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蛋鸡”唤醒小山村

2019-06-14李思瑾

当代贵州 2019年11期
关键词:鸡苗蛋鸡养殖

文/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李思瑾

绿壳蛋鸡孕育着黎平县孟彦镇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

吴培安夫妇俩天不亮就起床,到八棵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查看鸡苗、打扫卫生、准备饲料,忙碌完又开始捡蛋。“这鸡好啊,产蛋率在70%以上,不一会儿就捡得一大桶,越捡越高兴。”曾是贫困户的吴培安过去常年守着几亩田地,种点稻谷、玉米,一年收成刚好满足自家吃,想致富很困难。

“加入合作社两年了,每天都忙,但有盼头。”踏实肯干的吴培安被合作社聘为了社长,他更加把这些绿壳蛋鸡当作“宝贝”。他骄傲地告诉记者,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八柳村已成了整个镇的鸡苗孵化脱温基地。

选定“生态鸡”

“今非昔比!”孟彦镇党委书记唐大才用四个字来形容八柳村的变化。三年前的八柳村,村干部几乎全在外务工,组织涣散,不仅乡党委政府通知开会找不到人,群众办事更是见不到村干部人影。

乡村要发展,基层党建不容忽视。2016年年底,唐大才劝说八柳村致富能人刘定朝放弃在外经营的生意,回乡担任党支部书记,共谋八柳村的发展。

刘定朝回村后,认为配齐配强八柳村“两委”班子是当务之急。经过一番民意调查,村主任一职最终锁定了石德志。石德志出生于一个兽医家庭,自己也做了十多年的猪苗生意,懂技术、有远见,“早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还是想回老家干!”

村支“两委”的重组,吹响了八柳村前进的冲锋号。

产业选择上,八柳村“瞄准”了养殖业。“80.2%的森林覆盖率为林下养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鸡在林下觅食、排泄,反哺森林。”刘定朝说。

但是,邻村宝霞村曾拉来1000多只鸡苗,死亡600只。如何降低鸡苗死亡率,让百姓的付出得到最好回报?

从养殖收入看,衢州市龙游县周公畈水库比重最高,达90.91%,安吉县大河口水库比重达到47.06%。这些水库的主要功能是灌溉,但由于农业灌溉用水收费已经取消,造成这些水库收入主要来源于养殖。这种情况将严重影响水库的可持续利用。

“经过咨询得知,鸡苗孵出的第一周,个体过小,绒毛稀短脂肪少,缺乏体温调节的能力,很难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刘定朝介绍,八柳村目前已建立起了两个脱温场。一般来说,鸡苗进场的前一周,温度要保持在35~40摄氏度;接下来的十几天,温度要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随后再降低到24摄氏度左右,逐渐降低,直到与外界气温持平才可放出来养殖。

脱温室地面还铺了一层由谷壳、锯木面、石灰等组成的垫料,厚度大约在20公分,可以有效地分解鸡苗的粪便,避免其感染球虫和大肠杆菌。石德志每天都呆在基地里,观察鸡苗的长势:“这一批鸡苗经过脱温后已长得很壮实了,正准备发放到农户手中,在山林中自由成长了。”

在脱温期间,有七次免疫用药。“利用中草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但拒绝激素、抗生素喂养!”石德志很坚定地说,要做就做“生态鸡”,让鸡能“睡觉”、可“散步”、会“唱歌”。

目前,八柳村已有3万多羽绿壳蛋鸡,其中1万羽进入了产蛋期,1万羽进入高产期,剩下的还在脱温。几天后,上万余只小鸡苗将从生活了一个多月的脱温室里移出,分到孟彦镇不同的山头上。这些小鸡苗身上,孕育着当地群众新的脱贫希望。

建设新农庄

与良常村的通村路并行的,是清水江上流的一条支流,十分清澈。

一条泥巴小路从河谷底一侧沿着超过45度的陡坡蜿蜒而上,这条路是吴珍宏一锄一锄挖出来的,通向他的“农庄”。

吴珍宏的“农庄”内容很丰富,几年前他响应退耕还林政策栽种下2000多株杉树,后又种植了几十亩油茶和些许钩藤。

今年3月,黎平县孟彦镇八柳村村民石照祖(右)每天都可收得1700多枚鸡蛋交到村合作社。

吃了“读书少”亏的吴珍宏坚信“再穷不能穷教育”,鼓励两个儿子要好好读书,无虑其他。但种植业见收益需要等很长时间,怎么办?看到八柳村的鸡苗,又想到平日里村干部们宣传的“以短养长”,吴珍宏动心了。

说干就干!2017年,吴珍宏两口子花了五天时间在山上搭建好了两个大棚,到八柳村参加完鸡苗脱温、疫苗注射、疾病防疫、科学喂养等各个环节的养殖技术培训后,通过“特惠贷”筹措到5万元资金,从八柳村拉来560只肉鸡鸡苗试养。

吴珍宏养殖的肉鸡一进入市场就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有了一定名气,黎平县农贸市场上有商家打出了“吴珍宏土鸡”的招牌。“我也是听进城赶集的亲戚们说的。”吴珍宏笑着说,“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去年冬,卖完第一批肉鸡后,吴珍宏又从八棵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拉来500多只绿壳蛋鸡。除了给鸡加水、喂食,照看蛋鸡的“日常起居”,他还认真观察和分析鸡的长势、产蛋情况。“年前凝冻,我发现有50只鸡被冻病了,翅膀和腿都不能动弹,我就把病鸡隔离开,每天熬中药喂养,最后存活下了一大半。”吴珍宏很感慨,曾参加的培训“充电”起了大作用。

逐渐兴起的养殖产业,吸引了不少村民返乡创业,石照祖就是其中之一。去年4月,石照祖领了3000多羽绿壳蛋鸡回家养,第二天就产了20多枚。在他的细心呵护下,到去年11月每天产蛋量达1200枚,“现在每天都能捡得1700多枚,我把在广州打工的儿子也叫了回来,让他和我一起创业,搞好属于我们自己的农庄。”

为保证鸡的“生态”质量,孟彦镇对绿壳蛋鸡的饲料配方进行了统一。“养殖户自己配饲料,苞谷、豆粕、麦麸皮以及一些特制的中草药末,按照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按比例配制。”唐大才介绍,孟彦镇建立起了黔东南州第一家生态饲料厂,年产能可达11000吨,“统一鸡苗、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饲料、统一销售的科学养鸡模式成功后,我们打算发展别的种类的养殖,并以此模式来复制。”

牵手互联网

有产品,还要有销路。孟彦镇的互联网思路,为农产品拓宽了销路。

2016年以前,在浙江温州打工从事网店经营的石修元回到岑湖村,因物流不便,电商在农村尚未成气候,“乡亲们的农产品很好,却无销路,我觉得很可惜”。

“在外漂泊的日子,回家乡创业一直是我的梦,回到家乡几经创业尝试,我的这个梦已经转变成岑湖村的梦。”在石修元的牵头下,岑湖村尝试通过“电商+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并注册“岑湖村”商标,创办了“岑湖村”自主知识产权官网,农民种养的农特产品可统一交由合作社,由合作社通过网店线上、线下一起销售。

经过两年的发展,岑湖村成为了孟彦镇对外销售的窗口之一——这个地处深山窝窝,距离黎平县城车程两个多小时的侗寨,农产品“触电上线”搞得“风生水起”,热销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

岑湖农村电商体验店也在黎平古城翘街开业,农产品的销售实现了网店和实体店的双轨运行,“绿壳蛋鸡产蛋高峰期,我们电商店每月光鸡蛋都可以卖十几万元。”石修元的“老本行”又有了发挥空间,“岑湖村电商名气越来越大,周边几个乡镇贫困户也找来,让我们帮助销售生猪、天麻、活禽、百香果等农特产品。”

良常村的会计吴佳刚则利用了另一种方式让农产品“触网”。去年,他加入今日头条“字节跳动扶贫”的项目,在全国报名参加的3000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获得结业证书的300人之一。他每日端着相机,在各个村拍摄所见所闻,按照“刚哥直击”“刚哥寻宝”“刚哥扶贫记”三大分类将其发表在“刚哥观察”的头条号上。“我学着撰写文字、拍摄图片或视频,让乡村的好风光变成世界的好风光,让大山里的生态美食成为山外人的向往。”吴佳刚充满信心。

猜你喜欢

鸡苗蛋鸡养殖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养殖端现抵触情绪 白羽鸡苗价格走低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春季调饲料 蛋鸡可高产
市场鸡苗量减少苗价有所反弹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脱温鸡苗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疾病防治分析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