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大胃王”

2019-06-14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9年5期
关键词:天蚕巨蟒蜂鸟

人类钟情于“舌尖上的美食”,动物界的“吃货”在这方面同样毫不逊色。看看以下这些动物,谁是你心中的“大胃王”?

许多鸟类在飞越海洋或沙漠之前会大量进食以储存能量,科学家们将这一时期称为“吞噬期”。

黑顶白颊林莺是世界上迁徙时间较长的鸟类之一,它们必须在出发前吃得饱饱的。这种鸟类夏季在加拿大和美国的北方森林中度过,在那里,它们通过“大吃特吃”储存与自身体重相当的脂肪,为冬季迁至南美洲的东海岸做准备。

过去科学家们认为黑顶白颊林莺会在迁徙途中停下来休息和进食,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它们一路飞行穿过开放海域,2到3天后到达加勒比海海岸才休息和进食,然后飞向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

被人类誉为“森林女神”的蜂鸟每天要吃掉大约比自己身体重2倍的食物,在8小时内可以进食大约48次,即每10分钟就会捕食一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胃口,也是因为蜂鸟的能量消耗非常大,它们的翅膀平均每秒需要振动约50次,其新陈代谢率是脊椎动物中最快的,心跳能达到每分钟500次左右。所以,为了获取大量的食物,蜂鸟必须非常勤劳,每天得采食数百朵花、捕食数百只果蝇。

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蓝鲸每天要吃掉4吨左右的磷虾。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多,但由于蓝鲸需要维持约200吨重的身体,所以相对于其体重来说,这点儿食物根本不算多。

俄克拉荷马州的生物学家埃尔默·芬克介绍,如果把消耗量与体型相比,小型动物比大型动物吃得更多。例如英国的侏儒鼩体重不到28克,但它们却可以吃掉相当于体重1.25倍的食物。

成年缅甸巨蟒每个月只需进食一次,有时甚至可坚持更长时间,它们充分利用了这种进食方式。

2013年一项对缅甸巨蟒基因的研究发现,在消化过程中,基因活动的变化使巨蟒的新陈代谢效率增加,部分器官急剧增长(在24小时到48小时内增幅可达到150%),食物消化后则恢复正常。这种“身体重塑”能力允许巨蟒消化掉比自身体型更大的食物,如整只绵羊或巨蜥。

世界上最贪婪的动物要数来自北美的飞蛾——多音天蚕。这种棕褐色的飞蛾平均翼宽为15厘米,最显著的外貌特征是它的两个后翅上有像眼睛形状的紫色斑点。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一条多音天蚕毛毛虫每天能吃相当于自身体重1/2~2/3的食物,如果换算一下,相当于一個成年人每天得吃23千克~91千克的食物。而它们吃这么多也是为从毛毛虫到飞蛾的巨变积蓄能量。一旦变为飞蛾后,多音天蚕便不会再吃任何食物,成年的它们寿命非常短,只能活5~6天,在交配产卵后就会死亡。

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的三趾树懒“闪电”的慢性子是否让你忍俊不禁?除了“闪电”,熊猫也是不爱活动、行动迟缓的典型代表。每天,熊猫会花14个小时吃掉约12.5千克的竹子,剩下的时间除了少量的活动外都在睡觉,在每两次进食间,它们都会睡2~4小时,睡醒了接着吃。

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竹子更容易获得,大熊猫的饮食逐渐以竹子为主,但它们的消化系统并没有太大改变,仍与肉食类动物一样:消化道较短、犬齿锋利、没有盲肠。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大熊猫肠道缺乏分解纤维素的特定细菌,所以大熊猫从竹子纤维素中获取的热量比例很低,它们吃的竹子虽多,但只能消化掉其中的17%。为了获得营养,熊猫只能通过不停地吃来弥补。(据网易科学人、科学之友)

猜你喜欢

天蚕巨蟒蜂鸟
《与巨蟒搏斗的运动员》
赢的诀窍
谦让才会赢
昆虫抗菌肽天蚕素的研究进展
蜂鸟——致苔丝
蜂鸟
尖嘴鼠追来了
黑龙江省野生天蚕种群数量的影响因素及保护对策
蜂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