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迎庆沟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2019-06-13刘长城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8期
关键词:矿带狼牙山大理岩

刘长城

(云南铜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

1 区域地质

1.1 地质特征

本研究区历经数次地壳变动,不同规模与力学性质的构造发育,其东西向压性、北西向、北西西向压扭性断裂构成了矿区主体构造骨架,对不同磁层分布、不同矿石的变质都形成了控制作用,下面将矿区构造特征进行简要概述。

(1)地层。①古元古代白沙河岩组(PtJb):片麻岩、片岩、变粒岩、大理岩、石英岩夹片岩。②蓟县纪狼牙山组(Jxl):碳酸盐岩夹碎屑岩。③三叠纪地层:灰、灰紫色流纹质含角砾凝灰熔岩、流纹质波屑晶屑角砾熔凝灰岩、熔岩凝灰角砾岩、火山角砾岩、流纹岩。④第四系冲积物地层。

(2)构造。区内褶皱构造有景忍背斜、楚鲁套海高勒向斜、狼牙山向斜,轴向为东西向的背、向斜构造为主,区域上北西西向、北西向构造为导矿构造,多金属矿多赋存于构造的复合部位,矿化体多产于背向斜的核部及弧形断裂构造的转弯处。重复活动的东西向构造为良好的储矿构造。

(3)岩浆岩。矿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早侏罗世、晚三叠世侵入岩最发育,还有少量泥盆世与早二叠世侵入岩。以斑状二长花岗岩(D1πηγ)、正长花岗岩(J1ξγ)、闪长岩(T3δ)、石英闪长岩(T3δο)、花岗闪长岩(T3γδ)、以火山碎屑岩、流纹岩、英安岩、流纹质凝灰熔岩、英安质岩屑晶屑火山灰(尘)岩、英安质强熔结含角砾凝灰岩为主。

(4)变质岩。区内由于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变质岩,主要有云母片岩、阳起石片岩类、大理岩及白云石大理岩、变质砂岩类、板岩类和大理岩类组成。

1.2 区域矿产

区域内矿产丰富,共发现13处矿床(点),其中大型矿床1处(虎头崖)、中型矿床3处(肯德可克、野马泉、五一河)。已提交铁矿石量合计约2亿吨、铅锌金属量约120万吨。

2 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迎庆沟矿区成矿比较复杂而且多样,成矿类型的不同不仅体现在矿化组合上,在找矿标志上也不同,经过总结成矿类型主要以热液矽卡岩型为主。

2.1 矿床成因

(1)该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祁漫塔格火山~侵入杂岩带中,该带北临柴达木盆地,南与昆北岩浆~变质杂岩带相接,是柴达木古陆和昆中微陆块之间的裂陷海槽。在有利的构造空间的围岩条件下通过交代作用和充填作用造成有用矿物沉淀堆积形成的地质作用。

(2)虎头崖矿区及外围的构造蚀变带,矿化产于构造蚀变带中的矽卡岩中,是Cu、Pb、Zn、Ag的复合矿体。矿体在蚀变带中明显受构造裂隙控制,裂隙发育,空间较大的部位矿体变厚、变富,矿化在宽松空间中以充填的致密块状矿石为主,并伴有方解石脉充填,方解石与Pb、Zn、Cu的硫化矿物为同期产物,它们共生在一起。矿体的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地表北倾,深部南倾,倾角80°左右。

(3)矿区元古界狼牙山群上岩组含矿岩系的正常沉积岩组合中,碳酸盐岩、含铁质细碎屑岩、硅质岩、透镜状炭质灰岩、矽卡岩交替出现,这种环境的出现很可能与断层和热液活动频率有关,以此来解释本矿区矿体成多条和多层矽卡岩的基本原因。经过研究表明,Pb、Fe、Cu、Mn、Zn、Ag等多种成矿元素是由中元古代火山喷发形成的,同时这些矿物元素属于初步预富集,成矿元素长时间沉积形成了沉积碎屑矿物与硅质矿物,为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物质条件。

2.2 控矿因素

2.2.1 地层因素

矿区及东西延段的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元古界狼牙山群上岩组大理岩与含条带状、纹层状硅质岩、透辉石、透闪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及透镜状含炭质灰岩的层间接触部位。

2.2.2 构造因素

祁漫塔格裂谷中第Ⅲ级盆地是该区域矿体形成主要位置。成矿热液下矿床地质构造受到应力影响,促使此矿床狼牙山组上半段岩体位于狼牙山向斜北翼西延部分,其走向为东西走向,受多次地质变化的影响,以及矿体断裂错动与地层的接触,一部分矿床出现在次级断裂带中。

2.3 找矿标志

(1)地层标志:狼牙山群上岩组是矿区含矿层位,矿体主要产在炭质灰岩、含铁石英与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的接触带附近,尤其是含炭灰岩,由于其对矿液屏蔽效应较好,往往成为有效的矿体围岩。

(2)构造标志:该区域的EW向断层构造是同一时期形成的平行次级断层构造,是该区域良好的找矿构造。在该区域发现的多金属矿体的空间分布由它们控制。同时,应注意南侧复式向斜构造的含矿情况。

(3)物探异常标志:负磁异常中东西向的小尖锐正磁异常是重要的地球物理标志。

(4)围岩蚀变标志:①硅化、矽卡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是本区地表找矿的主要标志。②铅矾、红锌矿化及黄钾铁矾是寻找铅、锌矿体的氧化标志。地表为褐黄-浅黄色,土状-粉末状构造、巢状构造。规模小,往往位于地表氧化中心部位。③孔雀石化、蓝铜矿是地表寻找铜矿的氧化物标志。孔雀石呈放射状,绿色,玻璃光泽。蓝铜矿呈块状、皮壳状等,深蓝色-淡蓝色,玻璃光泽。在大片遭受孔雀石化、蓝铜矿化的地表,往往有醒目的蓝色土状粉末出现。

3 找矿理论在迎庆沟矿山的具体应用

3.1 4-5矿带的理论分析

通过野外观察,4-5矿带产状推测向南东倾,走向60°~80°方向,倾角45°~65°。通过分析ZK9601、ZK10601两个钻孔位置及揭露情况,结合地表露头进行分析,投影采用以前的勘探线方向及南北向是合理的。在利用45°~65°之间各个视倾角反投的过程中发现南北方向的视倾角采用50°最为合理。南北方向视倾角采用50°反投到地表平面显示如图1:

图1 96线剖面按50°反投到地表过程示意图

从图1上分析如果南北方向的视倾角按照50°来反投,投影结果矿体的走向为70°方向,矿体有可能跟Ⅴ矿带相连。

图1为96线剖面反投到地表的示意图:

图2 106线剖面按50°反投到地表过程示意图

在投影的基础上我们再把ZK9601按照矿体70°走向投影到106线上如上图(106线剖面按50°反投到地表过程示意图)所示。ZK9601反投到106线后的矿体位置与ZK10601钻孔的矿体位置的连接即投影后得到的矿体产状与反推时所采用的50°相差不到一度。因此,可以证明我们采用50°倾角反推是合理的。

如果矿体走向采用70°南北方向视倾角采用50°反推真倾角为50*(cos(20/180))=46.98°由此推出矿体大致产状是160°∠46.98°。

根据以上推断Ⅳ、Ⅴ号矿带可以连接起来,但是根据Ⅴ矿带0线资料显示矿体可能朝北倾,与推断并不吻合。但是0线所表现出来的矿体产状并没有在7线和8线得到很好的证实。

以上是建立在矿体实际存在的情况下的推断,与实际可能有一定出入。

3.2 理论分析后的验证及其重要性

上述除了钻孔和地表见矿为实际存在,其他均为推断。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把Ⅳ、Ⅴ两个矿带视为一个整体开展下步工作,需要更多的地表资料和钻孔资料来证实推断的正确性。

推断虽然有一定合理性,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建议在下一步找矿工作中注重综合研究,寻找充分的证据来证明你的综合研究推理的正确性。只有大胆的、丰富的想象才会有新思路;有了新思路才会去思考其思路的正确性,结合工程验证,提高找矿效率。

4 结论

综上所述,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物探异常上分析,本区具有形成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锡铁矿、热液矽卡岩型铅锌铜多金属矿的有利条件。通过对矿体特征、成矿条件、矿石质量分析,该区具有中到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找矿潜力。

致谢: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青海鸿鑫矿业公司的领导和地质同仁在技术支持、现场考察协调等方面给予极大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对特地到现场给予指导并提出诸多修改建议的杨朝志老先生表示感谢。

猜你喜欢

矿带狼牙山大理岩
高温热循环作用下大理岩三轴压缩力学特性
浙江省衢州市上方镇大理岩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小秦岭金矿田北矿带大湖、灵湖深部金矿控矿构造与蚀变特征
隐形矿带:视野外超乎想象的矿产资源(一)
隐形矿带:视野外超乎想象的矿产资源(二)
金矿外围的混杂矿带成矿作用及找矿预测研究
安徽省宿松县小岗饰面用大理岩矿床特征
语文(S)版第九册《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
狼牙山寻宝
山东荣成马草夼大理岩中的榴辉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