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眼里的《三国》那些事儿

2019-06-11石方朝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蜀国三国演义三国

石方朝

摘  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古典名著一颗耀眼的明珠,其描绘战争大气磅礴,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作品魅力经久不衰,笔者在本文中以蜀国灭亡为切入点,尝试分析三国宏伟叙事背后的严密思维。

关键词:三国演义;蜀国;诸葛亮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1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痴迷的,它就像一个知心朋友,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伙伴。一翻开《三国演义》,我就觉得这本书中有读不完的故事。当刘备白帝城托孤时,我会惋惜;当关羽败走麦城时,我会怅惘;当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时,我也會伤心万分。这样就有了我,周围人口中的“书呆子”。

可是我这位“书呆子”也是有思想的,我觉得蜀国灭亡的背后,必有一定的原因。正如“偶然的背后是必然”。《三国演义》中虽没有提及蜀国灭亡的原因,但身为三国迷决不能放过这样的蛛丝马迹。于是我读了三四遍,并在书中找到了几大原因。我认为在诸葛亮九伐中原时,大将魏延曾为他提出兵出子午谷,后能直取洛阳的计策。可是此时的诸葛亮犹豫了,我觉得这暴露了他性格中的几大弱点之一,就是不合时宜的保守和犹豫。如果此时诸葛亮在兵出子午谷的路上部署重兵把守和进攻。这样蜀军就可以直接攻入长安,这也就不会出现他后来的不利处境了,历史也会随之改变。但犹豫诸葛亮的“错失”了这一机会。但是我静静一想,觉得其中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如果仓促派军进行攻打,而曹军又提前埋伏,诸葛亮派给魏延的军队也会全军覆没。但我觉得其中的原因不止如此,众所周知,在蜀国建立之后,诸葛亮在街亭一战之时,还是认命了刘备在白帝城时告诉他那个不可给其重任的马谡。可是,真正的原因不可只归于诸葛亮身上,在刘禅身上也有问题,他不理朝政,整日荒淫无度,乐不思蜀。此外,他的父亲刘玄德也脱不了灭国的干系,刘备虽占了人和,但也因他的二弟关羽的死变了,他没有权衡关羽与东吴之间的利与弊关系。他在攻打地方时,也应顾及当时民众的感受。如果进行更好的休整、检查和规划,也许就不会出现孟获这样问题。之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攻魏晋,收西凉,灭东吴可一统天下。而关羽也与刘备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忘记了军师诸葛亮给他留下的那句“东联孙权北拒曹操。”他错在不应该三番两次给江东的孙权不友好的信号。

当时足智多谋的姜维也是个十足的冒险家,他虽然有能力很强,但如果魏国派姜维克星邓艾,恐怕姜维难以作战取胜。景耀五年,姜维率众出狄道,廖化曰:“‘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智不出敌,而力少於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1]”。姜维的战略决策失当也和蜀国亡国关系密切,据《三国志》记载,当年魏延按刘备指示镇守汉中抵御入侵,各营寨兵力充足,敌人难以进入一步。而后丞相费祎被郭循所杀,这一正确的军事战略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姜维“敛兵聚谷”之策略。姜维认为,“以为错守诸围,在三国志中这条符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在剑阁。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2]”。后主也糊里糊涂地批准了得姜维的办法,命令汉中都督胡济退驻延寿、监军王含驻守乐城,护军蒋斌驻守汉城。其实,“敛军聚谷”之策,弊大利小,等于是自弃险要,自拆樊篱。蜀国之所以能够立国发展,主要依靠山川地势之险,而此形势下试图诱敌深入却放弃防守地利优势,无疑是自毁长城。司马昭命邓艾攻击姜维,使其不能及时回防汉中,同时命钟会领十万大军乘虚攻占汉中,汉中只有一万士兵,等姜维摆脱邓艾退守剑阁,钟会率十万精兵强攻剑门关,久攻不下,向姜维投书劝降,姜维坚守不出。邓艾偷袭阴平关,破棉竹,直取成都。昏庸后主刘禅不战而降,一国之君转眼成了别人的阶下之囚,这位亡国之君的最后一道旨意,竟然是严令姜维弃戈投魏。要知道灭蜀的关键人物邓艾已经年近70岁了,再过几年待邓艾死后,魏国再灭蜀,可就难了。钟会见到强敌来降,压抑不住兴奋,傲慢地嘲弄姜维:“来何迟也?”姜维悲愤不已:“今日见此,为速矣”!英雄失势,字字泣血。当年英姿飒爽酣战将军已年过花甲,一起并肩作战的魏延、蒋琬、邓芝、费炜都已离世,独自面对蜀国危亡之形势,姜维无颜面对,唯有伪降钟会,试图通过诈降蒙蔽对方,煽动钟会反叛,继而冒险复国,可惜最终仍未如愿。这也是其中的原因,但其中的必然就是蜀国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通过这样解读我觉得我又一次读了一遍三国,仿佛看到在微弱烛光下诸葛亮的呕心沥血,看到赤壁之战时周公瑾的飒爽英姿,看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的赤胆忠心,也看到赵云在当阳桥前杀得个七进七出的勇猛果敢。当时,赵云正如诗中说的那样“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于争锋。古来征战服为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这就是三国演义的魅力,那部永远不朽的名著。

注释:

[1]陈椰.战史风云:蜀国灭亡的原因就在于姜维[EB/OL].新浪博客.2012.

[2]罗贯中.三国演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北京第3版.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北京第3版.

[2]战史风云:蜀国灭亡的原因就在于姜维_陈椰.

猜你喜欢

蜀国三国演义三国
梦回蜀国
从远古走来的神秘古蜀国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古蜀国的宗教崇拜
三国乱谈(1)
三国演义
乐不思蜀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版三国之回到过去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