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睡眠》的空间叙事艺术
2019-06-14郭梦雪
郭梦雪
摘要:本文选择华兹华斯的十四行诗《致睡眠》作为研究文本,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切入,研读诗歌中心理空间和图像空间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空间叙事;《致睡眠》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之一。《致睡眠》是其十四行诗,目前国内对《致睡眠》的研究较少,本文以此为立足点和创新点,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对《致睡眠》进行研究。空间叙事是抒情诗歌重要的叙事方式,图像空间呈现画面感,抒情文本所呈现的心理空间与诗人的心理空间虽有不同但相互照应。
一、图像空间
触景生情的景和物之所以能勾引起相应的情感是因为景物具有一定的画面感,而画面的塑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空间的呈现。“抒情类作品的内在结构主要并不体现为逻辑和时间关系,更多的是以另一种形式,即空间关系,或者说空间邻近关系而体现出来。”(1)本诗出现多个图像空间,如“一头跟一头悠然走过的白羊”、“雨声”、“奔泻的川流”、“清风”、“碧海”等,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构成更高层面的图像空间。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异曲同工之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歌并置了一系列的图像空间,犹如打开一幅卷轴画,每一个图像空间都跃然纸上,同时又紧紧关联,使读者沉浸在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中。
抒情人描绘了在草原大地上“一头跟一头悠然走过的白羊”,随后是天空中滴落下来的雨声,飞翔觅食的蜜蜂声,视角由低向高。“平旷的原野田畴”、“白茫茫一片湖光”和“澄洁的天宇”,视角也是由低向高发展。在繁密的图像空间中,动静结合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活泼灵动,避免静物图像空间的窒息感和动物图像空间的嘈杂感。尽管图像空间众多,但是每一个图像空间所传达的情感是统一的,感情色彩也是平均的,共同传达了抒情人的情感。透过一系列层次分明的图像空间描写,塑造出天人合一,和谐安详的场景,与后文抒情人无法入睡形成鲜明对比。相对于叙事文本着眼于逻辑时间因果关系,抒情文本可以在几句诗行中排列繁密的图像空间,并且可以统一结合在一起,形成更高层次的图像空间,本诗在描写完大量的图像空间后,抒情人写到“这种种,我在卧榻上轮番想象”,前面所描述的图像空间被诗人串联起来。而后抒情人听到鸟雀的啁啾和杜鹃的忧郁的吟唱,此种图像空间与前述大自然的宁静祥和形成对此,尤其是杜鹃忧郁的吟唱更令人深思。第一层面杜鹃忧郁的吟唱是抒情人在失眠时的通感,因为自己痛苦便觉得杜鹃吟唱是忧郁的,用杜鹃忧郁吟唱的图像空间塑造悲伤的气氛。第二层面是前面所描述的大好风光是抒情人的想象,而现实是战争不断,美好风光即将被沦落,支离破碎。
二、心理空间
“叙事文本比抒情文本更易于表现各种复杂的时间关系,而抒情文本比叙事文本更易于在极为凝练的诗句中显示出空间关系,尤其是空间意象关系。”(2)讲故事的叙事文本更加注重故事的因果原则和逻辑关系,而触景生情的抒情诗更加关注景物的空间关系。心理空间既指的是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心理空间,也是抒情文本最终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空间,而两者所表达出的情感并不一定相同。
抒情文本所呈现的心理空间是抒情人通过描写景物,塑造气氛,引发情绪,最终呈现出来的心理空间。在1806年,诗人创作了三篇以《致睡眠》为题的十四行诗,本文选择了第三篇《致睡眠》。诗歌描述了一幅纯净和睦的大自然美景,抒情人在入睡前想象着这美好的画面,却依旧无法入睡,最后直抒胸臆,表达出自己失眠的痛苦和对美梦的期待。在探寻抒情人失眠的原因时,需通过诗歌中抒情人的形象去发现真实诗人的苦楚。
“将不同诗歌中出现的多个隐含作者的形象相互参照,将使人看到一个与真实作者相关联的丰富而多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3)在其他两首诗歌中,抒情人将睡眠比作温顺的鸽子,永远不追求自由的俘虏;比作上下飞舞的蝇虫,充斥着嘲弄;比作残酷无情的君主,肆意妄为,抒情人所抒发的情感无疑是暴躁的和强烈的,而在此首诗歌中,抒情人将睡眠比作清新思想和健康体魄的母亲,情绪明显缓和许多。看似三首诗歌从不同角度在描述抒情人失眠的痛苦,实则都暗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理空间。此组诗歌创作于拿破仑战争期间,1806年拿破仑击败第四次反法联盟后,对英国进行全方位的封锁。在此危急存亡之秋,华兹华斯创作了众多为自由而战的诗歌,如在1807年华兹华斯创作《一个英国人有感于瑞士的屈服》号召抵抗暴君,为自由而战,为民族国家而战。抒情人将睡眠比作暴君,不思自由的鸽子等折射出诗人对于战争和自由的关注,抒情人保持着激昂的态度,用满腔热血去呼唤自由平等民主。抒情人将睡眠比作母亲,呈现出来的心理空间更倾向无奈和担忧,日后战争袭扰,风光被践踏蹂躏,无数同胞再也无法安然入睡。纵观三首诗歌,尽管抒情文本的心理空间有所差异,但诗人华兹华斯的心理空间自始至终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抵抗法国帝制,担忧国家命运,为民族自由而战。
抒情人没有直接表达诗人的心理空间,而是借助比喻,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來呈现与诗人心理空间相关联的抒情文本。抒情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心理空间是抒情人无法入睡的焦虑和痛苦以及对睡眠的企求和渴望,但诗人的心理空间是对当时战争的抵制,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热爱,抒情文本中所呈现的心理空间和诗人的心理空间并不一致。
三、结语
诗歌中图像空间密集排列,相互并置,呈现天人合一,宁静祥和的画面,继而营造了悲伤的氛围来书写诗人心中的苦闷,既描述了抒情人失眠的痛苦,又暗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理空间。
注释:
谭君强:诗歌叙事学:跨文类研究,《思想战线》,2015年第5期,第118页。
谭君强:论抒情诗的空间呈现,《思想战线》,2018年第6期,第111页。
唐伟胜:叙事理论与批评的纵深之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90页。
参考文献:
[1]陆梅华.华兹华斯诗歌研究综述[J].海外英语,2018,10:172-173.
[2]陆梅华.“后经典语境下”华兹华斯诗歌的叙事艺术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17(5):75-78.
[3]尚必武.“跨文类”的叙事研究与诗歌叙事学的建构[J].国外文学,2012(2):14-22.
[4]谭君强.诗歌叙事学:跨文类研究[J].思想战线,2015(5):113-118.
[5]谭君强.新世纪以来国内诗歌叙事学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2017(1):8-12.
[6]谭君强.论抒情诗的空间呈现[J].思想战线,2018(6):110-122.
[7]谭君强.论叙事学视阈中抒情诗的抒情主体[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3):127-134.
[8]唐伟胜.叙事理论与批评的纵深之路[J].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9]闫建华.试论诗歌的空间叙事[J].外国语,2009(4):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