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了活着而超越死亡

2019-06-11张晶晶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余华

摘  要:长篇小说《活着》是余华由先锋作家向写实主义转型的标志性作品,以单纯的笔触描写了丰富的事实,《活着》通过对富贵老人一生坎坷命运的描述,反映出余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即在强大压力和苦难的夹缝中竭尽所能求得“活着”的权利。本文通过对余华的小说《活着》的深入解读,去思考小说中主人公以及背后所反映的作者的生命哲理,挖掘小说里蕴含的生死哲理。

关键词:余华;《活着》;哲理意义

作者简介:张晶晶(1982.1-),女,河南人,汉族,讲师,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01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流行的先锋文学,以马原,叶兆言,格非,北村,苏童,余华等为代表,其依托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作家的语言技巧、叙述技巧和叙述理想,试图重建中国人的文化理想。但在80年代,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个体自身,反思知识分子群体在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余华被评价为骨子里面流动的是冰渣子的文学青年,选择以温情脉脉的方式开始他的新文学回归之旅。《活着》是余华转型之后的代表作,创造性的用双层视角进行叙事,刻画了在苦难命运、残酷生存和随时面临死亡的之下的人的一种的生存状态。《活着》通过描述福贵老人的一生,通过展现死亡的方式,最终呈现出作者余华对人和世界的独特审美,即“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一、生存的困境

《活着》,以垂暮之年的老人向“我”回忆自述,以知命之年的平静语调讲述了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名叫“福贵”,是地主家的浪荡少爷,嗜赌成性,在一次被人算计的赌约中,输光了所有的家产,气死了父亲,一下从少爷变成了贫民。不久母亲也不治身亡,几十年之后,儿子有庆因抽血过量失去生命,女儿因难产身亡,妻子忧郁成疾故去,女婿在一次搬运事故中工伤至死,最后唯一的亲人,外孙苦根饥饿难耐,吃多了豆子腹胀而死。生命在各种死亡面前变得异常脆弱。

《活着》这部小说对于人物刻画不仅仅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讲述上,更从背景角度写主人公福贵的一生的命运,把历史性与现实性结合起来,将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显示在直面现实的秉笔直书之上。作者平静但是耐心地向读者历数了福贵父,母,妻,儿女,女婿,外孙七个人的非正常死亡,福贵在整个过程的存在,似乎就是亲眼目睹身边一个又一个至亲离开自己,在不断经受着非常人能忍受的痛苦中一步一步迈向死亡。在死亡的积淀和酝酿中,福贵不断渗透出生存的意志,正如文中所说:“人是为活着本身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人活着始终会死,会绝望,会生无所恋,但在生存的困境面前,活着是活下去唯一的理由。

二、活着的意义

活着尽管艰难,但是福贵一家还是艰难的活着。改头换面的福贵想要重新使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尽管他后来干活吃苦耐劳,对家人关爱有加,但是妻子,子女,女婿,外孙却一个个死去,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但他还却还得买牛耕地,终日为生活而挣扎。所有这一切,都指向“忍耐”二字。

小说的题目和主旨是“活着”,但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残酷的死亡,直接了当的把干枯的死亡展现在读者面前,残酷的事实不加修饰的直抵人心,让读者感受到:“福贵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至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溶解其中。”苦难加上忍耐,塑造了福贵宽广,坚韧,温婉的性格。正如序言中余华写到:“活着在我們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幸福与苦难,无聊与平庸。”

三、生命的支点

众人的死与富贵的生是《活着》的两条基本线索,作为读者可以有千万条理由让主人公福贵死去,而福贵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目睹身边的人一个个的死去,用几乎逆来顺受的心态忍受着地狱般的苦难。福贵承受着生命中一次又一次的不能承受之重,他没有向外寻求安慰与拯救,而是向内扩张着心灵承受苦难的扩张力。于是,福贵活着,以生命的延续容纳生活所给予的一切,一生的苦难成为福贵依归的支点。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是世界乐观的态度。”死亡在福贵生命中反复出现,他承受着亲人接二连三死亡和时代的苦难,像一头老牛默默承受着命运带给他的苦。但在时代的洪流中,福贵的生存意识,成为他活下去的支点,并且沿着自己的命运活下去。在余华笔下,在历史与现实的紧张关系中,生命意识的存在得到升华,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为了“活着”而“活着”,人都是为自己拼命争取“活”的机会。

结语:

“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活着》整本书余华用一种超然而冷静的笔调进行叙述,单纯的笔触里产生了丰富的故事,让读者在冷静以至残酷的表达中感受到掩藏在苦难生活之下的顽强生命。每个人都走在通向死亡的道路上,但死亡的不可抗拒性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自己和命运,“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人作为历史与宇宙间独立但是渺小的存在,不是为别的活着,就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郝望舒.《活着》的叙事风格[J].青年文学家,2011(7):18.

[2]李荣英.余华小说《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意识[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7-9.

猜你喜欢

余华
一颗假糖的温暖
温暖的假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一颗假糖的温暖
余华的“优点笔记”
那件棉大衣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读与写(节选)
活着,是生命的常态——读余华的《活着》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