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病”还是“饿”
2019-06-13
飞机上,一位乘客带的婴儿号啕大哭。大家以为孩子病了,热情地给孩子的妈妈提供各种帮助。折腾了许久,才发现孩子不是病了,只是肚子饿了。喝了一些牛奶,孩子就安静下来。我们都松了一口气。
我忽然觉得可以借用这件事来理解生本教育:接受生本教育的孩子为什么学习势头这么强劲?我们究竟为他们提供了什么?我想,孩子学习势头强劲的原因,是因为生本教育工作者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教育之所以那么艰难,不是因为学生笨、学生差、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甚至也不是因为教师不努力,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解决学生的“饥饿”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学什么、“吃”什么的问题没有解决。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学生负担已经很重了,天天都要学大量的知识,做那么多题目,背那么多结论,他们怎么会“饥饿”呢?是的,我们不能把今天的学生和婴儿的饥饿相提并论,因为他们的确不是腹内空空。问题是,他们“吃”下去了什么?
在语文课上,教师和学生放弃了最有兴致和最优美的阅读、思考和表达,而是接受了无穷无尽的语文处理工具。想想,一个人如果吃的不是粮食和蔬菜,而是吃种粮食和蔬菜的工具(这样的比喻有点面目狰狞,但可惜事情刚好接近这个样子),他能长大吗?他在学校里的百无聊赖,不就像那个啼哭的婴儿吗?
在数学课上,教学中什么都有了,就是放弃了数学问题和概念的源头。孩子们当然不可能进一步消化学到的东西,因为他被要求的思维是没有“思维的胚胎”的。这样的思维怎么能够生长呢?
在英语课上,教学放弃了英语教学的根本——应用,把英语变成了一堆最无质量的食品。一堆毫无质量的食品,望之生厌,食之无味,学生会有“吃”的欲望吗?
在我列举的三个学科中,我们看似给了学生许许多多的食用之物,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一定会对这些食物甘之如饴。而事实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强塞给学生的这些“食物”并不能引起他们的食欲,他们是在老师或家长的强迫之下吞咽这些食物,所以他们要么装模作样地吃一点儿,要么吞咽困难,要么产生呕吐。由此看来,今天教育的问题不是孩子或老师病了,而是孩子饿了。一旦解决了这个问题,教育的改革必将势如破竹。
然而,现在的许多改革基本上停留在“孩子病了”的认识水平上。生本教育在20年前就抓住“孩子饿了”这个层次的问题。所以,成批成批培养着优秀的孩子。
二
前不久,我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外语学校,听了高一年级苏小莲老师执教的生本教育课《寻李白》。学生水平之高,令人感叹。那天还有一位万老师,上了《白居易和王维》的生本课,也上得很好。
听完两节课,我即兴写了两首诗,送给两位老师和他们的学生。
其一
课堂何放达,俨同谢朓家。金樽邀醉月,满室生光华。年少皆如白,才能不计涯。书成声泪落,谁谓“读书娃”。
其二
讀书世所喜,今登谢朓楼。天空秋雁远,地迥古人愁。梦在山河外,思归牍案头。月明照我心,不为稻粱谋。
诗中的“谢朓楼”“谢朓家”是古之名楼,无数诗人曾到这里唱和。李白有两首最有名的诗篇是写该楼的,如“长空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中的“如白”指像李白那样,用的是杜甫“白也诗无敌”的典故。
两节课,两首诗,都为了传递我的一种思想:孩子们一旦有了机会读书,我们一旦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的学习热情超出想象。
三
前些天,我到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小学去听课。活动结束后,校长和老师们邀我一起拍照,并请我为他们写几个字。我写了“记得和孩子们一起读《史记》的日子”送给他们。
这件事,起源于2016年。那一年,我们在网上发动家长和老师陪学生读名著,要求五年级以上读《史记》,每周日利用一个小时在网上讨论。一时间,东西南北中,许多生本学校的师生、家长建设了“名著陪读群”。九龙坡区实验二小建立了严格的制度,比如确定了明确的阅读书目,制订了详细的阅读计划,并指定一名副校长和一名副主任专门负责这件事等。更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做这件事并不是头脑发热,而是一做就是三年,至今不辍。去年秋季,第一届六年级参与的孩子们出了一本书《我们一起读〈史记〉的日子》。我读了他们写的序言,是一个叫周子健的孩子写的,题目叫《〈史记〉应备》。
《史记》,一本看之生畏,读之拗口的书。曾经,我们认为,这样的书,只有学富五车的成年人才能读,对于我们年轻小子而言,是不敢轻易尝试的。
2016年,学校倡导我们读《史记》时,同学们无不咋舌,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行政命令”,大可不必当真。然而结果出乎意料,学校和家长还当真了,每天家长陪着我们读,每周QQ群定时交流。这样读了一段时间,大家慢慢咂摸出了味道,觉得这本书还有点儿意思。就这样,我们的阅读之旅开始了。由畏惧到喜欢,由懵懂到理解,由肤浅到深入,我们一步步走进《史记》,不少人还边读边写出了阅读体会。这本集子就是大家的阅读体会集。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不是由“阳春白雪”的学霸们写的,而是参加“名著陪读”活动的每一位“下里巴人”的作品。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书,它会带你走进那段历史,认识司马公,认识他笔下那些有血有肉的人,进而让你喜欢上这部皇皇巨著。
这是一篇多好的文字啊,简明扼要,信心满满,哪里看得出是出自一个小学生之手?我把它和集子中的文章放到生本教育微信公众号上,收获了许许多多的赞语。真是:“没有谁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它吹过了山川和原野;没有人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从孩子们的序言和老师们的赞语中,我们看到了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春光。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