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秘“十八般兵器”

2019-06-14易小荷曲飞

领导文萃 2019年12期
关键词:骨朵仪仗弓箭

易小荷 曲飞

但凡接触过古典小说的读者,都听过“十八般兵器”的说法,但具体是哪18种,则说法不一,《大保镖》中讲的版本只是其中之一,另一个版本来自《水浒传》: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教起。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杈。

综合各版内容来看,这是个异常丰富的武器体系。可以按攻击距离分成短柄、长柄、投掷、远射等多种,也可以按伤害方式分成砍杀类、穿刺类、打击类等,实在是当得起“琳琅满目”这4个字。

在史料典籍中,十八般兵器的概念应该是明代提出的,除了《水浒传》,明朝博物学家谢肇淛的《五杂俎》出现了“十八般武艺”,抗倭名将唐顺之也在《武编》中提到“武艺一十有八”。不过历史上,这些兵器是陆续出现的,而且并不全用于实战。总体来说,外形越朴实无华的,实用性越强,出现得也越早;越繁复华丽的,实用性越差,出现得越晚。

最早出现的兵器很可能是弓箭。《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典籍都称,黄帝的后代“挥”从天上的星辰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弓矢,被任命为“弓正”的官职,又称“弓长”,这就是中国第一大姓“张”的由来。“夷”这个字也是由“大”“弓”组成,看起来像一个人背着一张弓,《说文解字》称它“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先秦典籍用这个字称呼那些活跃于东南地区的部落,很可能是他们的弓箭让中原王朝的军队吃了不少苦头。

弓箭之所以能最早出现,估计是源于它的高性价比。它先用于狩猎,远射的能力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不至于被凶猛的猎物伤到。而且在还没有金属的上古时代,人们只要用木材就可以制成弓身、箭杆,再加上兽筋、绳索制成的弓弦,骨或石制成的箭镞,羽毛制成的尾羽,一副弓箭就出炉了,即便是发展到先秦时期,也不过是把骨石箭镞换成铜铁箭镞,变化基本不大。

矛的外形和用法众所周知,历经千年都没有大改变,只有长度随时代变化。它在先秦分为酋矛、夷矛两种。郑玄解释称,“酋”通“遒”,后者有“迫近”的意思,指短矛,“夷”则有“长”的意思。汉魏时期马战取代车战,又出现了矟,“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有人考证约合4.15米,由于“矟”与“蛇”读音相近,还被讹为“丈八蛇矛”。再往后的唐代,矛的长度又开始缩短,材质也由铜变为铁,既节省金属也更实用,枪由此出现了。

另一种主力兵器——刀,早在商代就已出现,但都是短刀,推测为刑具和礼器,周代更多是作为工具,比如书刀(刀笔吏)、厨刀(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西汉时期才步入一线兵器的阵容,只是外表并不是人们熟悉的那种“大砍刀”造型,反而更像剑:长度达一米左右,一边开刃,另一边有厚脊,尖端形成钝角,末端是一个铁环,乍看上去就像一把长长的钥匙,这种刀被称为环首刀。当时骑兵取代车兵,铁兵器取代铜兵器,韧度大大提升,骑兵终于可以在冲锋时痛快地当头劈下,杀敌效率提高了许多。

到了唐代,长柄的陌刀也开始出现,重达五十斤,身强力壮的步兵挥舞起来甚至能砍得人马俱碎,显然这才是青龙偃月刀的前身。宋代工匠们又给直挺的刀身加上了弧度,称为“手刀”,“大刀片”总算出现了。

打击类兵器的历史也很悠久,鞭锏的前世就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殳”,它类似于棍或杖,青铜殳首有棱无刃,可以套在竹木柄上。由于宋代士兵铠甲都有逐渐厚重的趋势,枪矛刀剑越发难以造成伤害,鞭锏这两样兵器相继加入十八般兵器的阵营。

锤也早已以“椎”的形式出现,只是在先秦时代,除了窃符救赵、博浪飞椎等行刺的场合,并未成为军队广泛配备的制式兵器。直到南北朝,游牧民族南下才促使“锤”得以普及,契丹、女真等异族最喜欢这种兵器,称其为骨朵。它一来势大力沉,二来不需要多高的锻冶技术,要是工艺稍微讲究点,能给骨朵加上刺,杀伤力又可以上一档次,这就是“蒺藜骨朵”,即狼牙棒,足以让本就处于下风的宋军更无还手之力,只能发出“你有狼牙棒,我有天靈盖”之类浸透血泪的自嘲。

不过,当时的锤远没有京剧连环画中那么大,锤头只有一点,仿佛权杖一般。这种兵器的重心太靠前,抡出去就很难收回来,所以人们在保证杀伤力的前提下,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重量和长度。

除了以上这些大规模配备于军队中的兵器,十八般兵器中的其他成员在战场上运用都不普遍,基本可以分三类:

第一类是生活中的工具演变而来,比如斧(伐木)、叉(渔猎)、耙(农耕)、棍棒,其实前面提到的弓箭、刀也是这样,不过人家最后凭实用性成功蜕变,只留下这些不好使的兄弟继续混迹于民间,其中《水浒传》中的棍棒最有代表性。宋代推行禁武政策,禁止民间私藏各种兵器,棍棒就成了那些不安分的“社会人”的最爱。这种兵器如果练得好,打起架来完全可以造成骨折、内脏损伤等严重后果,木材又得来全不费工夫,官府根本禁不住,只能干瞪眼。于是《水浒传》中就有了史进月下舞棒、林冲棒打洪教头、武松带哨棒上景阳冈等好戏。

第二类是仪仗兵器。这其中首推钺,它和斧很像,只是钺身更宽阔、外形更华丽,先秦时期用于斩首等刑罚,因此象征着君王的威仪。武王伐纣就是左持黄钺、右秉白旄(白色牦牛尾,其实是当时的旗帜),发表主题为“各部族精诚协作,推翻帝辛腐朽统治”的重要讲话——《牧誓》。

还有的兵器是之前用于实战,后成为仪仗兵器。戈的近亲——戟,就是这样,它在先秦和汉代都有大规模使用,外形只是一个简单的“卜”形,汉代逐渐成为骑兵的武器,也改为铁制,横出来的“援”变为向上翘。后来它也因用法复杂被淘汰,逐渐演变成《三国演义》里那种花里胡哨的样子,主要用作仪仗。情况类似的还有锤,它到了仪仗里成了“金瓜”。

第三类就是真正的冷门兵器,比如钩。典籍中常见的“吴钩”,其实是一种弯身的剑,这里不多讨论。评书里钩的前身,可能是汉代一种很流行的奇门兵器“钩镶”,一般配合刀剑使用,既能像盾牌一样格挡对手兵器,也可以用弯钩把对方兵器牵引开,还可以用尖刺进攻。同样,过于复杂的用法,导致它只能昙花一现,它后来又在武侠小说中借尸还魂,演变为《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的独门兵器“剑盾珠索”中的“剑盾”。

(摘自《搜历史窥探你所不知道的历史趣人逸事》)

猜你喜欢

骨朵仪仗弓箭
拉卜楞寺“道得尔”仪仗音乐的历史梳理①
弓箭风波
朝鲜时代卤簿制度与仪仗军服饰
弓箭告急!请求支援
“骨朵”最初是兵器
论阿勒泰乌梁海部弓箭的崇拜
此去不经年,后会终有期
庆功台/荷
“骨朵”原来是种兵器
“骨朵”原来是种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