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高职证券投资理论课程中的应用
2019-06-11杨慧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教育科技水平快速提高,高职高专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由于学生入学起点低,在学习证券投资过程中相对有些吃力,情景教学法在证券投资理论课程中的应用正是考虑了学生的基础薄弱,兴趣缺失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是以案例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传统教辅工具的“静态学习”转变到“动态学习”的飞跃,让学生消除学习疲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情景教学法的内涵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的核心在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的创设,是把学生带入到某个具体情境中,使学生产生实际场景、过程的一种体验模式。将这种体验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可以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情景教学法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在1930年到1960年逐渐发展形成的。从方法论角度看,情景教学是利用反映论的原理,根据客观存在对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进行的。 情景教学法的一个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此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进行。
二、情景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情景教学法关键是情境的创设,使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契合,需要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气氛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体验为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强迫或负担。其次,需要在师生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的基本保证。教学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情景教学更强调情境教学法带入情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彼此间才能形成一种默契。第三,将学生带入情景。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能否主动地投入,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第四,情景展示的内容多种多样,如: 生活情境的展现,实物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等,每一种情境的展示都需要教师的良好把控。
三、情景教学法在证券投资中的教学设计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作为高职金融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 而高职学生的起点和基础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稍显吃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的来讲解,而情景教学法巧妙地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情景中既应用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将该课程分成模块来应用情景教学法。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领取不同的任务,如:股票的买卖,票据的买填写,债息的领取等等,根据不同的任务下去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容,并设计场景以及问题,场景的设计要符合课程内容,把设计好的情景和问题以实际场景进行现场演示。再设计过程中教师作为每组的指导老师也参与其中。以个人股票开户为例来创设情境。扮演人员有柜员甲、乙,大堂经理,顾客丙。
(一)证券公司開户模拟
1.知识点掌握内容:
扮演柜员的同学需要熟练掌握股票的知识,以应对顾客提出的所有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股票的基本概念、特征、性质等知识,同事对股票交易的程序要熟悉。
2.顾客丙要购买南方航空公司1手股票,要求柜员甲为其办理。第一,开户时涉及开立股票账户和资金账户,要求顾客提供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第二,填写相关表格。第三,材料审核与开户。
3.这个场景的创设主要是开户,在学习了证券交易流程后,学生掌握了开户的基本知识,可以模拟银行或证券公司实地场景来进行。
(二)转账支票的填写
1.知识点掌握内容
掌握票据的基本概念、性质、种类等。
2.甲公司要偿还一笔10万元的货款,去银行办理转账业务。这个情景主要让学生来学习支票的填写应注意的事项,学会支票等单据的填写。
结语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教学方法,将情境和证券投资结合运用,给课堂带来了生气和欢乐,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效率低的被动学习状况。它针对学生思维的特点和认识规律,以“形”为手段,以“情”为纽带,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保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学习的乐趣,也在其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郑金洲编著.教学方法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情境教学法在中职财经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杨谦.甘肃科技纵横.2013(07)
[3] 情境教学法在《会计信息化》课程中的应用[J].查金莲.时代金融.2017(27)
[4] “情境教育”模式对建构教育原理的启示[J].方展画.课程.教材.教法.1999(07)
作者简介:杨慧英(1979-),女,农业推广硕士,经济管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