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将军夫人李秀文的人生角色赏析
2019-06-14张海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我们梳理李秀文光辉而短暂一生,分析这位成功男人背后的女性的人生角色,既是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最好缅怀,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富家千金 进步青年
李秀文出生在澳门,其父李少村是一位进步、开明的成功富商,大革命时,曾掩护过周恩来和聂荣臻,为革命做出过贡献。后来李少村到广州经商,使李秀文有机会就读于赫赫有名的省立执信女子中学,在这所由孙中山先生于1921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纪念性、示范性学校里,接受最先进的教育,还被誉为执信女中的“校花”。史料记载:“李端庄纯良,在家庭中对祖母和父母极为孝顺;对人谦虚和善,善慰人意,德貌兼优,性情娴熟,慈祥真诚,识者无不称誉”。[1]
当时,李秀文一家住在广州市昌兴街,隔街相对的邻居是时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宪兵部队司令的李章达。李章达和李少村是东莞同乡同族的好友,所以两家关系很好。而李章达又与时任孙中山大总统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的叶挺,是战友加知己,叶挺自然成为李章达家的座上宾。在他们饮茶论政的时候,叶挺常常会看见对面人家有一个年轻俊秀的姑娘的倩影,她时而伏案而书、时而展卷阅读,时而听到对面的高谈阔论时还会走出阳台、专心倾听。她就是李秀文。后来,李秀文干脆来到李章达家里当“旁听生”。就这样,叶挺和李秀文相遇、相识、相知。
叶挺被这位关心时政、思想进步的大家闺秀深深吸引;而李秀文对这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有勇有谋、为人敦厚的年轻军官心生爱慕。在李章达的撮合下、秀文父母的默许下,两个年轻人越走越近。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李秀文时常会提出类似“国民党的改组”“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黄埔军校的特点”等问题向叶挺请教、与叶挺讨论。两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惊人地一致。1925年,叶挺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1926年2月,这对志同道合的有情人便在肇庆举行了婚礼。
李秀文对叶挺的选择、对婚姻的选择,足以证明她的与众不同。作为富商千金,自幼享受着富裕、舒适的生活,但她没有门户观念,没有贪图安逸,却对是志向高远、具有家国情怀的叶挺一件钟情。在热恋的时候,她抛开儿女情长,支持叶挺到苏联去进修军事,苦等了叶挺一年多。当她得知叶挺在惠阳老家还有一位童养媳、结发之妻黄春时,她表示理解;在叶挺与发妻解除婚姻关系后,方与叶挺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正是李秀文的思想进步、深明大义、品格崇高,使她成为了北伐名将叶挺的革命伴侣,她的名字和事迹被载入了史册。
贤妻良母 革命伴侣
李秀文19岁就嫁给了比她大11岁的革命军人叶挺,这位富家千金、时代青年,从此舍弃了自己的一切,成为了传统的、标准的贤妻良母。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和叶挺离愁多于团聚,坎坷大于坦途,迁徙多于稳居,战火多于和平,但她无怨无悔。勇于担负哺养、教育几个孩子的重任,处处操心,事事躬亲。虽然没有过上几天安逸日子,可她对叶挺情深似海,恩爱如山,无怨无悔,无论生活怎样艰难凄苦,环境何等险恶恐怖,她没有一句怨言,坚定温情地和叶挺在一起,成为北伐名将的贤内助。廖承志夫人经普椿在《怀念叶夫人》一文中提到:“她是和蔼、可亲、温婉,而又刚强的一个好母亲”。[2]
1926年5月中旬,叶挺作为独立团团长,奉命率兵北伐、投入了血与火的战斗,李秀文抑制内心的不舍,送别新婚丈夫。叶挺随部队从广州出发,沿途征讨拼杀,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他所领导的独立四团,是被国人誉“铁军”(第四军)的先锋。李秀文在家闻悉,感到由衷的高兴。
1927年春,当北伐军长驱直入之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北伐中途夭折。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先后举行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叶挺率部参加了这两次起义。为了不分散叶挺的精力,1927年7月中旬,即将临盆的李秀文和叶挺在武汉告别,前往上海居住待产。遗憾的是南昌起义失败。叶挺随即遭到国民党通缉。1927年底,李秀文不得不带着襁褓中的孩子避居澳门。在动荡的时局中,一方面,初为人母的李秀文要克服了种种困难,尽力哺育、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叶挺因为在党内一度受到误解、排挤,常常苦闷傍惶、坐卧不安,李秀文经常要柔声地宽慰丈夫,在精神上给予最大的鼓励,在生活中给予最悉心的照顾。
1928年初,按照党组织的决议,叶挺从香港经日本到了莫斯科汇报工作。由于党内和共产国际的错误认识,加上受失败主义情绪影响,叶挺无法忍受指责,没有征得党的同意,就悄悄离开了莫斯科,来到了德国首都柏林。这年秋天,李秀文远涉重洋,到柏林与叶挺团聚。为了生存,他们叶挺做过翻译,开过饭馆卖过油条、烧饼,还卖过青菜、水果,做过短工。但是李秀文始终紧紧跟随,不离不弃,相伴叶挺度过了8年颠沛流离的生活,直至抗日战争爆发,才回到国内。[3]
1941年1月,将介石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扣押叶挺并送交军事法庭审判,取消新四军番号,李秀文手握报纸惊呆了,她无法理解,自己的丈夫出生入死,全心抗战,怎么突然间成了叛军将领?更让地坐卧不安的是,叶挺在哪里?是否安全?李秀文含淚辞别年迈的母亲和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冒着生命危险东奔西走于前线和后方,打听叶挺的下落。她坚信他的事业是神圣正义的。
1942年底,李秀文打听到了一点消息,说叶挺可能被囚禁在湖北恩施,她再也顾不上什么,克服重重困难到达恩施,面见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要求与叶挺相见。陈诚答应了,就这样,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夫妻相见了。李秀文的到来,给了叶挺巨大的支持和力量。李秀文给叶挺带来了广东党组织和各界的关怀鼓励。在国内外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答应让叶离狱反思。1943年春李秀文又陪同叶挺一起回到桂林,在软禁中等待光明。
其实,在叶挺被辗转囚禁五年的岁月里,李秀文先后三次探监,看望丈夫、陪伴丈夫度过漫长的软禁时光。在恩施,李秀文与叶挺一起种地,养猪,养羊,坚强而乐观,无微不至地照顾叶挺,使叶挺身心得到极大的安慰,蓄足精力与反动势力斗争,一次次粉碎了敌人为“劝降”而威逼利诱的阴谋。
叶正大、叶正明、阿剑在叶挺夫妇牺牲35年纪念之际撰写的悼念文章《和爸妈在一起生活的日子》中有这样的描述:“亲爱的妈妈,你和爸爸结婚以来,从来就很少好好的过过,为了支持爸爸革命,你连你自己的首饰都交给父亲为新四军买武器……结婚二十年当中,你不辞劳苦地抚养了九个孩子。不管环境多么苦,你没有发过怨言,没有说过一何丧气的话。你总是为爸爸的安全担惊受怕,整天为我们的生活操劳。”儿女们的心里话真实客观地道出了李秀文作为一位贤妻良母、革命伴侣的家国情怀。[4]
爱国人士 巾帼英雄
李秀文终生追求正义、追随真理、追随叶挺,也终生追随了革命。与叶挺结婚后,她无私地支持丈夫事业,与丈夫出生入死、共赴国难,直接或间接为民族解放默默地贡献着,直至在浴火中永生。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经过半年多的艰辛工作,新四军的整编任务完成,1938年春,叶挺偕李秀文前往皖南前线,孩子们留在澳门外婆家。李秀文便不断往来于澳门和皖南之间,不仅要照顾家庭,更重要的是担负了护送新四军补给物品的任务。海外华侨和港澳人士助给新四军的军火器械、医药品和其他补给品,许多都是李秀文亲自护送的。李秀文的母亲刘德宜也是一位爱國人士,1938年,为支持抗日,老太太把丈夫去世时留给自已的几万元养老金全部贡献出来,加上爱国侨胞捐的,买了3600支短枪、200架望远镜,由李秀文押运,不远千里,从澳门送往云岭。没想到,途经上饶时,却被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无理扣留。李秀文毫不畏惧,三番五次同顾祝同交涉,但毫无结果,只好赶紧拍电报通知给叶挺,叶挺见信后,怒火中烧,直奔上饶。顾祝同自知理亏,只好把枪支和望远镜全部还给叶挺。
李秀文在危难面前的无所畏惧,一方面是因为她深晓民族大义、坚信正义的力量,另一方面来自她对叶挺的忠贞爱情。她无条件地热爱着、支持着丈夫的事业,也关心爱护着与丈夫志同道合的士兵。叶挺与李秀文带着3600支枪回到了皖南军中,是1938年夏季,李秀文在云岭陪伴了叶挺一段时间。那段日子里,她每天和勤务员一起打扫卫生、整理内务,教警卫员识字,待人十分和蔼,丝毫没有首长夫人的架子,获得了官兵们的普遍尊敬与爱戴。叶挺的警卫员黄鸣在《跟随军长三年》的回忆这段历史时这样描述:夫人李秀文喜读书文,擅长书法。她的毛笔字写得潇酒流利,每天把写过的字放在一起,叠得整整齐齐。她为人心地善良,对军长身边的警卫勤务人员感情很深,处处关心他们。她鼓励这些年轻战士,为了将来的革命工作,要好好学习文化;她买来许多笔记本子分给战士们,教他们识字、写字。她看到警卫员在雨天里没有鞋穿,光着即跑来跑去,便给他10元钱,让他去买鞋。警卫员生病发烧,她精心地亲自照顾,叫炊事员给他们做开胃的东西吃,并安慰他们:“养病要紧,不能着急,什么时候病好了才许工作。”[5]
1942年叶挺被囚禁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时写下了诗作《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哪能由狗的洞子爬出!……”这些诗句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这是当年11月李秀文探监时冒着生命危险带出来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被幽囚之初,叶挺还写过一篇《囚语》,直到1996年4月9日,才在《光明日报》上得以面世,公开发表。《囚语》里涉及一些关于李秀文的部分文字:“余与吾妻谈及吾遭遇之事,吾妻答曰:‘尔名与别字便是征兆,铤而走险,绝少平安,可以此作解释矣。‘我幼年性格倔犟,一直至成人没有改变。吾妻常对我叹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尔真真不能改变一点吗?”。[6]这段描述,足以体现李秀文对叶挺的了解之深、理解之切。
令人惋惜的是,才39岁,李秀文就与叶挺一起不幸遇难了。她与叶挺将军相识、相知、相爱、相帮、相伴,一辈子不离不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她分享了叶挺一生的光荣,衬托了叶挺的伟岸,也更多地分担了叶挺革命征程中的失败挫折、颠沛流离之苦。作为的一名普通的中国妇女,李秀文具有不平凡的家国情怀,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她坚韧、无私、忠贞、无畏的人格魅力与献身精神,堪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女性!
参考文献
[1]黄海如.叶挺将军事略[M].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M].
[2]中共代表团.四八被难烈士纪念册[M].
[3]张海燕.叶挺:铁骨丹心的气节将军[M].十个人的惠州城[M].中国言实出版社.105.
[4]叶正大,叶正明,阿剑.和爸妈在一起生活的日子[M].回忆叶挺[M].人民出版社.178.
[5]黄鸣.跟随军长三年[M].回忆叶挺[M].人民出版社.165-166.
[6]段雨生,赵酬,李杞华.叶挺传:骁将的坎坷[M].辽宁人民出版社.454-455.
(作者张海燕系惠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 副教授)
李秀文(1907年—1946年),是中国革命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叶挺将军的夫人,她祖籍广东省东莞长安镇乌沙村,一生追求进步、追随革命,对叶挺情深似海、志坚如钢。虽然身为高级将领的夫人,但是几乎没有过上几天安逸的日子,无论生活怎样艰难凄苦、环境何等险恶恐怖,她没有一句怨言。这位普通而伟大的女性,以她的德惠贤淑、深明大义,分享了叶挺一生的光荣,衬托了叶挺的伟岸,更是分担了叶挺一生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