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19-06-12叶彦芳
叶彦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95-01
小学语文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关键,所有教学措施及方案制定都要以学生为中心,都必须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下面,就如何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首先要从培养学习兴趣入手。
1.营造环境。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要有文化自信,特别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这为我们加强语文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大力营造重视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引导学生养成尊重传统文化、喜爱汉字汉语的良好习惯,自觉产生主动学习语言文字并运用的兴趣。我们作新小学,校园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学校每个学期都举办一场全校的经典诵读比赛;学校广播站每天都播放经典诵读、诗词咏唱、学生来稿等节目;校园里到处张贴着各类经典诗词、文化故事、名人名言等;各班级语文课前都安排十分钟的“经典诵读”;每间教室都有一个班际交流、学生捐赠、交换、交流课外读物的“图书角”;还有各种各样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文字能力的天地:“我阅读我快乐”、“我的未来不是梦”、“我手写我心”……学校营造的良好环境,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
2.言传身教。
据说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每天早晨要在小孩起床前坐在书房认真地阅读,为的是给小孩树立爱看书的形象。老师和家长的言行可以影响和带动学生,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喜欢汉语、学习运用汉语的良好习惯。老师在学生面前要主动表现自己对汉语言文字的喜爱,注意展示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老师的示范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家长也要利用自身的威信和对孩子的影响力,时时处处注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尽可能用自己良好的表率,主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示范,带动自己的小孩养成喜爱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
3.耳濡目染。
2018年3月18日,央视《欢乐中国人》第4期介绍了王恒屹的故事:他的家人从2岁开始就让他背诵古诗词,耳濡目染让小恒屹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4岁便能熟背理解两千多首诗词。同样,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为学生创造耳濡目染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关注类似诗词大赛等与语言文字运用相关的电视节目,家长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小孩多接触传统文化、名家经典,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对汉语言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很多父母都有带小孩旅游的习惯,家长可以安排小孩多去文化底蕴深厚的景点,让他们在快乐的游览中学习优秀历史文化,给他们创造耳濡目染的机会。
二、立足课堂
老师要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1.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如学习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时,我总是让学生们自选角色表演课本剧,我还经常采用猜谜语,分角色朗读,小话剧表演等方式创设生动的课堂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在上文言文《两小儿辩日》时,我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两小儿进行辩论,互评“最佳演员”和“最佳翻译”,学生们自学用心、表演卖力、讨论热烈,参与兴趣浓厚,一节课下来,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
2.丰富练习。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安排结合阅读的小练笔。如我教完《彩票》后设计了一个小练笔:①展开想象,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中奖的先生,面对林海燕一再地催促去领奖,你会怎么反应?②上课铃响了,老师捧着试卷走进教室,脸上堆满了笑容,突然看到黑板上被画得乱七八糟……(请接着往下写)。又如,在《装在信封里的小太阳》教学中,可安排这样的练笔:给库伯写一封表扬信,用上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坚持下去,日积月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一定会提高!
3.开口参与。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每个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利用。例如,学习完《故宫》后,我先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让大家轮流介绍故宫的壮观美景,评选“优秀导游员”。由于刚学完的内容大家比较熟悉,介绍起来有条有理、滔滔不绝,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接着我引导学生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学生们也能娓娓道来。
三、课外拓展
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活动要向课外拓展。
1.拓展阅读。
语文教学既要立足于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我们可向学生推荐书目,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几段有關诸葛亮的故事,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嘎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要知道故事如何发展,课外书里都有,接着趁热向他们推荐《三国演义》。又如学了《种瓜得豆》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关联的科普读物……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积累。
2.日积月累。
积累语言文字是学会运用语言文字的基础,除了重视课堂上的积累,通过课外阅读进行积累也非常重要。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摘抄一些好词好句,阅读感悟,记录一些好的听、说、读、写的方法。在阅读报纸、杂志时,要把有用的东西剪下来,贴在本子上,做成“剪报”。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加强梳理,每隔一个阶段进行一次“盘点”,边学习,边温习,并且将所学内容条理化,归类存档,领悟知识、经验和各种新信息之间的联系,逐步把握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规律。
3.实践分享。
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比如体验写作和交流:写科学小实验时,我们可要求学生分组做小实验,并将各自的实验过程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写得好的专门展示;又如组织比赛:在学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后,我请学生扮演巴迪、巴迪的父亲和巴迪的母亲表演课文内容,演完后要求学生进行竞说:你是怎么看待巴迪的父亲、母亲的爱?于是,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洋溢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开展语文实践分享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诗歌朗诵、成语接龙、参观访问、动手办报、演课本剧等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