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电煤紧张缘何得以缓解

2019-06-14刘悦贾智

当代贵州 2019年9期
关键词:电煤新机制火电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悦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贾智

贵州积极实施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培育释放优质产能,提高煤炭供给质量,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

“供应电煤6300万吨,同比增加795万吨,年底统调电厂存煤突破700万吨,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紧张状况得到极大缓解;统调机组发电量16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全社会用电量14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

1月10日,这组数据在全省能源工作会议上公布,持续多年的冬季电煤的缓解,成为会上最大的亮点。

2017年贵州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煤炭保卫战正式打响,在新机制下,贵州利用电力市场交易,加大煤、火、水三方联系等举措,推动煤炭产能释放,确保了2018年贵州煤电保障供应的顺利完成。

新机制开启新局面

1月,贵州省公布2018年度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评选结果,贵州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位列其中。

“完善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电煤供应得到有力保障,发电量达到2118亿千瓦时。”贵州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列为全贵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之一。

量、价矛盾曾长期制约贵州工业经济稳定运行。从价上看,煤电双方对电煤价格、大工业直接交易电价等表现出反复博弈状态。

在供大于求、煤电保供起伏的背景下,贵州成为全国首批电改综合试点,组建了全国第一个股份制电力交易中心,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所占比例为全国第一,首创了全国第一个电力交易指数。

通过开展电力直接交易稳定贵州省经济基本面,2018年贵州交易电量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降低下游用户电费支出36亿元。推进省内水火发电权交易,促进煤炭-水电-火电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发电权交易电量22.3亿千瓦时,交易收益1.58亿元。创造性开展云贵水火置换,实现贵州得收益、云南少弃水、南网增收入的多方共赢,置换电量43.2亿千瓦时,交易收益4.12亿元。

能源新机制不单体现在电力交易当中。2019年1月11日,贵州金元集团与贵州贵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5年期、合同量为1000万吨的电煤长期合同,促进了煤电双方长期利益的紧密连接、良性互动。

企业之间的强强联手,让“企业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的贵州能源工业得到了诠释。而推动煤电双方签订3年、数量相对固定、量价形成机制科学的电煤合同是贵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的重要内容。

强强联手后,最直接的变化体现在电煤的供应上。2018年冬到2019年春,煤电供应得到有效保障。

打好煤火水“组合牌”

今年1月份以来,纳雍电厂充分发挥与贵州贵能集团签订了5年共1000万吨的长协电煤合同,与众一金彩黔公司合作共赢的优势,向第一季度抢发电量发起冲刺。

作为煤炭开采销售企业,贵州贵能集团这次与纳雍电厂的合作,将煤、火的联系拉近。

多年以来,贵州省内“煤、火、水”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发展共同体和利益攸关方,处于相互竞争、利益博弈的状态,三方互济共赢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201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煤炭、水电、火电利益共同体的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

201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落实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加强煤电要素保障促进经济健康运行的意见》出台,紧接着,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贵州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煤炭、水电、火电利益共同体的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推动煤炭、火电、水电三方互济共赢。图为盘江精煤公司火烧铺矿选煤厂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我们适度扩大交易规模和提高交易价格,加大水火电发电权交易力度。通过水火发电权交易,形成水电支持火电—火电提高购煤能力—支持煤炭企业生产的联结机制,进一步促进水电、火电、煤炭三方均衡发展。”贵州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确保存量产能稳定出力,贵州着力抓好40处大中型煤矿改造建设,释放优质产能;着力完成22处生产煤矿综合机械化改造,确保产能释放。

同时,贵州省还努力培育用电价格优势,落实对大数据、新材料等行业的电价支持政策,加大一般工商业转供主体清理力度,确保一般工商业降价10%的措施落实到位;继续扩大直接交易电量,年度市场化交易电量力争达到450亿千瓦时,力争减少企业用电成本30亿元,形成煤炭企业稳生产、发电企业多发电、电网企业增收入、下游企业得实惠的利益共享、多方共赢格局。

守好“不拉闸限电”底线

2018年12月19日,贵州省召开电煤工作会议。

会议通报,2019年,贵州电煤需求总量7460万吨。按照省内电力需求1200亿千瓦时、西电东送400亿千瓦时、来水偏枯两成测算,统调火电厂需完成发电1208亿千瓦时、统调火电厂需要电煤6960万吨。

相较于2018年的进煤总量6618万吨,2019年贵州的电煤总量需要增加了将近1000万吨。“2019年贵州煤电保供工作一刻都不能松懈。”贵州省发改委副主任张应伟说。

贵州煤电供需形势仍处于紧张平衡状态,区域性、时段性矛盾仍是需要妥善解决的难题。怎样抓好2019年的煤电保供?

“我们从推动煤炭产能释放、加强电力平衡调度、抓好电煤长协的签订和履行、加强电煤储备组织、推进水火电权交易、加强电力市场化建设六个方面入手,多措施多保障完成煤电保供的工作。”贵州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电解铝是六盘水市的传统产业,代表企业贵州省双元铝业公司拥有14.5万吨电解铝产能,但是每年冬季的限电,让这个企业的机器不得不处于一种半休眠的状态。

“电,可以说是我们的生命线,没有电我们就无法生产。”对于限电,双元铝业董事长赵庆林感触颇深,“但是今年这种情况得到了缓解。”

眼下,年后双元铝业的复工复产正有序推进,已恢复了7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并正在逐步提升产能、提高参数,保证各种机器设备正常运行。

“我们将做好发供电计划,加强电网运行调度,促进水火平衡、丰枯平衡、省内外平衡,守好‘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张应伟说。

猜你喜欢

电煤新机制火电
吉安市:“四化四早”防返贫 构建“遇困即扶”新机制
构建政府主导办理代表建议新机制
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理念转变与机制创新
缠访者入县志
林伯强谈无价电煤合同:签了,也未必好好履行
抓好能源保障 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