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易·师卦》中的军事智慧解读

2019-06-11王皓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周易军事

摘  要:师卦是《周易》中的第七卦,取军队、战争之意。全卦都围绕着军事战争这个话题进行论述,许多军事观念不仅对后世影响深远,对今人仍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师卦;周易;军事

作者简介:王皓(1994-),黑龙江五常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在读,师从著名学者傅道彬教授攻读先秦汉魏六朝文学。现为《诗刊》子曰诗社社员、黑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佳木斯市作家协会会员、佳木斯市广播电视台特约记者、中国武术六段。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1

师卦是位列《易·上经》第七卦,有军队、战争之意。从卦体上看,上坤下坎,地中有水则湿(谐音师),有聚众之意。从卦德上看,外有坎险,内有坤顺,顺行险道,又有行军打仗之意。从卦爻上看,臣位为阳爻,其余为阴爻,一阳统五阴,还将帅统兵之象。师取军队、战争之意,在先秦典籍中亦有互证。如《诗经·秦风·无衣》中讲:“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周礼》中讲:“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唐贾公彦疏云:“师谓征伐”。师卦各爻都围绕着军事战争的话题进行论述,反映了商周时人的战争观念,见解独到,富有智慧。笔者在对师卦进行了系統的分析后,将该卦中的军事思想总结为如下几点:

(一)战起之缘,战后之策

按照卦序,前有讼卦,后有比卦,讼意 争讼,比意亲密。争讼的结果有二:一为罢讼,一为冲突,而冲突的结果极易导致战争。纵观中西方历史,战争之因几乎皆为利益纷争。战争之后,无论是政权更迭,还是势力胶着,都需安抚民心,恢复国力。师卦在卦序上为我们揭示了战争缘起和战后策略的一般规律,即利益冲突导致战争爆发,战后抚恤亲民,以复元气。另外,师卦还强调了战后应该:明赏罚以服众,黜小人防乱邦,如上六爻辞。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因“失期法皆斩”,天下云集响应因为“天下苦秦久矣”,本质上看都是在争取和保护个人利益。汉初吸取秦亡教训,不敢轻易劳民役众,推行黄老之学,而后萧规曹随,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稳定并巩固了政权。

(二)战争性质的正义性与被迫性

师卦卦辞中强调“师贞”,《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1],旨在强调战争性质的正义性。六五爻辞中讲:“田有禽,利执言,无咎”。这里需要注意的是:(1)禽进田中,敌入侵在先。(2)擒捕是为了保护作物,无错。作者借用“田有禽”的比喻强调了战争的正义性和不得已而为之的被迫性。这种思想也被“兵圣”孙武继承,孙武主张慎用兵,反对轻率动武,需要深思熟虑,如《孙子兵法·作战篇》云:“故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2]。这种思想无疑是中华文化中和平友好理念的重要来源。

(三)纪律严明,爱护民众

师卦初六爻辞曰:“师之以律,否臧,凶”,初爻就在强调军队纪律的重要性。军纪严明的好处至少有二:(1)保证军队具有强悍的战斗力。三国魏王弼释师卦曰:“为师之始,齐师者也。齐之以律,失律则散”,如商周牧野之战时,周兵虽寡,却因军纪严明,最终以弱胜强。两宋之际,李横被李成击溃的原因正是军纪不明,所谓“军本群盗,恃勇无律,胜则争取子女金帛,故及于败。”[3](2)获得民众拥护。师卦上坤下水,《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体现了对民众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来“古者寓农于兵”,民为兵粮之源,二来政权的巩固需要民众的拥护。三国时诸葛亮北伐“患粮不继”,“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因军纪严明,“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乃至其去世后“黎庶追思,以为口实”。闯王进京,军纪不严,民心涣散,以至灭亡,都是很好的例证。

(四)统帅的重要性和任用原则

1.德才兼备。卦辞强调:“丈人吉”,“丈人”一词或云为德高望重的长者,或云为“大人”二字的误写。但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该词强调统帅应由德高望重者担任,才能出师有利,上下信服。如战国时李牧守边,匈奴胆寒,赵括为将,惨败长平,俱皆例证。

2.指挥权的统一性和集中性。六五爻辞云:“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既任长子,又任弟子,指挥权不统一,难免会自乱阵脚,酿成大错。如《左传》记载晋楚邲之战时,晋副帅先毂不听主帅荀林父的指挥,擅渡黄河,造成混乱,成为晋败的重要原因。

3.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师卦第二爻为阳,其余为阴,一阳率五阴,臣位刚而君位柔,二者反应,象征着将帅出征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但爻辞又强调“中”,意在强调君臣关系的专制性和自主性都要恰到好处,达到最佳状态。如吴蜀夷陵之战时,孙权对年轻的主帅陆逊予以充分信任,陆逊也忠心耿耿,沉着地按照自己的计划部署战略,最后使蜀兵“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大获全胜。

(五)战术的灵活性

六四爻辞云:“师左次,无咎”,古时兵家尚右,以右为前,以左为后。《左传·庄公三年》中讲:“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次应为后退(临时驻扎)之意。[4]《易传》云:“左次无咎,未失常也”,兴师目的在于克敌制胜,退而无咎,说明此爻之意喻行兵作战,当战术灵活,不拘一暌,因势而变。古来善用兵者无不善于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战术,如韩信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大破陈余。

总之,师卦围绕着军事话题在诸多方面进行阐释,不仅对后世军事思想影响甚大,对今人亦有借鉴功用。

参考文献:

[1]金景芳、吕绍刚.《周易全解》[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

[2]郭化若.《孙子兵法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元)脱脱.《宋史》[M].中华书局.1977.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中华书局.2016.

猜你喜欢

周易军事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新化山歌
军事鬼才
甜甜的“蝴蝶茧”
《周易》与《孙子兵法》
谜底大揭秘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