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在 行动
2019-06-13上海市奉贤区关工委
上海市奉贤区关工委
在东海之滨、杭州湾畔的奉贤大地上,活跃着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组成的“夕阳红”讲师团。他们为了服务社会而生,用青春浇筑了改革开放的脊梁,在晚年助推少年健康成长。33年来,他们走进学校,开展“老少牵手”共学雷锋活动;他们走进社区和企业,开展爱心宣讲十九大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活动;他们走进孤残儿童福利院,关心特困青少年;他们走进未管所,教育、挽救、感化失足青少年。他们既是宣讲员,又是辅导员、帮教员、助困员、调研员和网吧监督员。
讲师团施楞老师作报告
夕阳西下,曹平生踏着余晖出了工作室的大门。他今天加了会班,作为“夕阳红”讲师团团长,他始终以身作则,与大家一起收集资料、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一起精心策划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他还是中共上海市委讲师团讲师、东方大讲坛特邀社区讲师。2017年建立的奉贤区关心下一代黍苗家园——曹平生工作室,是他和讲师团的骨干成员一起推进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平台。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他,生活中是个老顽童。家里堆成小山的资料和稿件是他引以为傲的“财富”。面对老伴的唠叨,他之所以总能化险为夷,是因为他的工作态度让老伴心服口服。年近古稀的他给自己定下硬规矩——讲课不拿稿件,而老伴是他忠实的听众,一遍又一遍听他模拟宣讲。
讲师团成员积极参加弘扬雷锋精神活动
老傅(傅浩)是“夕阳红”讲师团的老团长,老地下党员,为人民为党服务了一辈子。离休后,他说:“从工作岗位上离休了,但为党的事业服务的思想不能离休。” 2006年他患了胃癌,一场大病折腾掉了他五分之一的胃。尽管领导让他安心休养,劫后余生的他对关心下一代事业却依旧充满着热诚。他说,有生之年能为党、为下一代多做点事,让他无比踏实。
要说谁跟贫困学生的感情最深,肯定是老周(周兆熊)了。每天回家路上看信箱是老周的习惯,他连续6年资助安徽省岳西县荒山小学7个贫困小学生。懂事的孩子们每年把成绩单寄给老周看,感谢一下这个好爷爷。收到来信的老周每次都有说不出的满足感,就像亲眼看到这个孩子一点点长大一般,回信时总会忍不住洋洋洒洒写个好几张纸。他还和结对的青年干部,一起资助特困生小沈。如今,小沈已从清华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
“夕阳红”讲师团参加学雷锋活动
在“夕阳红”讲师团,每一个人都对下一代抱着期许的心。他们在共同的目标下身体力行。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和“感动奉贤十大人物”的张惠老师,学会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他在区广播电台开设的“张惠老师谈家教”栏目,已经不间断播出了15个年头,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近年来,她加入了“六合院”网宣队,运用网宣手段与家长建立了微信群,在群里和家长们谈心交友,释疑解惑,对学龄儿童家长进行一对一的家庭教育咨询。
更在意青少年的健康保健,可能是原奉贤区卫生局局长沈明飞的“职业病”。加入讲师团后,他积极倡导各种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平时也总忍不住跟这些老伙伴们扯一扯保健知识。寄情于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是他忘不了的初心。他在宣讲中,把自己十六年的军队经历和长期从事医务工作的经验结合起来,把常年工作里的知识点灌输给孩子们,为的是让他们了解党史、军史和医疗保健知识,做到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服务青少年、奉献社会是“夕阳红”讲师团成员们一生的追求。在他们多年来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品牌”等荣誉接踵而来,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歇一歇。
走进夕阳,眼中饱含对岁月的感叹,抹不去的是心中激荡的涟漪。这一份激荡,是对下一代的期盼,是对这一生努力的挖掘源泉。夕阳也可似火,英雄不会迟暮。“夕阳红”,在行动!
张惠老师和孩子们愉快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