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资深“吃货”者也
2019-06-12弦律师
弦律师
苏轼,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
我有时觉得苏轼就像一个大企业的销售主管,满世界“出差”。阅读苏轼,我们可以看到他某某年被“派”去了这里,某某年又被“调”回了京城。他所有关于美食的诗文,都是在这一次次的“出差”中创作的。
元丰二年,也就是1079年,宋朝发生了著名的“乌台诗案”,可怜的苏轼因此事于次年被贬,“出差”到第一站:黄州。在古时候,被皇帝派出去“出差”可不是一件好事,不是人人都能承受的。
可苏轼不属于不能承受这类:“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洗锅,打水,下锅,点火。不用催时间,到了自有香气出,这么好的猪肉,价钱却不高。富人看不起,穷人不会做,这简直就是为我苏轼量身打造的。
这猪肉一吃吃了四年。直到元丰末年,他又辗转了不少地界。本以为老皇帝驾崩后自己能“回总部上班”,可小皇帝也不怎么喜欢他。绍圣元年(1094年),他被派去了南蛮之地——惠州。
到了惠州,他还是管不住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到了罗浮山下,看见成山的杨梅、荔枝,也不管身份,大快朵颐。
苏轼乃蜀地之人,没见识过这些——岭南俗语曰“一颗荔枝三把火”,荔枝确实好吃,但不可多吃——只是不知这瓜娃子写这诗时鼻血止住了没。
長路漫漫,辗转风霜,苏轼也没少生病:“我与子为口,彼与子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废我食,不可。”不就生了个眼病吗?这医生却让我少吃,吃与眼何干?行不通,行不通,我偏要吃。
苏轼就这样一边走,一边吃,走遍五湖四海,吃尽天下美食。吃着吃着,他也老了。
到了绍圣四年(1097),苏轼借一叶孤舟“出差”到了海南儋州。此地在当时可谓天涯海角,那时,他已经62岁了。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来到这里,却还能发现好吃的。
“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儿子,老爹告诉你,爹在海南找着个叫牡蛎的玩意儿,可好吃了。你可别告诉“总部”里的士大夫们,免得他们过来跟我抢,这美味我是要自己享受的。
有人到了这把年纪,或倚老卖老,或叫苦连天,而苏轼却依旧天真得像个孩子,仿佛他不是来政治避难的,而是来旅游的。
他若活在当下,恐怕为广大“吃货”写美食指南也早已赚了大钱。伟大的灵魂需要载体,可他的载体让人感觉不是血肉之躯,而是一道道美食。正是这美食,塑造了他的“吃货”形象,不知悲愁。
可他这等经历的人怎能不知悲愁?只不过他是那么乐观,那么释然,善用一首首属于资深“吃货”的美食诗文掩盖罢了。安心此处,便是吾乡;苦中作乐,便无悲伤。
·小贴士·
啖货非为吃,却是吃中乐,少年语调皮,幽默解真味。人谈苏轼,文才多艺自不必说,而你小小少年,大概也是“吃货”族类吧,竟能借阅读窥得伟大灵魂的美食载体。
“苏轼就像一个大企业的销售主管,满世界‘出差。”他销售的是什么?乐观的人生,不朽的追求,深沉点说,是文化,是境界。无论尊卑,人总得吃吧。既然是吃,就得吃出专业水准吧。“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不会煮。”“东坡肉”与《猪肉颂》里的微火煨炖自有其饮食文化之精髓,而食之精者却更有其趣——苏轼在生活极其艰难、境遇极其糟糕的情形下,从生死关口挣脱出来,其坚韧,其平和,其乐观,怎一个吃字了得。
吃走天下,美食含蕴;人生历练,安心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