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滑雪场馆环境友好指标体系构建初探
——以2020冬奥会高山滑雪中心为例
2019-06-12■李博
■ 李 博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建设尚属开端,对于具有特殊地形与建设条件的高山滑雪场地的绿色生态指标研究领域仍属空白,现有绿色生态指标无法对冬奥会场馆绿色建设和赛时赛后绿色运营提供有效支撑。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高山滑雪运动的实际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建立特殊地区环境友好体系的指标体系研究及评价标准。
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设现状
(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概况
按照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总体规划,我国将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奥运村、媒体中心4个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位于规划区北区,主要建设内容为雪道、索道、道路、运营设施及其他配套工程,雪道用地面积约70hm2,缆车索道总长度7.5km,总占地面积102.52hm2。
图1 赛区总体布局——南北分区
图2 赛区总体布局——场馆布局
延庆地区历史悠久,地形复杂,山高林密,建设用地急促,竞赛场馆的建设也面临极具挑战性的设计与实施难题。冬奥会对延庆赛区的功能定位是:国际一流的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国家级雪上训练基地;体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典范工程;北京区域性山地冰雪运动、休闲旅游、冬奥主题公园。“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理念一脉相承,环境友好至关重要。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就像皇冠上的明珠,坐落在延庆赛区1320m至2190m高程范围内的小海陀坨南麓山谷地带,大约占地432.4hm2。依据《北京市主体功能区划》,冬奥会延庆赛区所属区域属于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该区域内的发展建设需要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建立更完善的绿色生态指标体系,以满足自身及对周边低影响的基本要求。
(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建设难点
1.建设环境复杂性
高山滑雪场馆的功能要求高,场地选址自然条件苛刻,场馆用地之间的海拔落差非常大,场馆布局分散,各功能区以珠链形式分散在狭长山谷中,市政体系的建设非常困难。
2.生态环境特殊性
滑雪中心占地面积较大,大部分建设区域都位于高海拔山区地带,其东北侧紧邻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基地敏感,场馆区域环境和生态敏感性较高,生态及动植物保护要求较高。北京自然降雪无法满足高山滑雪运动的需求,冬奥赛时需要主要以人工造雪为主。人工降雪耗费大量水资源,而且融雪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质、有机质、砂砾等,如果不经处理进入到地表水系统,会影响下游水源地。
3.地域环境差异性
由于高山山地的地形、气候、保温、通风、防洪防灾要求、能源供给要求等不同于普通城区环境,在建筑结构搭建上也有更高要求以适应大高差的山地环境,故对山地场馆群的绿色建筑设计需求更为严格,需要借助创新技术融合设计。
二、设计理念与策略
(一)环境友好的绿色理念
“山林场馆、生态冬奥”是延庆赛区最核心的设计理念,赛区的可持续不仅体现在场馆的赛后利用,还体现在建设过程中对山体上动植物最大程度的保护。在《奥林匹克2020议程》保护生态环境理念的指引下,赛区因环境而变,不夺山景,更不夺生态,真正实现“山林掩映的场馆群”,实现可持续发展。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与基础设施可持续性指南(规划设计阶段)》指出,场馆规划设计阶段应落实以下可持续性要求:(1)场馆选址应符合主办城市发展战略目标,创造更多积极可持续奥运遗产。(2)充分考虑涉及到的环境问题,遵守国家和地方能源、资源、环境、建筑等方面现行的法律法规,降低环境影响。(3)优化场馆设计方案,通过优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节能节水设备及绿色建材能措施,实现冬奥场馆的绿色低碳。(4)促进场馆所在区域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发展。
(二)高山滑雪中心环境友好关键策略
1.生态优先的选址与布局
高山滑雪场馆的综合选址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量和建造难度,获得相对优化的设计方案。
场馆选址应遵循生态优先原则,最大程度保护生态系统。采取避让、减缓、补偿、重建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降低场馆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选址要避开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还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区。尽量避让动物栖息地,避开生态脆弱区和生态敏感区,减少场馆建设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场馆赛道的规划设计尽量避让林地。场馆规划时保护其他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采取就地或迁地等形式保护建设区内的保护植物,推行无痕山林理念。
2.整体统筹的水资源利用
将用水需求、水资源供应、无废水排放各种用途对水的总消耗量和平衡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充分考虑节水和水资源回收利用要求,保护地表水与地下水环境。对场馆和基础设施污水做到全收集、全处理、再利用;采取多途径雨水收集利用措施,打造海绵赛区。通过融雪水收集、储存与回用,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
3.分布式轻市政体系应用
形成自足型的开发模式,将整个场馆群的资源和能源需求分布到各场馆,就地提供服务和保障。将市政管网尽量轻量化,减少地下管网敷设,从而在降低市政设施投资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提升场馆可持续性。
降低消耗——在场馆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针对不同场地和建筑采用被动式建筑技术,当建筑能耗降低到可再生能源完全供给时,实现零能耗建筑。同时,零排放技术也可以大幅度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减少排放——零排放是指减少建筑运行时污染物的排放直至为零。利用清洁生产及生态产业等技术,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轻市政体系采用低影响开发理念,提高对场地雨水的控制要求,降低雨水废水排放量。
增加供给——光伏、电热等能源技术与低影响开发理念使场馆实现自给自足,逐步降低对传统市政资源供给的依赖。
三、高山滑雪中心环境友好指标内容
以环境友好为目标构建高山滑雪中心指标内容,遵循指标优选原则,建立层级明晰的指标系统,为高山滑雪场馆建设具体内容提供指引,详情如表所示。
高山滑雪场馆环境友好指标系统内容
在指标选取时,始终秉承以下原则和理念:
(一)赛区可持续
首先,在总体规划选址以及场馆群与场馆选址时,充分考虑现有资源与环境,注重已有用地的再利用,尊重当地历史文脉,并与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地区特色、公共空间等要素相结合。其次,预估赛后遗产可利用程度与未来需求,做好遗产规划与管理,满足赛会理念与办赛要求。
(二)环境可持续
在环境保护方面,应对场馆相关环境参数实施检测;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实时调查评估并应采取避让的措施;在水资源与水环境方面,加强水源地保护,合理利用造雪技术、海绵技术等手段;在能源方面,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降低废弃物排放;在固废管理方面,执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在声光环境方面,最大限度降低赛场噪声、光源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三)建筑可持续
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为指导,场馆设计融入到周边自然环境,融入城市和地区的长期发展,体现地区古老与现代文明的活化融合,最大限度利用现有遗产,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结合绿色建材的使用、被动式建筑技术和高能效的机电设备,落实可持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