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介入场所的“伞拱”结构对龙美术馆(西岸馆)不同空间表达与处理的研究

2019-06-13郭安然

散装水泥 2019年1期
关键词:展厅场所美术馆

郭安然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590)

一、关于场所的概念与要素

1、场所的概念

“场所”在狭义上可理解为“基地”,在广义上可理解为“土地”或“脉络”。它是指建筑物或公共空间在特定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下结合而形成的被赋予特定意义的城市环境空间。可简单理解为,是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形状、色彩、肌理等具体内容所形成的整体。场所是具有行为的场地,脱离了行为活动,则不能称之为场所。谈建筑,首先要从“场所”谈起。

2、场所精神的概念

“场所精神”是场所所富有的特性与意义。从广义上可理解为所在基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自然精神和其所孕育的人文精神。从狭义上可理解为,对所在基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利用及表达方式。

3、建筑的场所性

任何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建筑场所(即任何建筑与其场所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任何建筑都是由所在基地的自然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所产生的结果。场所性建筑是地域精神或地域文化借建筑这一媒介从形态或空间上展现出来。总而言之,存在于不同场所的建筑,所形成的场所精神总会不同。

4、影响建筑场所性的因素

根据性质的不同,影响建筑场所性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

自然因素是指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在云贵地区,由于降水较多、多虫蛇等因素而形成底部架空的“干阑式”建筑,而黄土高原地区人们由于温差大而住进冬暖夏凉的窑洞式建筑。

人文因素是指地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社会风情等。比如上海金茂大厦在寻求现代高层建筑与中国历史建筑文脉结合模式时,便以“西安大雁塔”为原型,在轮廓方面借鉴了密檐式风格。而龙美术馆(西岸馆)便是受工业历史因素延续下的创新式结果。

二、龙美术馆(西岸馆)项目概况

1、基本概况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黄埔江滨“西岸文化走廊”的核心位置,于2014年竣工。该基地曾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运煤码头,具有工业历史的性质。建筑共四层,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两层为绘画、雕塑等展览空间和咖啡、商业等开放功能,地下两层为儿童展品、修复室、停车库等功能,其中地下二层为车库。该美术馆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应该就是清水混凝土的“伞拱”形结构了,它是受工业历史的启发所形成,是对城市工业文明的继承与延续。

2、设计之初的现场条件

设计之初,基地有被保留的长约110米、宽10米、高8米的煤料斗卸载桥,穿过基地西北置东南方向,以及两年前施工完成的两层的地下车库。

3、介入场所的“伞拱”结构

面对现场条件,如何在现有的8.4m经济框架结构衍生出与场所及功能相适应的结构是设计的关键。设计师着眼于长长的煤料斗卸载桥,它为了将煤炭从传送带上卸载到煤料斗下的火车车厢内,形成了与火车的重复车厢相适应的结构,即使火车车厢已不在,但工业文明时代火车车厢的尺度永远留在了煤料斗卸载桥的重复性的结构中。由此产生启发,设计师最终采用了结构与展示一体化的独立式墙体的“伞拱”悬挑结构,它既是承重墙体,又兼顾展墙的作用,由内而外一体化。

自由布局的剪力墙插入地下室一层,夹住旧结构部分,并浇筑在一起,形成受力的整体,中间是约400mm宽的空腔,放置机电管线,两边墙体约厚200mm。“伞拱”出挑8.4m,有大小两种尺度,高分别为12.8m和6.4m,水平面上采用不同方向的相互联接。

三、“伞拱结构”与场所的关系

“伞拱”结构在形式上相似于保留下来的煤料斗卸载桥,并由煤料斗卸载桥的结构重复性类比而来。对于结构的自由组合,可以理解为结构适应场地与建筑师借之来营造空间的结果,它引出了历史,是对场所的回应与继承,是对工业历史文化的场所精神的延续。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体量的回应

在体量方面,主要是来自现状条件。因为高度15m的限制,基本限制就是一个平铺的立方体。因为现有地下车库经济的8.4m标准柱网,基本限制“伞拱”出挑的宽度。

2、结构的回应

在结构方面,新的“伞拱”结构主要是类比于煤料斗卸载桥的结果。首先,两者形式相似,其次,新的结构与煤料斗卸载桥的结构重复性相适应,且自由独立,不同方向相对联接生发出多重意义。

3、材料的回应

在材料方面,运用清水混凝土,也是受煤料斗卸载桥所蕴含的工业气息的影响。清水混凝土,再加上大尺度的结构,自然而然地塑造并延续了力量感与工业气息感。

4、场地的回应

在美术馆中,相邻“伞拱”结构之间呈现出两种关系,一种是相互分离,中间留出光带,另一种是相互联接在一起。前者,比如在主展厅,是在地上空间,“伞拱”之间留出光带,由于结构本身墙体与天花一体化,很容易将人们的视线一直引到高处,而这些光带便可以作为视线的出口,有助于增强自由感,同时也为空间提供光线。后者,比如在通往地下展厅的楼梯处,由于在空间转承上恰好需要一个收拢、阻滞然后进入地下的准备,因此在这个空间,相邻“伞拱”结构之间是完全联接在一起的。两种处理是针对不同场地空间需要而形成的。

四、“伞拱”结构对不同空间的表达处理

通过对龙美术馆(西岸馆)的调研与研究,根据两种大小尺度与两种方向的任意联接,总结了相邻2~3个“伞拱”结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不同空间形式(如图1)。

图1 七种空间形式

与不同功能的空间相适应,“伞拱”结构的表达处理也不相同。

1、入口

为了营造入口空间,将长长的煤料斗卸载桥在入口处打断,两侧的“伞拱”均向中间出挑,将两侧的楼连为一体,形成有顶的室内外模糊空间,并在中间插入了电梯、楼梯,可以到达二层平台。煤料斗的打断、结构的出挑及交通的置入,均可以理解为对主入口的有意处理。

2、大厅

大厅分为前台与休息两个部分,采用两层通高,空间尺度较大。进入展馆,迎面而来的便是宏伟的公共大厅,大尺度的通高,在天顶缓缓收拢为伞形,带有强烈的哥特式风格。大尺幅的画作就挂在这面墙背后,在如此震撼的空间之下,画作的真实尺度便失去原先的视觉冲击力,反而显现出亲切的尺度与细腻的笔触。

3、展厅

在地上展厅,“伞拱”之间留出光带,为空间提供柔和光线。通过“伞拱”结构自身墙体与天花连续性,产生空间流动性的感受,再加上独立墙体的任意联接,更进一步加强了展览空间流动性的特点。

另外,“伞拱”结构存在两种大小尺度,一种高12.8m,一种高6.4m。通过不同尺度结构的有机组合,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空间高度,同时增强了垂直方向的层次感(如图2)。

图2 结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展览空间

4、交通空间

在通往地下的楼梯处,相邻“伞拱”之间是相互联接在一起的,同时侧窗逐渐变成高侧窗,是因为在空间转承上恰好需要一个收拢、阻滞,然后暗示出向下走的感觉。

5、咖啡等休闲空间

美术馆不仅含有展览的功能,在展厅外还设置了对公众开放的商饮休闲空间。注重结构问题,并不意味着忽视在城市中的作用。从外部看,出挑的“伞拱”是碎片化的。展厅外休闲空间的增设、二层平台及屋顶通向滨江公园高架步行道的桥,正是“伞拱”结构的碎片化,才容易让人们在这走走停停,从而增强这座建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的可能性。那样,便才能说:美术馆属于了城市。

五、小结

龙美术馆(西岸馆)中介入场所的“伞拱”结构是受基地工业遗存启发的结果,在这座建筑中,结构是关键的,极简、朴素都与场所相呼应。不同的组合处理,表达了不同需求的空间,既延续了工业文明,又塑造了简洁大气的现代城市空间。

猜你喜欢

展厅场所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钢·美术馆二层展厅 钢·美术馆一层展厅
不断改变,不断进步 参观KEF展厅后随笔
BESPOKE ROMANCE展厅
GAB展厅
NORHOR成都展厅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去美术馆游荡
远离不良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