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高血压病人外周血管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19-06-14
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及踝臂血压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可用于评估动脉的僵硬程度。血管早期病变筛查对改善病人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此指标逐渐成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指标。大型流行病调查发现,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有调查显示,成年人维生素D缺乏达到25%~57%[1]。随着年龄增长,皮肤对维生素D合成能力降低,加之老年人减少户外活动,因此大多数老年人存在较低维生素D。临床观察得出,患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老年人25-羟基维生素D[25(OH)D]较健康者明显偏低。相关科研资料提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影响维生素D水平降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清总25(OH)D水平,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可反映外周动脉僵硬度,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高血压病人外周血管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就诊的老年病人和老年病科的住院病人168例。纳入标准:年龄≥60岁,高血压诊断依据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排除标准:继发高血压;严重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心律失常、急性脑血管意外、曾有心脏超声提示有心脏瓣膜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甲状旁腺疾病;近1个月内有过手术外伤史者,因手术、外伤等各种原因导致无法行PWV检查的病人;2周内曾服用维生素D及类似药物。
根据血清维生素D水平,按照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结合研究对象维生素D水平分为3种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缺乏:<12 ng/mL;维生素D不足:12~20 ng/mL;维生素D充足:>20 ng/mL。年龄60~94(76.40±9.54)岁;男66例(39.3%),女102例(60.7%)。将所有病人分为4组:高血压合并维生素D缺乏组25例、高血压合并维生素D不足组53例、高血压合并维生素D充足组49例和血压正常对照组41例。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及既往史 记录所有病人年龄、性别、身高(cm)、体重(kg)、体重指数(BMI)、冠心病、糖尿病等既往病史、服药种类及烟酒史等。既往史询问时,根据研究对象既往入院明确诊断的疾病为准。分别记录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病史。
1.2.2 血压检测 以病人门诊体检、入院、出院时测量的血压作为诊室偶测血压。由我院老年病科固定医护人员按统一规范进行测量。选择符合计量标准水银柱血压计,袖带大小合适,袖带气囊至少包裹80%上臂。血压测定均08:00~11:00测定,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以右上臂所测数据为准。
1.2.3 颈动脉超声检测 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我院超声科SIEMENS ACUSON SEQUOA彩色超声显像仪,10.0 MHz线阵探头,由专人固定医师检测颈部血管超声。颈总动脉是指将探头从颈根顺延到胸锁关节,再至胸锁乳的突击前缘结束,体现颈总动脉主干、分叉部与颈外动脉,采取从动脉走势逐步检查到下颚角方式,之后采用同样方法从下往上扫查横断面。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测量方式:颈总动脉分叉近处后壁1.5 cm处,若此处有粥样硬化病变斑块,取此处近端1.5 cm处测量。6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正常值<0.85 mm,若测试结果大于正常值,确认为内膜中层增厚。
1.2.4 baPWV/ABI检测 采用日本欧姆龙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机器型号OMRON BP203RPEⅢ),测量baPWV、ABI作为评价动脉僵硬度指标。25 ℃室温下,受检者休息静坐15 min以上,去枕卧位,保持身体松弛状态,双掌心向上放置在身体两侧,将测血压袖带分别固定在上臂及下肢踝部。上臂袖带放置在距离肘窝横纹(2~3) cm,将血压袖带标志处与肱动脉波动点对齐,下肢距内踝约2 cm对准袖带下方,通过导联心电图电极,将一个心音图探头放置于胸2导联,待采样数据收集平稳后,袖带开始充气,并记录数据,记录约5 min波形,仪器自动分析,计算波形数据,并输出结果。同时记录心率和脉搏波形测量。
1.2.5 血糖、血脂、电解质等生化指标检测 应用SIEMENIS ADVIA 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钙、血钾(K)、血钠(Na)、血磷、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2.6 血清25(OH)D水平检测 采用LC-MS/MS方法,使用我院中心实验室TLX2自动进样器、HPLC仪和Thermo TSQ Vantage 串联质谱仪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4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
表1 4组临床资料比较
注:ACEI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2 4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比较(见表2)
表2 4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2.3 baPWV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见表3)
表3 baPWV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
3 讨 论
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之一,普遍以25(OH)D形式存在于人体血液,维生素D属于类固醇衍生物,来源于胆钙化醇(维生素D2)与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3)。植物食品是维生素D2的主要来源,如菌类植物,维生素D3主要来源是动物肉食,如鱼油之类。维生素D3储存于人体皮下,其存在形式为7脱氢胆固醇,维生素D3可在紫外线B波长(290~315) nm自动转变得到[2]。血浆维生素D3和舒张压联合运输,〗经过肝部时由肝微粒体25羟化酶对其进行催化,25(OH)D3,再经过肾脏时,由肾脏内近曲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进行催化,产生1,25二羟维生素D3。1,25二羟维生素D3与蛋白合成为复合物,再由复合物带运至靶细胞,靶基因在维生素D受体调和下进行转录,因而发挥生物学效应。血钙水平调节、骨质代谢、小肠吸收钙和磷等方面,维生素D发挥重要作用。
除钙、磷调节外,越来越多研究表明: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肥胖、糖代谢异常、血管结构改变均存在一定关联。本研究25(OH)D水平为19.65 ng/mL,合并动脉粥样硬化老年高血压病病人25(OH)D水平普遍偏低。越来越多科研资料提示,维生素D水平低下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Meta分析表明,25(OH)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冠心病病人体内25(OH)D含量较正常人低1.66 ng/mL,心力衰竭病人体内25(OH)D含量较正常人低10.17 ng/mL[3]。全球各个地区人群维生素D水平相差较大,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密切关系,如种族、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受居民地区阳光照射量等。研究所规定维生素D水平,近60.1%受试者存在维生素D不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非常普遍,根据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报道,25%~57%成年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1]。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低维生素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有关。Guasch等[4]发现低水平25(OH)D与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有关;卡塔尔老年男性低水平维生素D与较高水平HbA1c和较低水平HDL-C有关。已绝经妇女血清25(OH)D3浓度可能与肥胖、三酰甘油及代谢综合征呈负相关[5-6]。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大多数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胆固醇水平较正常人高。谢晓亮等[7]发现超重/肥胖人群高动脉僵硬度发生率高于非超重/肥胖人群,超重/肥胖是高动脉僵硬度的独立危险因素,社区居民超重/肥胖导致的高动脉僵硬度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合并维生素D缺乏组LDL-C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合并维生素D不足组、高血压合并维生素D充足组和血压正常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4组baPWV、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燕蒲娟等[8]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清维生素D进行检测,得出患有此高血压病人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病人若伴有血管损害、心脏病等病史的,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显著。Kota等[9]对肥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进行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与其都存在一定联系。Adamczyk等[10]对缺乏维生素D大鼠进行研究,发现佝偻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低血钙,同时发现心脏肥大、高血压等症状。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血清25(OH)D水平越高,baPWV值越小,即动脉僵硬度越小。关于其机制,有文献对维生素D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予以一定的解释[11]。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表现,体现在动脉僵硬度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原因复杂,近年来认可的假说有症反应、内皮损伤假说[12-15]。维生素D及维生素DR在抑制内皮炎症及降低血管重构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本研究结果发现维生素D可帮助病人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积极干预、早期补充维生素D,可早期干预脉粥样硬化形成。综合应用无创性动脉僵硬度指标对评估心血管病预后和预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