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导向的分析化学基础课改革-药学专业为例

2019-06-13毛月圆朱金坤

山东化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基础课药学

毛月圆,朱金坤,汪 洋,丁 冉,刘 磊

(安徽科技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安徽 滁州 233100)

安徽科技学院分析化学基础课程是面向非化学专业的理工科学生所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药学、中药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农学、动植物检疫等专业,学生数量多,涉及的专业广。由于不同专业对分析化学知识的需求不同,现有的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并不能够满足这些非化学专业理工科学生在日后的专业学习中的应用需求。因此,以专业为导向,对分析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基础课的学习兴趣。

具有专业针对性的基础化学课程教育已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可,已提出过教学改革方案并尝试实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4]。刘细祥依据学科特点,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使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符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5]。曹侃等人从职业导向的思路出发,尝试《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初探,使学生更能够适应岗位的需求[6]。白慧云等人曾经针对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从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作用入手,说明了分析化学改革的必要性,并进行改革初探[7]。

药学专业是研究药物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应用基础学科。药物分析技术是现代药学科学发展的基础,而现代药物分析需要用到多种仪器,如色谱(如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超临界流体色谱和电泳技术)、光谱技术、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谱,使药物分子的结构得以确证,因此学好分析化学基础课是培养优秀的药学专业学生的重要前提。

我校获批安徽省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更要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性。药学专业大学阶段的很多专业课(如药物分析等)以分析化学中所学的手段为基础,因此拟根据其专业导向,调整其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内容,举例并讲解分析化学手段在其专业学习中的作用,并在学期末通过多种手段调研药学专业同学对此课程微调过程的评价与建议。

1 以专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思路

1.1 教学内容

调整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增加仪器分析方法部分内容的讲解,并调整部分学时分配。对于经典化学部分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普通化学》中已有学习,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缩减学时数,适当增加仪器分析的内容。仪器分析方法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前沿测试方法的讲授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例如未知药物结构鉴定过程中,可用化学四大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质谱法)进行分析,这样教师便可以一种经典药物的结构鉴定过程为例给学生讲解

表1 原《分析化学》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表2 教学内容调整后《分析化学》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

1.2 教学准备

学期第一次课对学生的影响较大,学生的第一印象通常会影响学生在一个学期中的学习态度,课程内容生动有趣,将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与实验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1.3 调研学生对此课程的评价与学习情况

通过学生评价,衡量课程微调以后学生对分析化学基础课程的评价(主要包含是否有力利于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等内容);由于此专业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微调,将进行独立命题进行测试,衡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预期效果及反思

通过以专业为引导,将教师所讲内容与药学专业知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药学专业学习要求,对分析化学基础课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满足药学专业学生对分析化学知识的需求。同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争取进一步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基础课药学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
无机及分析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