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近视孩子近视进展加快的4大注意事项
2019-06-15梅颖
很多家长在刚发现孩子近视时,都会有“近视度数会不会增长得很快”的疑虑。其实家长疑虑的是对近视进展预测的问题。据文献研究显示,目前儿童近视进展快的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初发近视的年龄小和(或)初发近视度数就比较高;较少的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阅读压力大;近距内隐斜。具体为何,如下所述:
1 初发近视的年龄小和(或)初发近视度数就比较高
由于人眼的角膜曲率在3岁以后就趋于稳定,不再变化,所以近视的发展,都是因为眼轴不断增长造成的。当然,病理性的近视除外,如圆锥角膜会因为角膜曲率不断增加造成近视。
人眼的眼轴发育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生长阶段,3岁前和3~14岁的眼轴发育速度不同。3岁前眼轴增长速度快,3岁后自然增长速度变慢,年龄越大增长速度越慢,到14岁时可达到成人水平,到青春期眼轴不再增长(如表1)。
表1 不同年龄的眼轴和角膜屈光度均值
所以,如果初发近视时年龄小(比如6岁),就意味着随着眼轴的增长,近视还会继续增加;如果初发近视时年龄比较大(比如14岁),则眼轴已经接近稳定,增长量会相应变少。
初发时近视度数高,即“近视基线”高,以后近视会更严重。所以,初发近视年龄越小和(或)初发近视度数越高的人,近视进展越快。
图1 儿童近视进展示意图(绿色正常,黄色预警,红色高危)
如图1,如果3岁时进行睫状肌麻痹验光(即扩瞳验光)后还有+2.50D的远视(A线,绿色),则随着年龄增加,眼轴会自然增长,远视度数会自然降低,直到14岁左右,眼轴基本发育稳定,成为正视眼。
如果3岁时睫状肌麻痹验光(即扩瞳验光)后只有+1.00D的远视(B线,黄色),按近视进展的趋势,以后会发展为中度近视。
如果3岁时睫状肌麻痹验光(即扩瞳验光)后没有远视或轻度近视(C线,红色),那以后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可能性非常大。
2 较少的户外活动时间
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较少的户外活动时间容易引起近视。足量的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对预防近视很有效,但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来说,作用不大。
3 近距离阅读工作量大或距离很近
持续近距离工作时,眼球试图把近距离的图像直接聚焦在视网膜上而免于使用调节,使得眼轴增长而发生近视。连续的近距阅读和低光照,尤其是促进近视快速进展的推手,即在昏暗的环境下近距离阅读(如躲在卫生间看武侠小说、躲在被子里打电筒看小说……)。
对此,现在开始提倡近距离用眼的20-20-20法则:每近距离阅读(写字、读书、用手机、电脑等)20分钟,就需要眺望20英尺(6m)以外20秒。
4 近距内隐斜
近距内隐斜是近视进展的高风险因素。在很多文献研究中都提到近距内隐斜和(或)高AC/A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近视进展(如图2),也就是说,内隐斜和(或)高AC/A的患者看近时会尽可能少地进行调节,因为调节会带来双眼会聚,这样很容易超出内隐斜患者的负融像性集合范围而难以融像造成复像。所以患者看近时调节减少,表现为比较大的调节滞后,成像落在视网膜后形成远视性离焦(如图3)而造成近视进展快的结果。内隐斜越大和(或)AC/A越高,这种效应越明显,近视进展越快。
图2 近距内隐斜患者更容易发生近视进展
图3 内隐斜和(或)高AC/A的患者看近时调节滞后形成远视性离焦
5 小结
初发近视的年龄小和(或)初发近视度数就比较高、较少的户外活动时间(低光照阅读环境)、近距离阅读工作量大(或阅读距离很近)、近距内隐斜都会造成近视进展加快。
对于家长来说,要格外注意以下两方面:
(1)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可以连续观察和了解孩子近视进展的全过程。因为单次检查很难看出近视进展的趋势,至少进行2次检查,才能看出近视发展的趋势(至少2个点才能确定一条趋势线)。近视进展很快,则更需要寻找原因,同时积极进行近视控制和医学干预。
(2)初次检查建议给儿童做视功能检查。因为做双眼视功能检查(隐斜测量)才知道是否存在内隐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