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瑰宝如何护好“金身”
2019-06-14达自然
华人时刊 2019年5期
达自然
4月15日,闻名世界的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在熊熊大火中损坏,法国人似乎听见民族灵魂在大火中哭泣。国际舆论为之痛惜。国家主席习近平向法国总统马克龙致慰问电,向法国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的中国圆明园之遗址公园,以《文明不能承受之殇》为题发声,祈愿文物都能够远离灾难,代代传承。从官方到民间,均体现了大国风范、全球气度!
中国长城、希腊宙斯神殿、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印度泰姬陵……世界上无数文化遗产,可谓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世界共同的记忆。但是,因战乱、火灾、天灾及人为破坏,遭受的浩劫不计其数。人们不会忘记,阿富汗矗立了1500多年的巴米扬大佛被炸成一堆碎石,叙利亚古城大马士革、阿勒颇被炸得几成废墟;埃及开罗南部马拉维国家博物馆遭受洗劫后满目疮痍,1089件馆藏文物1040件被掠;伊拉克北部亚述古城遗址尼姆鲁德被大规模爆炸夷为平地,巴格达博物馆近30万件珍贵文物被西方现代强盗大肆洗劫;成立于1818年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去年发生火灾,馆内2000多万件藏品损毁90%……
如何避免此类令人痛心的悲剧发生,让世界文明瑰宝拥有护身法宝?习近平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给以启示。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物,具有普世价值,应当构建成“命运共同体”,不应当相互割裂被摧毁。人类应当超越国家、民族、宗教界限与视野,把别国瑰宝视为本国瑰宝一样对待、爱护,聚举世之力共同维护。
在这方面,《巴黎圣母院》作者维克多·雨果做出了榜样,他敢于谴责包括自己国家在内的英法强盗闯进中国圆明园,一个打劫、一个放火……世界上多一个雨果,世界文明瑰宝“金身”就多一分保险;人人具有“文化遺产共同体”意识,必会保证瑰宝“金身”不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