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珈流风甚美
2019-06-14刘第红
刘第红
武汉大学是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没有“之一”。
武大之美,美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山环水绕,珞珈为屏,东湖为镜,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武汉三镇山水之精华,为武汉大学所独占。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苍苍,一年四季,百鸟奏乐。该山原名罗家山,武大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将它改为珞珈山。改名之后,珞珈好比一个乡间平凡的女子摇身一变成了网红,灵气十足,名满天下。珞珈也便成了武汉大学的别称。
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面积是西湖的十倍,碧波万顷,水光潋滟,云蒸霞蔚,帆影幢幢,鸥影点点。
一山一水,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一静一动,一天一地。董必武毫不吝啬对武大的赞美:“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胡适曾在日记中写道:“(武大)校址之佳,计划之大,风景之胜,均可谓全国学校所无。”
武大拥有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不能不归功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他作为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长,骑着毛驴,带着干粮,披荆斩棘,勘探校址。当他走到罗家山时,不禁眼前一亮,认定这里正是“最理想的大学之所”。今天的武大校园内,矗立着李四光骑毛驴的雕塑,既是对他的纪念,也是对他的感恩。
武大之美,美在樱花。武大林木葱茏,鲜花盛开,鸟语花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花园。且不说梅园的梅花、桂园的桂花,单说樱园的樱花,就足以碾压众多5A级景区。暮春三月,樱花绽放,校园内游人如潮。
校园内最有名的路,大概非樱花大道莫属。它的起点是情人坡,一侧为学生宿舍老斋舍。赏樱时节,樱花大道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濛濛春雨中,樱花开得如火如荼,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烂漫的樱花与古色古香的“樱花城堡”老斋舍相互辉映,美得人的骨头都酥软了。
我在武大学习时,宿舍就在樱花树下。 我对樱花是极为熟悉的,但并不是熟视无睹。每年樱花盛开的时节,待到黄昏时分人潮散去,我总要在樱花大道上走一走。樱花短暂,过不了多久就会凋零。世间所有美的东西都是值得珍视的。我心想,假如天上没有了星光,人间没有了花朵,那么,我宁愿不活在这个世界上。
作为游客,当然可以来武大赏樱,但樱花的美在他们的眼里只是昙花一现;作为武大学子,在樱花树下安家,樱花的美会渗入他们的生命,渗入他们的灵魂。
武大之美,美在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一栋栋玉宇琼楼分布在校园内,气势恢弘,美轮美奂,典雅和谐,浑然一体,“焕若帝王之居”,人称珞珈山上的“布达拉宫”。2001年,武大早期建筑群与清华早期建筑和北大未名湖燕园建筑一起,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樱花大道沿“百步梯”拾级而上,到达樱顶,老图书馆赫然映入眼帘,飞檐画角,龙凤卷云。过去,老图书馆里珍藏着20多万册线装古籍。如今虽然被辟为校史馆,但它仍然作为知识的圣殿,屹立在学子心中。
老图书馆下方,是四幢石头建筑相连的老斋舍,雄伟壮观,宛若城堡。老斋舍的16个斋号别开生面,依次取《千字文》中“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的一个字,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在樱花大道上,能遥望到气势不凡的工学院。工学院融合了哥特式建筑与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雍容华贵,庄重典雅,现用作校行政楼。
从樱花大道下坡,可见到飞檐碧瓦的宋卿体育馆,这是学子们挥洒青春汗水的场所。黎元洪的儿子黎重光和黎仲修将父亲保管的辛亥革命志士筹建江汉大学的捐款,转赠给武大修建体育馆,所以该馆以黎元洪的字“宋卿”命名。
说到武大这些精美绝伦的建筑,不能不提美国建筑设计师凯尔斯。1928年,校方花500元包专机,将凯尔斯从上海接来武汉。为了更好地察看地形,专机在东湖上空盘旋了三圈。在李四光的参与合作下,凯尔斯设计的建筑融会中西,堪称杰作。
武大之美,美在自强、创新的大学精神。武大前身为张之洞创办的自强学堂。一百多年来,武大自强不息的精神一脉相承,薪火相传。20世纪80年代,武大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率先推行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插班生制等,领全国高校风气之先。一些北大学子投书武大,希望能转学到武大去。凭借这种精神,武大创造了百年的辉煌。
武大有如此优越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倘不能把一个人“熏”成人才,那豈不是怪事?郭沫若说:“太平时分在这里读书……是有福了。”愿你也拥有这种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