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写作可以教吗

2019-06-11西渡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1期
关键词:语感理性作家

我对创意写作专业在高校教育当中的蓬勃发展基本不了解。我自己写过一点东西,但并没有从事过写作教学,真正和高校教育发生关系,也是从今年才开始。

北大教授陈平原老师有一个主张,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有点冤枉陈老师。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是出自陈老师,而是北大中文系一直以来的“系训”,是北大中文系新生第一堂课必讲的内容。我1985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王力先生迎新讲话,首先就讲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王先生在上面讲,下面同学一片哗然。大家都是奔着作家梦来你北大中文系的,怎么到这儿你就说不培养作家?

这个说法最早来自1949年以后,北大中文系的第一任系主任杨晦先生。杨晦在1955年秋天的迎新会上说:“北大中文系不培养作家,想当作家的不要到这里来。”我们知道杨晦是冯至先生的好朋友,自己也是作家,但却首先定义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以后这个话,北大中文系迎新会上每年都讲,成为一个惯例。但是实际上北大中文系还是培养了不少作家。关于文学创作能力能不能教?一直存在争议,中外都有。一般认为文学写作,特别是像诗歌写作的能力,天赋因素影响非常大,它不是课堂上可以教出来的。

但是美国的大学很早就开设创作课程,小说和诗歌都有。有一本书美国新批评派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编的一部短篇小说鉴赏集《小说鉴赏》,这个书我收集了好多不同的版本,虽然我不写小说,但也知道这本书非常好,我想以后我要写小说的话,也要好好读读这个书。美国的很多诗人都在大学开设过诗歌创作的课程。我们知道美国自白派的一个代表诗人叫洛威尔,他自己曾经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接受创意写作教育。刚才提到的《小说鉴赏》的编者,美国新批评非常重要的代表布鲁克斯和沃伦,洛威尔本人就受教于布鲁克斯和沃伦。后来他自己又在波士顿大学讲授诗歌,他的学生中也出了几个非常有名的诗人,像普拉斯、塞克斯顿。普拉斯对中国当代女性诗歌有很大影响,她的诗选在中国出过多种,最近又出版了她的中译诗全集。塞克斯顿的介绍少一点,但也有很多人喜欢,包括我自己。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她很厚的一本诗选。

近几年,国内像北大、北师大、人大等高校陆续开设创意写作硕士班。诗人臧棣很早就在北大教授诗歌,当然他的教学主要还是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但是他也开设一些跟诗歌写作有关的课程。他的学生里头现在已经出现了几个非常有才华、有影响的年轻诗人,三王——王敖、王璞、王浩。这几个年轻的诗人都非常厉害。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出众的诗歌创作人才。

到底写作的能力、创作的能力能不能培养,我认为涉及两个部分。写作能力里有一部分是涉及理性的,有一部分是涉及非理性的。涉及理性的部分我认为是可以培养的,涉及非理性的部分,一般来说是很难通过课堂教育来得到有效提升。理性的部分包括写作意识、语言意识,其中也包括在写作当中怎么对待非理性的意识——非理性的意识如何在写作中发挥作用,这个也是需要理性控制——结构意识、结构的能力,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等等。这些理性的部分是课堂上可以教的。非理性的部分,包括个人的语言天赋、直觉、想象力、情感等,这些东西很难教。但是所谓非理性的部分,也是需要激发的。即使一个人天纵奇才,如果没有后天的训练,既包括自我训练,也包括教育的训练,这种天赋也很难结出丰硕的果实。个人的经验属于理性的范畴,但它又是不可教的,人生的阅历,人生的经验,属于个人的特殊经历,是无法替代的。但是,怎么利用你的经验在文学创作当中挖掘出深意,成为有效的作品的表达,这里头又存在可以教的成分。

语感的培养。语感是一种直觉的能力,它是由语言意识、语言态度通过阅读和写作实践转化而来的。我们说语言意识是属于理性的,但是这个理性的东西在写作当中实际上还要进行一次转化,要转化成一种非理性的,一种生命的感觉。语感、形式感、结构感,等等,都是这样。结构能力、结构意识、对形式的把握、一些方法技巧,属于理性的能力。但是在写作过程中,也就是它在写作中具体发生作用的场合,它又需要转化成一种直觉,变成语感、形式感、结构感。在写作的过程中,语言、结构、形式都不是抽象的,不是完全依靠理性来把握的,也并非按照课堂上教授的原则来进行的,它往往是作家靠直觉把握的。而这种直觉,语感、形式感、结构感,并不完全是一种天赋,而是长期训练的结果,或者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的。它就像手工艺人的“手感”,是“熟能生巧”,而在训练的过程中,师傅的指导起到很大作用,这叫“名师出高徒”。所以,我觉得对创意写作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能期望太高,但也不是无可作为。从目前中国写作者的实际情形看,我觉得实际上还是盲目居多,训练太少,写作者很长时间都是在黑暗里自我摸索,消耗了很大精力。一些作者通过自我摸索悟到了,另一些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悟到,写到最后仍然不成章法。

上个学期我在清华大学开了一门大类平台课,叫“中国现代诗歌鉴赏与写作”。它主要面向人文学院、社科学院,还有新闻学院。所谓大人文专业,但是实际上选课的学生里理科的、工科的都有。大部分学生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他们对新诗,对现代诗的了解是很少的,也说不上喜欢,只是出于一种好奇:这个东西我不了解,我听听这个老师怎么讲。最初我把目标设定在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一个初步的写作能力,了解现代诗歌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有一定水准的习作。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部分的学生都对现代诗产生了兴趣,有一部分的同学写出了非常不错的习作。所以这个课应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当然,我们大学的写作课不可能只关注学生的创作,实际上最终成为诗人、小说家的学生还是少数,即使成了诗人、小说家,能完全以此谋生的更是少数中的少数。我觉得创意写作,既要重视写作,同时更要重视创意。创意的能力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特别重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创意写作的就业前景实际上是非常广泛的。我们知道八九十年代中国几个最成功的书商都是诗人。按说诗人和生意、和商业是离得最远的,但是为什么他们能够成为成功的出版商?这里头非常重要一点,就是他们拥有创意,拥有把握市场需要的直覺。这种能力,这种直觉,可能是诗人的特长。还有一个例子,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北大毕业的,他学的是地理,是一个诗人。他一开始在一家国家大报工作,经常会在机场、火车站遇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他发现中国的广告水平太低了,太小儿科了,他觉得作为一个诗人,他的语言能力、创意能力,在这个行业应该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所以他就辞去了媒体的工作,投身于商业。他后来做到了国内非常大的一家企业的市场总监。前几年他认为他已经挣了足够的钱,可以完全依靠写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又辞去了这份工作,重新投入诗歌写作。最近他在开设面向孩子和家长的写作班。这个例子也说明创意写作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前景实际上非常广泛。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意,创意不光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商业的基础,甚至也是工业的基础。

在创意写作教育中,我们还培养了对文学、诗歌之美的欣赏能力。欣赏文学、欣赏美的能力实际上是跟一个人的幸福能力相关的。一个人能够欣赏诗歌之美,欣赏艺术之美,那么他的生命就得到了一个更有效的保护。

创意写作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教材,选择什么样的作品来达到教学目的。这里,我想向主办方高等教育出版社提一个建议,刚才阿来老师提到的《小说鉴赏》这个书非常重要,其实还有一本书也非常重要,叫《理解诗歌》,也是布鲁克斯和沃伦的作品。《小说鉴赏》80年代就有了中文版,《理解诗歌》这个书一直没有中文版。如果我们出版社能把这个书引进来,那么对中国的诗歌教育,特别是现代诗的教育,会是一本非常棒的教材。另外,我们在进行诗歌教育时选择什么样的诗来教?这可能跟创意写作的具体目标有关系。比如现在我在清华教授现代诗歌的话,我就不可能以当代诗歌为教学的主要材料来源。因为清华的学生90%以上本科毕业不就业,他们的职业发展前景可能主要还是做学术研究型人才。所以我在教学的时候,我的设计就要根据学生的这种需要来做一些调整。我们需要教给学生一种历史的意识,让他们理解一个作品和历史的关系,对整个新诗史的发展脉络、发展线索有切实的理解。但如果是创意写作班,那我们就可以用当代最优秀的诗歌作品作为主要的教学材料。事实上,新诗经过这100年,已经有了长足发展。相对来说,比如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这样一些诗人,长期以来都是中学生主要的阅读对象,某种程度上已不能代表当代诗歌的水准。不是说他们不重要,而是他们不需要在课堂上专门去教,学生自学就可以了。所以我觉得教材、作品,实际上都是要根据我们的课堂目标、我们的整个培养目标来设计和调整。

(西渡,诗人,诗歌批评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语感理性作家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欲望膨胀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我和我的“作家梦”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