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大地起宏图
2019-06-12曹锐
曹锐
【热点解读】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五年来,从规划纲要到跨行政区的京津冀“十三五”规划,再到12个专项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体系不断落实。舍一时,谋长远,三地协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北京“瘦身提质”,推动一批区域性批发市场、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学校、医院有序向外疏解……天津“强身聚核”,整治“散乱污”企业2.2万家,先进制造业比重达63.5%……河北“健身增效”,大力去煤炭、钢铁、玻璃、水泥等产能……走过五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起笔。迈向未来,历史性工程进入关键阶段,更精彩的答卷正在书写……
【知识梳理】
京津冀一体化五年来已经有了实质性进步,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
1.“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打造,环首都“半小时通勤圈”逐步扩大
2.持续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
五年来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合作项目累计造林50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共计122万亩。
3.产业协作持续深化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围绕优化产业布局、产业链融合进行,开展了有序承接。北京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导向,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天津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始终以产业协同作为发力点,把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智能科技产业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京津冀三地发展阶段的差异,塑造了区域间的产业梯度,形成了产业转移较强的内在驱动力。一方面,工业发展阶段差异所带来的产业落差,为京津冀产业转移提供了充足的势能。另一方面,京津冀三地明显的产业差异性和互补性,奠定了产业转移较高的匹配契合度。目前,北京基本形成以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天津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形成较强的优势。河北的优势产业则集聚在钢铁、石化、装备、汽车、建材等领域。这种产业结构上的差异和互补,为引导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创造了条件。
4.公共服务一体化成果
北京全额支持雄安新区新建3所学校和1所医院“交钥匙”项目,对口支持的4所学校挂牌,5所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启动。
京津冀异地就医即时报销正式启动,方便了患者就诊,同时又降低了患者的就诊负担,可以说是北京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
27项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已实现互认,人才在京津冀范围内流动,可由用人单位直接聘任,不用再重新评定职称。
【能力提升】
一、京津冀城市群发展新格局
城市群概念: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一般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3个或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城市群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
(1)以1小时经济圈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正在形成
京津冀城市群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石家庄、唐山、保定、秦皇岛、廊坊、沧州、承德、张家口等地市。近年来,随着铁路、公路、港口、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区域内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正在迅速推进,京津两大国际都市之间的“半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以天津港、黄骅港等为龙头的港口群建设正在统筹推进,港口与腹地中心城市间的交通通道推动形成多个港口与腹地发展轴,实现了港口与腹地互动发展。
(2)有着巨大内部差异的特殊城镇体系
京津冀城市群的显著之处在于其内部城市化水平差异非常显著。一方面,整体而言,北京和天津属于高度城镇化的区域,而河北不仅低于北京、天津两市的水平,同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一方面,除北京、天津两个超级大城市以外,次级城市发展明显不足,京津冀都市圈内二级城市发展仍比较滞后,与核心城市、相对发达城市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中小城市的发展对其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比较薄弱,城市发展体系不够合理。因此,在城市群发展格局上,京津冀城市群内并没有完全呈现出一种以核心城市为圆心、经济发展梯度依次递进的“放射式”经济发展格局。
二、京津冀一体化对产业协作与产业转移升级的影响
工业生产协作:工业生产协作是工业内部各专业化企业、行业、部门之间为共同完成同一产品而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生产联系。生产联系程度的加深和生产联系范围的扩大,都是生产协作发展的表现。
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定位和方向现已明确:北京将主要发挥科技创新中心作用,天津优化发展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河北积极承接首都产业功能转移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
京津冀地区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产业转移及产业升级、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及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北京周边房地产的需求上升将带来极大的投资机会,利好京津冀地区的建材、钢铁、电力设备、房地产、环保、化工、汽车等行业。
【试题预测】
首都经济圈是一个经济现象,东京经济圈经济总量占到日本的三分之一左右,首尔经济圈经济总量超过了韩国的60%,而我国首都经济圈的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0%左右。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首都经济圈经济总量相对东京和首尔经济圈小的原因是( )
A.区域经济落后,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B.北京的城市职能以政治、文化职能为主,其经济辐射效应相对较小
C.内行政干预的力量比较强,致使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总量较小
D.由于本区水资源短缺,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经济总量较小
2.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对北京城市化问题所起的作用是( )
A.缓解北京市面临的人口压力
B.增加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
C.从根本上解决北京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D.会增加北京市的城市热岛效应
3.读京津冀圈示意图,可知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是( )
A.构筑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加强重化工业发展
D.加强能源工业发展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资料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带动北方经济协调发展的急迫需要。京津冀城市发展战略中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为此,保定和廊坊今后要承接首都部分功能的迁入。
资料二: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总部在北京,生产在河北”已成为北京企业外迁的共识。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
(2)保定和廊坊承接北京的产业转移,对保定和廊坊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什么有利的影响。
(3)分析“总部在北京,生产在河北”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4)分析北京市未来产业的特点。
【参考答案】
1.B 2.A 3.A
4.(1)城市人口急剧膨胀,造成交通拥堵;公共资源配置短缺;空气及水污染严重,环境恶劣;人口就业压力过大;土地昂贵,住房紧张等。
(2)第三产业结构将大幅提高,而第一及第二产业结构比重则有所下降,使三大产业比例趨于合理。
(3)有利于发挥优势条件发展高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与河北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发挥区域核心城市作用,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4)低原料和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