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

2019-06-12彭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彭妙

【摘 要】在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的实施中,高职教育受其影响其实际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向愈加明确。在以往的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中,高职教育是以为社会输出更多技能型人才为主,但是在社会结构的重组与经济的调整发展影响下,传统的人才教育模式难以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相符合。为此需要对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模式展开研究,促进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在就业导向下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20-02

一、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思想教育。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度,学生的思想已经逐渐的转变了传统观念,迈向了多元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思维教育模式已经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导致学校为了使更多的孩子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专业,盲目的扩招学生,不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导致院校在教育的工作中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要求,而且对学生思维多元化所带来的问题无法有效的解决。在课堂中,教师充当主导地位,过于注重专业技术教育,对学生内心中的想法以及学生所掌握专业基础了解较少。而且学生年龄普遍小,生活过于玩乐,对国家的时事政治了解较少。导致学生的思想存在了一些问题,该问题对学生的生活以及在未来的工作中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对未来的规划也较为盲目,导致个人的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发生冲突,影响个人发展。

2.学生专业素养差异明显。

现阶段,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较多,学生个体结构复杂,而且所受到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学生来自于中专以及技校,导致学各科类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能力以及自律性较差,也成为了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在入学后,过于重视毕业证书以及就业,导致学生对自身的专业能力以及学习成绩过于忽视,而且在学习时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对人生未来的发展规划,为院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3.学生过于缺乏自我约束力。

学生在高职院校入学后,学生经常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造成了自身的不良影响。在受到现代网络信息的影响,学生无法抑制对网络游戏的喜爱,甚至沉迷与网络游戏,荒废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导致学业无法继续下去,因此,学生家长也要求学校能够对学生严格管理,院校管理者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不能够依旧采取传统的教育方式,应当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传统管理工作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学会以优势教育方式来管理学生,帮助学生能够专注与学习,也可实施“多重法则”,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二、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路径

1.基于就业现状,转变观念。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于成熟,但仍有学生的就业理念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学生只有主动抛弃传统就业理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争取主动。具体来说,学生应该抛弃的就业观包括:一是,紧盯“铁饭碗”的就业观;二是,找工作一定要“对口”的就业观;三是,“父母在,不远游”的本地就业观;四是,“一次就业定终生”的就业观。这些就业观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眼界和选择,很多学生宁愿选择待业、混日子,也不选择能够锻炼自己的合适岗位。因此,高职院校要把就业观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具体来说,正确的就业观包括:一是,就业既是工作,也是学习,择业的首要标准在于能否通过工作学有所成、提升自我;二是,自主创业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就业,既可以实现人生价值,还可以更快、更全面地提升自我;三是,小微企业、私营企业同样是展示自我的舞台。

2.基于学生就业需求,改革完善管理机制。

第一,从横向上来看,各职能部门间的边界应相对“模糊”,彼此渗透。学生就业管理本来就是一项需要各部门互相协作的工作,因此,如果各部门之间仍“各自为战”,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那么将影响管理效果。具体来说,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牵头,联合学生处、教务处、后勤、系(院)等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实现学生就业状况、各行业中心需求状况等各项信息的共享,各部门根据实际动态调整自身的工作职能,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第二,从纵向上来看,将原有的以职能部门為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以各系(院)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只有将学生就业管理的相关权利下移至系(院)层面,让各系(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实体,高职院校才能更加翔实、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就业需求、各专业的就业现状。此外,系(院)相关部门定期将自身的就业概况提交至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这样就实现了学校层面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宏观把握、整体调度。

3.努力完善双导师队伍建设。

双导师教育模式最早是在研究生教育中所使用,主要是针对专业型的硕士领域所开展,因此,此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成果,将其应用在高职教育的管理工作中具有极高的促进作用。双导师包括一个学校中的理论导师与企业的实践导师,两者结合对学生的就业实践展开双模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与运用。双导师教学模式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中具有较高成效,被多数企业单位所认同,从而有效推动了研究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在采取双导师教育模式时可以适当与硕士中的教育管理经验相结合,根据实际的教学现状对校内的导师采取针对性的培养,以此提高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学校可以根据专业要求聘请合作企业中的资深工作者作为实践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工作指导。以此促进学生的就业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下,人才的输出主要是以教学目标的要求为主,但是其难以与社会快速发展下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符合。且随着近年来高职教育下人才的输出数量逐渐增阿基,对高职教育模式下的就业导向教学制度的完善是促进高职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提高高职教育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方式,为此,高职教育下为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推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的更好实施,应加强就业导向型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更好展开。

参考文献

[1]董道红.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9):110-111.

[2]李永燕.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农机,2017,44(10):208.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