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理念的矛盾性
2019-06-14文莹
文莹
摘要:在《双城记》中,狄更斯塑造了具有历史的具体性与思想的抽象性双重意义的卡屯形象,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理念的矛盾性。在小说中,前期的卡屯是现实的标本,后期的卡屯是理念的化身。文章通过对卡屯形象双重意蕴的解读来阐释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的矛盾理念,并对其做出评价。
关键词:狄更斯;人物塑造;矛盾性
在《双城记》中,卡屯形象体现了狄更斯人物塑造理念的双重性,即历史的具体性和思想的抽象性。在文本中,这具体体现为前期的卡屯是现实的标本,后期的卡屯是理念的化身。狄更斯人物形象塑造理念的矛盾性恰恰体现在卡屯形象的转变中。在卡屯形象的塑造中,读者既可以看到狄更斯对细节真实的重视,又能明显感受到作者主观意愿的介入,这一矛盾性表现为前期作为“人”的卡屯形象和后期成为神性化身的卡屯形象。
一、卡屯形象的双重意蕴
卡屯是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悲剧人物。在文本中,作者首先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以写实的手法将卡屯描绘成一个悲观颓废的小人物。然后,作者从浪漫主义视角出发,将卡屯描述为一个伟大的利他主义者,并赋予其崇高的宗教意义。前期的卡屯的形象是真实可感的,是作为人的形象而存在,而转变后的卡屯是观念化的,作为神的形象存在的。卡屯形象的前后差异恰恰反映了狄更斯人物形象塑造理念的矛盾性。
(一)作为现实的“人”的卡屯形象
在作者的现实关切下,卡屯是一个悲剧性人物。关于卡屯的身世背景、容貌性格和生活状况作者并未涉笔太多,但是读者仍然能够从小说中暗示的细节处获取到一些信息。从他与达奈容貌的相似中可以得知他是一个发育良好、模样端正的年轻上等人。从他和斯揣沃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他早年受过良好教育。关于卡屯的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作者通过卡屯的自我叙述和斯揣沃、露茜、达奈等人的评价做出明示。另外,作者也多次“出场”,以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对卡屯进行评论。例如,卡屯经常在和别人的谈话中以一种自嘲式的口吻谈论自己:“我是个不得志的苦力,先生,我不关心世上任何人,世上也没任何人关心我”。[1]84“我像一个年纪轻轻就夭折了的人,我一辈子都会是这样”。[2]153通过他人的评价以及主人公的自我审视,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卡屯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处境,从而了解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状况。
此外,卡屯是一个“局外人”。这体现在以下几点:在律师界,他只是一个黑背豺,为狮(斯揣沃)猎食。在代表幸福的“露茜圈子”中,他总是一副阴阳怪气的浪荡样子。而在生活中,他没有目标,悲观颓废。卡屯正是这样一个被社会抛弃了的“局外人”。十九世纪中期,英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成为世界强国。发达的物质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个人利己主义盛行。所以,从现实主义视角看,作者塑造的这样一个具有悲观厌世情绪的颓废主义者形象是十九世纪中下层知识分子精神状态与生活处境的真实写照,在此意义上,前期的卡屯形象是现实的标本。
(二)作为理想的“神”的卡屯形象
作为一个人道主义作家,狄更斯坚持将“小说作为社会福音书和政治福音书”。[3]在这部被认为是狄更斯所有作品中悲剧色彩最隆重、气氛最沉郁的小说中,作者幻想了一个伟大的利他主义者形象,并虚构出了一组具有仁爱精神的人物群像,他的目的在于通过艺术创作以拯救社会现实。如约瑟夫·戈尔德指出,狄更斯“似乎更期望一种更为伟大的神与人的结合,把艺术的素材转换为拯救的现实,通过人世完全可能的虚构的事实体现出来”。[4]在道德理念的指导下,他笔下人物的道德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凸显出人物的崇高道德,他对人物命运的安排常常受到主观意愿的支配,卡屯形象的转变体现出狄更斯人物塑造的主观介入。
在小说中,被爱感化的卡屯突然转变为一个伟大的利他主义者,他的语言和行为具有了浪漫性和神秘色彩。这首先体现为卡屯的语言具有预言性。在“宾客数百”一章中,卡屯在谈论“雨”(雨象征革命风暴)时像一个全知全能的先知,对革命的到来做着准确的预测:“有朝一日,总会有一大群人走进我们的生活的。”“我让它们进入我的生活。”“我还听见他们的声音了!”“他们来了,迅速、兇猛而又狂暴!”[5]103在这些预言性的话语中,“他们”和“它们”这两种代词的不断转化烘托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意指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也意味着卡屯不久后的牺牲。其次,作者的主观介入还体现在对卡屯牺牲的描写上。卡屯给露茜的信中表示他认为自己为了露茜而牺牲并不是令人遗憾或是悲伤的事情。在这里,爱情成了一种崇高而神秘的力量。为爱牺牲的卡屯不仅成了作者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和利他主义精神的象征,而且成了基督的化身。作者如此形容受刑时的卡屯:“他显得庄严崇高,有如先知”。[6]380狄更斯以浪漫化的笔法描写卡屯,给读者展示了一个具有“神性”的卡屯形象。
在作者道德理念的指导下,卡屯这一人物形象的设定早在写作伊始就已经确定了。在创作《双城记》之初,狄更斯从自己扮演的好友威尔基·柯林斯的戏剧《冰冻的海洋》的故事获得启发,决定写一部主人公是一个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拯救情敌的青年的小说。卡屯正是这样一个体现了作者创作意图的道德家形象。狄更斯的创作目的并不是刻画一个小人物的现实处境和命运轨迹,而是要将艺术作为救赎人类的通途。正如约瑟夫·戈尔德指出:“在《双城记》中,我们明显看到,狄更斯把艺术纳入救赎和让人类的生存变得有意义是可能的这个易于领悟的幻象中去的意图更加显得强烈”。[7]在此意义上,后期的卡屯成了狄更斯道德理念的化身。
二、对狄更斯小说人物塑造矛盾理念的评价
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盛行于欧美各国,而狄更斯却独创了融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浪漫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其重要原因在于狄更斯是一个激进的人道主义作家。人道主义是他生活和创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乔治·吉辛认为:“狄更斯从来没有停止过道德说教,他把这看作自己的责任”。[8]道德是狄更斯小说创作的主要出发点。作为一名小说家,他遵循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关注社会问题,同情弱小,以现实主义笔法真实而详尽地刻画了一个现实中的小人物形象。而作为一名人道主义者,狄更斯将自己的道德观念、哲学思考和赋予艺术的启蒙救赎意义纳入了作品中。他把小说作为社会的福音书,致力于发挥文艺的“传声筒”作用。正如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在一个大众的、黑暗的时期,要维护为大众所喜爱的文学要依靠那种富于幻想的处理方法”。[9]而这种“富于幻想的处理方法”实践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便体现为具有浪漫性的卡屯形象。由此可见,卡屯这一人物形象恰恰反映出狄更斯人物塑造理念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既是“莎士比亚式”的,源于现实的典型,又是“席勒式”的,某种抽象观念的载体。
狄更斯关于人物塑造的矛盾理念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形象缺乏浑圆性,但却具有“人的深度”和人的丰富性。这一矛盾并非作家缺陷,而是道德家的狄更斯战胜了小说家的狄更斯。尽管评论界对于狄更斯人物塑造的理念褒贬不一,但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确为读者刻画了一个具有人性深度的伟大利他主义者形象。对读者来说,不能批评狄更斯人物塑造理念的矛盾性,因为他对人物的评价标准不是历史的,而是道德的、人性的。
参考文献:
[1][2][5][6]狄更斯.双城记[M].张玲.张扬译.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W.Walter Crotch, The Sectet of Dickens[M], New York: Haskell House Publishers LTD,1972,p166.
[4][7]Joseph Gold, Charles Dickens-Radical Moralist[M],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sota,p231.
[8]Gissing,George:Charles Dickens:A Critical Study,Huskell House Publisher,LTD,1974,p.80.
[9]罗经国编选.狄更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