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

2019-06-13何国莲王惠英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图书馆

何国莲 王惠英

关键词:创新驱动战略;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发展路径

摘 要:文章简要阐述了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在分析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三大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从科学研究、政府决策、企业发展三方面探索其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9)02-0088-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1]。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其发展与创新紧密关联。公共图书馆从最初以文本资源为主发展为以文本和数字资源并重,由物理空间拓展至虚拟空间,由枯燥单一的文献服务转变为个性化、多元化、专业化的知识服务、智慧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不仅是创新成果的继承者、传播者,更是创新成果的实践者与受益者。近年来,我国新型智库建设逐渐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并将被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家新型智库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统筹推进党政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高校、军队、科研院所和企业、社会智库的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造就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2]。在创新驱动战略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当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参与到新型智库建设工作中,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效果。

1 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必要性

1.1 新型智库建设需要图书馆的大力支持

一些著名的新型智库在发展初期就设置了图书馆或图书馆情报机构,智库工作者大多利用图书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获取应用信息、汇集思想结晶、帮助深入研究等,这说明新型智库的发展需要图书馆的大力支持。图书馆本身就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人才,是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中坚力量。因此,图书馆必须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新型智库建设奠定良好的人力、物力基础,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收集与整理、优化整合及应用共享等服务。

1.2 新型智库建设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纸质信息资源,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从以为用户提供数字信息资源为主,为用户提供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为辅,逐渐向专业化、个性化及知识化等方向发展。但是,“互联网+”在使图书馆拥有海量数据资源的同时,也给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增加了难度[3]。新型智库建设作为数字化、创新化的典型代表,在建设过程就强调图书馆专业化、个性化及知识化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强化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1.3 新型智库建设推动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拓宽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也给图书馆传统服务带来较大冲击,目前用户的信息需求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获取,而是逐渐向深挖信息内涵方向转变。因此,图书馆必须转变服务理念,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更具深度的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图书馆通过服务新型智库建设,为智库工作者提供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信息服务,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提升资源利用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实现转型和发展。

2 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

2.1 信息资源要素

充足的信息资源是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前提条件。新型智库要开展信息咨询和决策分析等服务,形成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成果,必须通过情报分析这一途径,而情报分析首先要建立在对海量信息资源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图书馆作为继承文化、传承精神的公共文化机构,不仅拥有充足的馆藏资源,还拥有不同类型、不同载体的数字资源[4]。随着数字资源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图书馆通过自建、共建、购买数据库以及挖掘开放获取资源等途径,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整合体系。图书馆具备强有力的资源保障能力,为新型智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2 人力资源要素

人才资源是图书馆服务智库的核心资源,是决定图书馆发展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决定性要素,图书馆实现服务升级和转型的关键在于人才团队的组建。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进人门槛”,重点引进具备不同学科背景和具有一定信息处理能力的专业人才,组建由不同学科背景的硕士、博士组成的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馆员队伍,使其能够发挥自身专业特长,服务新型智库建设;逐步优化图书馆员的整体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形成由图书馆高层次馆员、知名专家和兼职研究员共同组成的智库服务团队,这是图书馆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对外邀请不同领域的学科专家担任新型智库顾问,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专业服务。

2.3 技术资源要素

创新战略驱动下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兴起与发展,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新兴技术进行新型智库建设。图书馆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智库数据的安全存储与高效存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参考决策与咨询服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实现新型智库的智慧化服务,有效提升新型智库的建设水平。

3 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路径

3.1 面向科学研究:聚才凝力

在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新型智库能够优化、整合科研成果,能够监测不同学科或不同领域的发展动态,从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寻找彼此间的交叉点,以促成不同科研团队的合作[5]。面向科学研究的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发展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研信息筛选。科学研究一般以海量的研究资源为研究基础,新型智库能够利用先进技术收集整理、优化整合、扫描筛选相关信息资源,忽略与相关研究关联度不高,甚至毫无关联的信息资源,辅助科研团队确定适当的知识点,以减少人力支出和经费开支,缩短科研时间。二是制订科研计划。项目立项需要基于一定的基础条件,在立项之前图书馆就必须在人力资源、物资设备及研究经费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利用已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优势,为新型智库建设增加知识信息量。

3.2 面向政府决策:资政议政

在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或者重大决策制定出台时,相关机构和人员必须对所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和预测,从而得出科学结论。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能够为政府提供数据分析,能够监督评估问题解决情况和政策执行进展情况[6]。面向政府决策的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资源共享共建。图书馆可以为政府机构提供的共享共建资源包含政策研究、科研报告及学术论文、专著等,同时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和相关研究成果也能够与政府机构共享,帮助政府全面了解相关数据资源。二是参与项目。图书馆还可以采取参与政府招投标项目或接受委托项目等方式进行政策性、实证性研究,组织相关政策方案与咨询报告,为相关政策的出台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3 面向企业发展:合作共赢

图书馆应该运用情报理论体系来分析企业宏观发展和产业技术动态,不断创新运营模式。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就是对企业潜在市场、行业发展、技术更新等有关数据进行调研和整理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信息咨询与智力支撑。面向企业发展的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发展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双向合作。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大多以论文、专利形式存储在图书馆中,图书馆通过新型智库服务,采用数据挖掘方式将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文献信息或专利技术挖掘出来,以产权形式将其转让给相关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合作企业的概况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技术跟踪等服务,明确与其发展相一致的科研方向,以深化彼此间的合作力度。二是数据支持。图书馆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为广泛的数据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优化整合、存储应用等,满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信息需求。

4 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庫建设的保障措施

4.1 明晰馆藏定位,推进融合服务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要根据所在地区历史与人文特色和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对图书馆资源建设做到定位清晰、理念先进,保持图书馆馆藏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注重馆藏建设与学科发展及信息载体变化的深度融合,提高服务的针对性与实效性[7]。

4.2 加强多元合作,实现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主要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政府机构、企业公司、高校、教育机构等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图书馆要通过新型智库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建及协同服务,最终实现协同创新。

新型智库建设应重视资源共享与成果发布功能,为图书馆参与科学研究、政策决策及企业发展提供机会。王凤满认为,前者可以通过合作各方的网页互链实现不同数据库、知识库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后者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研究成果的优胜劣汰及宣传效果的强化[8]。

5 结语

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不仅与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相一致,还与图书馆的服务职能相匹配,是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优势服务于科研单位、政府、企业的具体体现,是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的需要。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不仅能够提高馆藏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增强其自身的社会辐射力,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值得大力推广。因此,图书馆必须立足于本地区、本馆实际,借鉴已有的建设经验,拓展思路,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魏来,吴雅威.图书馆在国家智库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情报,2016(9):50-54.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1(001).

[3] 张明,张莹,李艳国.高校图书馆智库的组织架构及职能定位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4):10-17.

[4] 赵雪岩,彭焱.图书馆在高校智库建设中的作用及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导刊,2017(2):47-52.

[5] 姚牟媛.高校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与服务的优势及切入点研究[J].情报探索,2018(1):70-73.

[6] 赵振营.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嵌入智库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3):8-11.

[7] 陆雪梅.高校图书馆服务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J].图书馆学研究,2016(8):79-82.

[8] 王凤满.我国高校图书馆智库型服务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23):45-50.

(编校:马怀云)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图书馆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