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材中的“意象”的再建构
2019-06-12龚惠明
龚惠明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59-01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教材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更注重语文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为此语文教材编排时选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与文化内涵。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正确地使用教材,充分调动师生间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其重要。这就不得不面对如何有效驾驭与利用语文教材的问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与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却轻视教材文本研读的现象,对教材的学习集中在文言文单元,而现代文单元一带而过,作为教学范本的教材根本没有引起他们的足够重视,没有起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那么如何更有效的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为此,笔者想从教材中塑造的文学“意象”的角度,谈谈教材文本中“意象”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教材文本中的意象。所谓“意象”,即作者借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表现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等。在教材中,作者通过各种艺术技巧建构出形形色色的意象,笔者以高中教材必修一为例,作了一个粗略的归纳。如:湘江秋景、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悠长的雨巷、散发丁香芬芳的姑娘、油纸伞、康河、青荇、水草、深明大义的烛之武、易水诀别的荆轲、鸿门宴上的项羽、刘邦、直面惨淡人生的刘和珍、包身工、香港上空飘扬的中国国旗、太空飞行的杨利伟等等。这些意象各有审美意蕴,值得我们穿行在文字之间,把这些文本意象内化,同时,也值得我们握笔行文,将这些文本意象外化,成为学生作文里的再造形象。
一、以文本“意象”来造“境”
借助教材中的意象,利用意象空白,展开合理想象,然后用形象生动的文字创造意境。这是要以审美“内化”为前提的,比如,我们在审读意象的时候,要调动个人的全方位的审美感官去接近与消解对象,包括物象的外形特征与内在品质、人物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唯有内化“意象”,才能更好地外化“造境”。例如:
下雨的时候,雨丝浸润着古巷,笼罩着古巷,仿佛在小心翼翼的为一个婴儿洗浴,瓦片上的青苔,含苞的花朵都在欣喜地啜饮天降的甘霖。雨天人们是不怎么出门的,泡一壶清茶坐在藤椅上,翻翻古老的线装书,吟着《雨巷》,也会有调皮的孩子在雨中嬉戏,清脆的笑声如挂在檐角的风铃,美妙悦耳,丁香般的姑娘,举着油纸伞消失在巷口,留下背影让人遐想。这里的一切都如一首婉约的诗,一花一木都充满了灵气,营造着诗意的氛围。(满分作文《诗意地生活》)
作者以戴望舒的《雨巷》中的典型意象为出发点,以自己的笔触营造了一个诗意的生活意境。这种脱胎于教材的意象仍与教材保持基本一致,有诗意的氛围,但去除了“忧伤”的基调。这就是写作者在审美的基础上,根据写作需要对意象的加工改造。
二、以文本“意象”来造“象”
教材中的意象丰富而多样,这些意象有的在教材中已有充分的描写,我们能够细腻地感触到它们的美;有的意象缺少详细的描写,我们只能大概感触这个形象的存在,这样的意象是有很大的加工价值的,这种加工需要我们通过想象来完成。比如文言文中的这些“意象”: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上出的烛之武,忧国忧民被逐湘水的屈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等。在高考作文唱响主旋律的背景下,这些凝聚着满满正能量的历史人物,可以通过想象在作文中作一个充分的展示。例如:
虽然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但他没有放弃自己,而是把握住国家危亡的机会,把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他孤身深入虎穴,与秦伯进行了面对面的交锋,把几十年积蓄的能量在瞬间发挥出来。“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把握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这个文段就是以高中教材必修一的《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形象为描写对象来证明“把握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的观点。教材中的烛之武是一个为深明大义勇于担当的形象,而这个文段从抓住机会的角度再现烛之武的另一面形象,角度新颖别致,能够论证文章的中心。例如:
大漠千里,黄沙漫漫,驼铃悠悠。你,一个柔韧的奇女子,王嫱,演绎出让人感伤的出塞的神话。一个江南水乡浸透温婉气息的女子却要在风沙裹蚀下把青丝熬成霜白,枯萎了红颜。又有谁可以承受这样的命运,而你,昭君,只是怀一幽怨的琵琶,留下了夕阳下无语的青冢。你,变坎坷的人生际遇为华夏史册上为民族和平而牺牲的永世光辉,熠熠生光。《抓住机遇,成就伟岸》
作者以教材中昭君的意象为底本,用第二人称的口吻,将昭君出塞的情景演绎成“神话”。其中既有环境的氛围的渲染,也有对人物意象的描写的虚实结合,将昭君出塞的情景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这种情景在教材中是没有的,可以说,这是写作者对教材解读完后对意象的再造。这种造“象”就是通过想象来完成的,显得合情合理。
三、以文本“意象”来造“例”
以文本“意象”来造“例”,就是用教材中的意象,特别是人物事例作为论据来证明阐明自己的观点。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用法。例如:
在滚滚而来,浩荡而去的历史长河中,涌現出的诚信者比比皆是,荆轲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作别太子丹,壮士一去,只为报知遇之恩,虽蹈死地亦无怨无悔。伍子胥逃离楚国,得吴王重用,答应替他报仇,从此伍子胥尽心辅佐,纵然之后受猜忌可仍然不改忠心。陶朱公荡舟西湖之上,得以“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秘诀便是诚信经商,后世徽商,晋商皆履行了这一原则,才有了商行的繁荣昌盛。
这文段为了证明“自古以来诚信者比比皆是”的中心,运用了教材中的荆轲、伍子胥、陶朱公来作为事例强化自己的观点。荆轲易水作别,为报知遇之恩,义无反顾;伍子胥为践行自己的诺言,尽心辅佐吴王,不改忠心;陶朱公履行诚信,得以商行繁荣昌盛。如此反复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得论证强而有力。
如果想使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成为鲜活的题材,就必须深刻理解这些人物,并能从不同角度对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剖析,让教材中的人物形象灵动地存在于自己的意识里,从而游刃有余地展示在文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