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收敛性视角的流通产业区域发展差距影响机制研究

2019-06-12陶婷婷杨静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流通产业影响机制

陶婷婷 杨静

內容摘要: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将经济收敛的一般影响机制引入流通产业区域收敛,以新的视角挖掘流通产业区域发展差距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探寻加速流通产业区域收敛与深化流通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着力点。研究结果显示,流通产业区域收敛的首要影响因素是技术,其次为资本,最后是要素生产率,三者分别形成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资本流动→资本自身收敛→流通产业区域增长收敛;技术扩散→技术收敛→流通产业区域增长收敛;要素流动→要素生产率收敛→流通产业区域增长收敛的影响机制。基于此,本文从推动流通产业技术进步、引导流通产业资本流向及提升流通产业要素效率三方面入手,有重点、分层次地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经济收敛   流通产业   区域发展差距   影响机制

流通产业区域发展水平测度

从已有研究来看,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主要涉及流通力、流通现代化、流通竞争力评价三类,一般将流通规模、流通效率、流通贡献、流通环境视为评价发展水平的基本要素。本文以内部构成及外部影响作为测度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两个维度:内部构成方面,重点考量流通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外部影响方面,集中考察流通产业贡献程度及基础设施水平,构建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包含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

流通产业仅包括批发业、零售业及物流业,其中物流业主要考察其构成主体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排除客运)。为保证统一的统计口径以便于后文对比分析,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6)。由于因子分析只能处理截面数据,本文首先选择同一年度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截面数据作为因子分析对象(下文以2015年数据作为说明),采用SPSS 21.0软件以同一指标体系分年度展开测度,最终合成2000-2015年我国省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

(一)数据处理

为使指标体系中各变量能在数量上进行比较,因子分析的第一步需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较为常用的正态标准化方法,用每个原始数据减去该指标的均值再除以其标准差,得出标准化数据。

(二)KMO和Bartlett检验

对原始变量相关性进行检验,是判断因子分析能否适用的依据。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用于比较原始指标间相关系数及偏相关系数,其取值区间为0-1,KMO越接近1,指标间相关性越强,表明越适合做因子分析。按照KMO检验标准,检验变量统计值0.6以上即可认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文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KMO值为0.708,大于0.6;Bartlett检验中P值接近0,拒绝原假设,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矩阵。由此证明,选取指标和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三)综合因子提取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依据特征值大于0.9的原则从碎石图(见图1)中选择综合因子,共提取3个综合因子,可解释原变量72.9%的信息。从而,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测度评分可由因子得分系数矩阵与原始变量标准化数据矩阵相乘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将每个综合因子与本文设定的13个原始指标建立明确的线性数量关系,即:

Fi=ai1X1+ai2X2+ ai3X3+……+ai12X12+ai13X13   (i=1,2,3)

由综合因子得分的计算工具可知,这一关系具体由综合因子计算模型表示:

[F1F2F3]=A×[X1X2X3……X12X13]

同上,A为综合指标计算模型中原始指标的系数矩阵,即转置后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基于综合指标计算结果,利用加权平均原理,便可形成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综合指标。通过计算得出的权重可有效避免主观随意性,以每一综合指标所能反映的原始信息比重作为权重确定的基础,F1、F2、F3所对应权重分别为46.592%、18.157%、8.177%。流通产业发展水平(F)与三大综合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下:

最终形成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模型:

F=[0.639 0.249 0.112]×A×[X1 X2 X3……X12 X13]

采用如上截面数据的因子分析实证方法,本文分别对2000-2015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通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为后文深入分析差距成因提供充分依据。由于因子分析中已将数据进行正态标准化处理,最后的测算结果中有较多负值,为便于后文的计算分析与实证检验,需首先对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测度结果进行指数化处理。

模型设计

现有文献对经济收敛的一般机制研究刚起步,大体已归纳出四种机制理论:一是“两类机制说”,建立在新古典与新增长模型之上,富恩特(2000)通过跨国跨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理论与实证综述,总结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及技术扩散两种主要机制;二是“三类机制说”,唐文健(2009)首先强调资本边际报酬递减及技术扩散是收敛产生的主要机制,其中相伴产生的制度变迁也是促进收敛的一大机制;三是“四类机制说”,经济收敛的主要机制是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技术进步、国家或地区内经济结构变动及一体化(邓翔,2002)。四是“五类机制说”,马瑞永(2006)在资本、技术收敛之上,又提出劳动率收敛机制、要素价格机制及信贷—人力资本机制,但其中有主次之分,要素价格机制及信贷—人力资本机制作为辅助机制而存在。

总体来看,不同假说对机制的分析各有侧重,经济系统中的收敛机制也是复杂的,单一因素对机制的解释难免有失偏颇。然而,一方面,资本边际收益递减是新古典理论中收敛预期的基石,即使投资同时会带来外部性,但只要边际报酬递减基本规律不被打破,收敛过程依然可以发生;另一方面,技术扩散是落后地区可实现向发达地区赶超的关键。因此,已有研究从基本经济增长理论出发,均把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与技术扩散作为经济收敛的主要机制。

具体到流通产业,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不会被打破,商贸流通使地区间技术扩散相互促进,因此,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与技术扩散同样是流通产业区域收敛的主要动因。我国流通产业市场化程度较高,且随着地区间分工体系的不断深化,服务网络广泛延伸,制度变迁、要素价格机制、地区内经济结构变动等对产业发展影响甚微,但要素投入与产出转换比例则存在差异。因此,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特征出发,本文在资本与技术的基本影响机制之上,加入要素生产率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

首先,资本有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的内在激励,一旦发达地区的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积累到一定程度,落后地区吸引资本流入的优势将显现出来,从而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速,实现向发达地区的赶超,加速收敛。从而形成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资本流动→资本自身收敛→流通产业区域增长收敛的影响机制;其次,技术扩散是技术外溢自发形成的过程,使技术知识的获取并不局限于最开始的发明者,落后地区通过模仿、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既可节约创新成本,亦可避免创新失败的巨大风险,进而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收敛。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技术水平差距越大,落后地区增长潜力就越大。技术扩散通过实现技术水平自身收敛来加速经济收敛,即技术扩散→技术收敛→流通产业区域收敛过程;而要素生产率对收敛的影响机制与其在地区和产业间的配置紧密关联。从生产要素的地区分布来看,劳动力一般从生产率较低的地区流向生产率较高的地区,资本一般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此时落后地区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将提高,区域间要素生产率收敛。在全球化及市场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形势下,不同地区及产业间要素流动在加速,数量也随之增加。要素生产率对收敛的影响过程可概括为:要素流动→要素生产率收敛→流通产业区域增长收敛。

由于缺少衡量流通产业技术水平的特定指标,本文借鉴李智(2014)的研究成果,以流通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代表流通产业的技术水平,通过信息化、组织化、物流水平来反映流通产业信息流装备、商流装备及物流装备的技术水平,具体变量解释如表3所示。

被解释变量CV为我国四大地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的变异系数,直接反映流通产业区域收敛的状态,该指标采用本文第二部分相关计算结果。

解释变量K为流通产業的资本投入,以我国四大地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指标。

解释变量OD为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以我国四大地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连锁零售率(连锁零售商品销售额/地区社零额)为指标,按地区分别将连锁零售商品销售额及社零额加总后单独计算。

解释变量ID为流通产业的信息化程度,以我国四大地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CN注册域名数为指标,以各省区均值代表四大地区CN注册域名数。

解释变量LD为流通产业的物流水平,以我国四大地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货运效率作为指标,货运效率=社零额/货运量,此指标体现每单位货运量所能创造的社零额,按地区分别将社零额及货运量加总后单独计算。

解释变量AR为流通产业的劳动投入生产率,以我国四大地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的劳均社零额作为指标,按地区分别将社零额及流通产业从业人员数加总后单独计算。

解释变量AT流通产业的物质投入生产率,以我国四大地区(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流通产业的资产周转率作为指标,按地区分别将流通产业的销售额与资产总额加总后单独计算。

流通产业的收敛受到地方经济的影响制约,地区人均GDP集中反映区域经济的一系列影响要素,模型中仍然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为降低潜在的异方差水平,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均采取自然对数形式,从而建立如下计量模型,其中α0、ε为截距项及随机误差项:

lnCV=α0+α1lnK+α2lnOD+α3ID+α4LD+α5lnAR+α6AT+α7lnGDP+ε

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及权威性,本文核心变量选择以流通产业的常规指标为主,按照资本、技术、要素生产率三个维度选取变量(见表4),并以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四大地区2000-2015年样本观测值构成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5)、《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2000-2015),其中,缺失的2000-2003年连锁零售数据通过移动平均法进行补全。

(二)面板数据检验及回归结果

面板数据检验。由于面板数据既有个体变量,又有时间变量,主要有三种估计模型可供使用:不考虑个体效应的混合回归,考虑个体异质性的固定效应回归和随机效应回归。实际中主要依赖相关检验判断具体采用何种估计模型,选择依据是进行两两比较:首先,进行F检验,决定究竟采纳固定效应回归还是混合回归;其次,通过LM检验,在随机效应回归与混合回归之间进行判断;最后,依据豪斯曼检验,在固定效应回归与随机效应回归之间确定最终使用模型。运用stata12.0进行模型检验,结果显示,固定效应及随机效应模型均优于混合回归,进一步通过豪斯曼检验表明,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因此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变量进行回归估计,如表5所示。

回归结果。表6显示,资本K回归系数为-0.3374,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组织化水平OD回归系数为-0.127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信息化水平ID回归系数为-0.1917,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物流水平ID回归系数为-0.4345,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劳动投入生产率AR回归系数为0.0236但不显著;物质投入生产率AT回归系数为-0.1679,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控制变量人均GDP回归系数为-1.2459,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总体来看,资本K、组织化水平OD、信息化水平ID、物流水平LD与物质投入生产率AT都与流通产业变异系数负相关,说明这些解释变量对流通产业的变异系数构成负向影响,变异系数减小意味着收敛的发生,即资本、组织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物流水平及物质投入生产率的提升利于促进收敛。人均GDP显著为负,表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仍然是流通产业收敛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伴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流通产业区域发展差距将趋向收敛。其中,劳动投入生产率并不影响流通产业区域收敛,这可能由于劳动投入生产率的收敛影响机制受阻所致。

对比回归系数绝对值发现,LD>K>ID>OD>AT,从作用程度来看,物流水平对流通产业区域收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资本,之后为信息化水平、组织化水平及物质投入生产率。从而可得到,就目前流通产业发展阶段而言,技术是流通产业区域收敛的首要因素,其次为资本,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主要以物质投入生产率为主。

资本、技术及要素生产率均为流通产业区域收敛的三大影响因素,对收敛构成正向影响。以作用程度的大小来看,技术是影响收敛的主要因素,其次为资本,最后是要素生产率。其中,物流技术装备对流通业的技术水平贡献最大,要素生产率主要来自物质投入生产率的作用,劳动投入生产率影响并不显著。就现阶段而言,流通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较强的就业吸纳效应决定了产业整体劳动力水平偏低,阻碍劳动投入生产率的收敛效应。

对技术而言,技术扩散是技术影响收敛的关键环节。技术扩散是技术外溢自发形成的過程,使技术知识的获取并不局限于最开始的发明者,落后地区通过模仿、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既可节约创新成本,亦可避免创新失败的巨大风险,进而逐渐减小其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加速收敛。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技术水平差距越大,落后地区的增长潜力就越大。技术扩散通过实现技术水平自身的收敛来加速经济收敛。

对资本而言,资本边际收益递减会使资本投入带来的产出收益逐步小于资本投入,从而降低资本积累,减少储蓄和投资,延缓经济增长。动态来看,此时若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可以自由流动,则资本将倾向于由边际收益较低的地区流向边际收益较高的地区。一旦发达地区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积累到一定程度,落后地区吸引资本流入的优势将显现出来,从而推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速,实现向发达地区的赶超,加速收敛。

要素生产率对收敛的影响机制与其在地区和产业间的配置紧密关联。从要素的地区间配置结构来看,劳动力一般从生产率较低的地区流向生产率较高的地区,资本一般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此时落后地区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将提高,区域间要素生产率收敛。从产业间配置来看,与第二、三产业相较,农业部门中的要素生产率较低,当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间出现转移,整个国家或地区要素生产率将随之提高,使得落后国家或地区要素生产率增长快于发达国家或地区,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收敛。在全球化及市场一体化趋势加强的形势下,不同地区及产业间要素流动在加速,数量也随之增加。

结论与建议

(一)推动流通产业技术创新

加强流通产业技术创新、促进技术扩散是区域收敛的重要实现机制。技术创新与扩散离不开主体建设、服务体系、合作机制三个主要方面。需加强以企业为主的创新主体建设,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积极鼓励流通企业的研发投入并促进研发成果的生产经营转化。同时,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流通创新所需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运用财政税收等综合手段促进区域间流通合作创新,提高创新主体积极性和参与度,鼓励不同区域间流通企业加强与科技机构或高校的技术合作开发,通过资源共享促进流通业创新与扩散。

(二)引导流通产业资本流向

在市场的作用下,资本会向利益最大化方向流动,为此,促进流通产业资本由先进地区流向落后地区,可采取如下政策措施:第一,改善落后地区投资环境。在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大力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加投资回报率,改善投资软环境,吸引流通资本流入。第二,增强落后地区积累资本的能力。政府在引导资金流向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落后地区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提高当地资本收益率。第三,增强区内经贸联系。市场合作开放是资本顺利流动的前提条件,通过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方案、打破各地区体制障碍、建立区域信用体系利于促进资本流动。

(三)提升流通产业要素效率

对流通产业区域收敛而言,提升流通产业的要素生产率主要从改善物质投入生产率与劳动投入生产率入手,与此同时促进要素流动。基于此,首先,需改善基础设施,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加强流通产业信息化体系建设;其次,提高劳动者素质,重视培养流通产业专业人才,引导职业院校开展实用技能培训,探索建立实习基地等多种创新形式,增进与流通企业的沟通联系,鼓励企业内部采取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员工专业技能;最后,加强市场一体化建设,突破地区限制,破除阻碍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促进流通产业的区域一体化建设,保障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物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参考文献:

1.唐文健.中国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理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9

2.邓翔.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

4.李智.流通产业技术装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流通产业影响机制
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