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地里话丰收
2019-06-14唐本黄易忠勤马丹
文_唐本黄 易忠勤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马丹
恒大集团援建的水潮蔬菜基地,带动全镇1441户6485名贫困户脱贫增收。图为在威宁双龙镇水潮社区蔬菜基地就业的当地村民。(唐本黄/摄)
1月下旬,持续低温对位于高海拔山区的威宁自治县来说,影响尤为明显。走进恒大援建的双龙镇水潮社区蔬菜大棚基地,却是一片繁忙景象,红菜苔、白菜心长势喜人,几十个工人来回穿梭于大棚和冷库之间,采摘、剪蒂、装箱、打包、运输……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据水潮社区主任赵六军介绍,水潮社区所处的位置地势开阔,土地连片平坦,土壤肥沃,但由于农户分散经营,效益不高。恒大集团帮扶威宁以来,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援建了高效集约化的蔬菜大棚、大田基地,“化零为整”,让老百姓的土地释放了更大的效益。
今年51岁的王碧兰是双龙镇水潮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压在她的肩上。
王碧兰也曾外出温州、杭州等地打工,由于没有文化和一技之长,只能做点简单的流水作业,辛辛苦苦一个月也就只能拿到2000多元工资,再除去食宿等基本开销,一年到头算是白忙活不说,还离家千里。
大棚建好以后,优先录用了王碧兰这样的贫困群众务工。说起这个,王碧兰眉开眼笑,“党和国家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我听村干部说了,这里的32号棚是确权给我的,每年有700块钱的分红;我还能在家门口的大棚里务工,80块钱一天,离家近了,心也定了。”
王碧兰给大家算了一笔经济账,她每个月在大棚里务工都能领到近2000元的工资,加上大棚年底分红,一年下来收入超2万元;现在贷款购买的西门塔尔牛也已经生下了一头小牛犊,养上3个月就能卖6000元左右。
“蔬菜产业不仅给我们集团带来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自该大棚基地投入种植以来,累计用工已超过16000人次,每月发放的农民务工工资达16万元。”引进的龙头企业江楠集团威宁分公司总经理杨治伟介绍,双龙镇属于典型的高原气候覆盖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对农产品的糖分保持有较大优势;另外,通过土壤检测,普遍不存在土壤重金属超标等不利因素,对农产品后期出口海外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
恒大集团援建威宁自治县水潮村蔬菜大棚、大田基地,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运营模式,引进龙头企业负责统一育苗、统一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形成供产销一体化经营;贫困户以恒大援建基地及配套设施入股的方式进行分红;带动全镇1441户6485名贫困户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