国人传唱几十年,堪称是影响、教育了几代人的经典力作。可如今却被人“涨价”改成了《一元钱》。这种看似“与时俱进”的窜改,实则是对经典作品的调侃与恶搞,其不尊重意味显而易见。
《一分钱》儿歌出自著名音乐家潘振声之手。上世纪50年代,潘振声响应党的号召自愿去宁夏当老师。放学回家时,孩子们看到学校门口维持秩序的警察叔叔,经常会走出了十多米还不时回头叫“叔叔,再见”;捡到铅笔、橡皮和硬币等物品,孩子们都会自觉交给老师。后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向潘振声约稿,请他写一首赞扬“好孩子”的歌。当时正值硬币在社会上大量流通,他联想到孩子们拾金不昧和回家时与警察叔叔告别的情形,便创作了歌曲《一分钱》。
不难看出,《一分钱》儿歌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与文化印记。目前一分硬币仍属合法硬币,只是人们不再经常使用而已。更为关键的,《一分钱》儿歌重在教导、引领孩子们从小培育拾金不昧美德,努力行善事、做好人,而并非着意其金额大小。相反,也正是缘于一分硬币的“最小单位”属性,才更凸显“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教育寓意。
几十年来,《一分钱》儿歌对于拾金不昧的道德倡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教化效应。现实生活中,每每涌现出拾金不昧的德行善举,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联想到这首儿歌。而最有效践行《一分钱》儿歌精神的,莫过于被雅称为“一分钱爷爷”的潘振声老人。上海公安博物院成立时,向潘振声索要当年的约稿信及《一分钱》曲谱。对方开出20万收购价,潘振声毫不动心:“孩子把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这份手稿,我当然也要交给警察叔叔,一分钱不要!”
诚然,一分钱的确在现实交易中难见流通,但“一分钱”的说法与意义并未消失,比如,“要用好公共财政的每一分钱”“是公家的钱,一分也不能占”等等,毕竟再大的金额也是一分一分地积累而成。要孩子们学唱这首歌,不妨就把“一分钱”的硬币通行和儿歌来历讲清楚,这既是对孩子们必要的历史教育,也有助加深孩子们对儿歌的理解与记忆。
传承经典就当尊重历史、尊重原创。把《一分钱》改成《一元钱》看似“与时俱进”的涨价,实则是有违情理、荒唐可笑的恶搞。正如有网友质疑:“物价继续上涨,《一元钱》是不是又要改成《十元钱》?”想“与时俱进”别指望乱改经典,不妨就自创一个《一元钱》的儿童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