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2019-06-11陈明明郑曦原杨庆东
陈明明 郑曦原 杨庆东
中文政治词语的英译问题
陈明明
使用英语向另外一种文化语境中的受众宣传中国政治理念时会遇到巨大的跨文化障碍。很多外国受众反映很难理解中国的政治语汇。多年来,我们翻译时政文件的最大问题是机械、生硬地把政治词语翻成英文,国外受众难以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所做的报告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涉及丰富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建设和治理政治词语,是一篇典范的时政性文件,是我们研究中文政治词语外译一个难得的样本。
“十九大”报告的此次翻译由中央编译局牵头组织,翻译团队包括中央编译局、外交部、外文局、中联部人员,我参加定稿;这项工作的一个突破是首次聘请英国女专家Holly Snape 參加定稿。通过团队努力,形成了合力,取得了较好的翻译效果,准确、完整表达了中文。外界对报告的集中反映是powerful(强有力)。
在对英译本定稿过程中,我们对如何解决中国特色的政治词语翻译难题形成了一些基本思路、原则和具体做法。理想状态下,最好避免直接翻译概念性的文件。要吃透原文的精神,用英文思维、写作,用英语直接与受众沟通。尽管“十九大”报告的受众是国内党政干部和公众,不是外国人,不是给外国人写的;但是要翻出来使外国人准确了解我们的大政方针,不产生误解。这是方向,应该坚持。按照这个基本思路我们遵循了以下原则:(1)保持重大概念翻译的历史一致性;(2)准确性第一位,这就意味着,必须把中文含义都明确译出,不能为了英文表达而牺牲中文的准确性;(3)在此前提下,如确有必要,英文表述适当灵活;(4)一定要与时俱进,摒弃过时、不准确的翻译用法。此次翻译过程中对过去一些过时、误译、起误导作用的译法进行了清理,是一次突破;(5)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表述语气用英文凸显表达出来,增加报告的感染力。
在以上思路和原则的指导下,形成了一系列解决中国特色的政治词语翻译难题的具体做法,现就其重要的几个方面,从“十九大”报告一些关键词入手,结合一些有关句式处理例句,对此做出分析。
(一)改正错误译法
1. 基层
过去译为grassroots,属于错译,实际是草根、无政府状态之意,现根据语境译为community level 或primary level。
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We will work to ensure thatprimary-level Party organizationsplay a key roleincommunicatingthe Partys propositions, carrying out the Partys decisions, overseeingcommunity-level social governance, uniting and mobilizing the people, and promot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宣传党的主张”译为communicating the Partys propositions, “宣传”未用publicize)
2. 宣传
原译propaganda,其含义极为负面;publicity 则是忽悠之意。此次改为communicate。
如:宣传党的主张communicatingthe Partys propositions
3. 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原译为formalism,该词指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中注重形式的一种风格,属中性,无贬义。“反对formalism”的说法不准确。
如: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take tough action againstthe practice of formalities for formalities sake, bureaucratism, hedonism, and extravagance
4. 个人主义、自由主义
“反对个人主义”多年来译为oppose individualism,但该词英文中性偏褒义。马克思主义也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十九大”报告也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如: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Our vision of making developmentpeople-centered has been acted on.
“自由主义”多年来译为liberalism,但liberalism 为西方普世价值核心理念,而我们语境中自由主义是指不听指挥、不守纪律之意,将“反对自由主义”译成oppose liberalism 是风马牛不相及,此次借“十九大”文件翻译彻底解决了这个误译问题。此次分别改为:
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
We must guard against and opposeself-centered behavior, decentralism,behavior in disregard of the rules, a silo mentality, unprincipled nice-guyism, and sectarianism, factionalism, and patronage.
(二)把中文内在含义准确表述出来
1. 科学
“科学”直译为scientific,但“科学”在中文中含义要广泛得多,在社会、发展等语境中均不能译为scientific。十九大报告中多处出现“科学”“科学发展”的表述,均根据语境不同采取不同译法。
如: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
Our development must besound development.(“科学”用sound 表达)
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develop a set of institutions that arewell conceived, fully built, procedure based, and efficiently functioning(用well conceived 表达“科学”的概念)
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
ensure that powers aredesignated properlyand functions and duties are defined clearly both for the institutions themselves and their internal bodies(用designated properly譯“科学”)
2. 精神
“精神”在中国政治语汇中使用频率较高,不一定都按字面直译为spirit。要根据语境灵活翻译,要特别避免使用spiritual 的译法,因spiritual有很强的宗教指向。
如: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
Every Party member must fully appreciate the long-term, complex, and onerous nature of this great struggle; we must be ready to fight, build our ability, and keep striving to secure new victories in this great struggle.(“精神”未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The cul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 powerful source of strength that inspires all members of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China.(“精神”未直译)
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provide a source of cultural and moral guidance for our people(注意:不能用spiritual guidance)
3. 文明
“文明”一词多义,粘贴性极强,可任意搭配,但翻译中往往机械译为civilization,不仅词不达意,而且造成极大混乱。这次“十九大”报告翻译对此进行了彻底梳理,根据语境不同用不同表述翻译。
如: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
We should draw on the achievements of othercivilizations. (此为传统意义上的“文明”译法)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In handling relations amongcivilizations, let us replace estrangement with exchange, clashes with mutual learning, and superiority with coexistence.(同上)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Initiatives to improve public etiquette and ethical standardshave proved successful.(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译成initiatives to improve public etiquette and ethical standards 是一个突破,非常到位)
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We have devoted serious energy toecological conservation.
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
The level ofcivic-mindedness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此处将“文明”译为civic-mindedness非常到位)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We must pursue a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eaturing increased production,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and healthy ecosystems.(“文明发展道路”译为a mode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boostcross-cultural exchangescharacterized by harmony within diversity, inclusiveness, and mutual learning(此处“文明交流” 译为cross-cultural exchanges,按“文化交流”译)
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New heights are reached in every dimension of material, political, cultural and ethical, social, and ecologicaladvancement.( 此处“ 五个文明” 都用advancement 表示)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see that law is enforced in a strict, procedure-based, impartial, andnonabusiveway(此处“文明”不能用civilized way)
(三)摒弃过时的译法
1. 干部
原译cadre,受苏联时代英文影响,已经过时。全部改译为official。
如:全民行动、干部带头
encourage extensive public involvement, making ourofficialstaking the lead
2. 群众
原译masses,亦受苏联时代英文影响,含义也不够确切。均改为people或public。
如:团结动员群众
uniting and mobilizingthe people
但“群众路线”属于历史名词,不予改动。
如: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put into practice the Partysmass linein all aspects of governance(报告译文中只此一处保留mass的
译法)
外交工作必须用好语言这个渡船*
郑曦原
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存在于人们心灵深处的渡船。语言让人与人能够友好坦诚交流。外交主要是在国际上做人的工作,和人打交道,交朋友。交朋友需要心灵和情感的沟通,而沟通最主要的依托是语言。语言在外交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用好语言这个武器,才可能发挥出习主席所说的“民心相通”的神功。在30多年的外交生涯中,我对语言有3个比较深的认识:第一要会使用语言;第二要尊重语言;第三要提高汉语在国际上的地位。
我们办外交主要就是要善于使用语言,要会说话。怎样把话说好,既坚持和维护我方的利益,也要照顾到对方的想法,给对方面子,让对方有舒适感,最后争取到双赢的结果,这确实需要动脑筋,去钻研。所以,在双方的交流过程中,说话应该是想办法营造一个非常愉悦的语言气氛,有眼神的交流,但主要是用语言来建构。
周恩来总理是我们红色外交的开山祖师。记得在谈判《上海公報》时,在涉及台湾问题时僵住了,当时美国与蒋介石保持外交关系,我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美方接受不了;他说所谓的“中华民国”我们不接受。怎么体现“一个中国”原则呢?谈判陷入了僵局。那句话是总理想出来的,还是基辛格想出来的,我记不清了。最终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表述——“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同意只有一个中国”。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表述,通过灵活地运用语言工具,解决了一个外交难题。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对语言的尊重在我们具体的外交实践中感受十分真切。我们中国人对汉语有很深的感情,其他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对各自的语言都有很深的感情。
我在希腊工作近5年。希腊是南欧一个小国,和我们浙江省面积差不多,人口只有1000多万。但是,希腊人民对自己的希腊语非常热爱,非常自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尔巴尼亚,要求希腊借路,对希腊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希腊拒绝的话,那么就面临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敌人进攻。1940年10月28日这一天,希腊政府回答只有一个字“OXI”(发音是ochi,意思是“不”)。这个字也是马拉松战役时,雅典人回答波斯帝国最后通牒所做的答复。战后,希腊人民在每年的这一天都要举行隆重的阅兵式,纪念为了民族独立和尊严而英勇无畏的战士们。
我们十分尊重希腊人民的民族感情。大使亲自带领我们学习希腊语,我们使馆每周都坚持开希腊语课。虽然我们词汇有限,但只要在交流中用一些简单的句子,就能马上点燃希腊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感情,这就是语言在外交上发挥的效应。北京奥运会取火仪式、中希比雷埃夫斯港合作协议、利比亚大撤侨,无不体现出中希两国人民兄弟般的情谊。
梵文是佛教经典主要使用的文字,在中印文化交融中具有特殊的历史作用,即使我们今天的汉语里也仍然包括许多佛教文化元素,有梵文的印迹。我驻印度时,一到任就去拜访了班达卡东方研究所,这是东方学研究的学术重镇,集中了全印将近3万册善本,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走进班达卡研究所,看到那么多珍贵的善本孤本,看到印度人民如此尊重文化遗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还有一件事,就是我们在印度一个县城里面发现了毛泽东主席1942年12月为柯棣华大夫写的挽联真迹,其中“全军失一臂助,民族失一友人”的苍劲大字十分醒目,毛主席对柯棣华大夫深厚的战友情力透纸背,呼之欲出。薄薄一张纸,保存了75年,成为中印友谊的铁证,你说语言的威力大
不大?
一个无比尊重自己语言、尊重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友邦,值得我们尊重。相互之间有了这样一份尊重,就容易沟通,即使有些麻烦事,也可以好好商量。
中国语言战略就是要提高我们汉语的国际地位,反对个别国家的语言霸权;要让我们的汉语能够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汉语是联合国官方语言,我们在正式的场合,在注重礼仪的场合,要大胆使用汉语,不屈服别人的语言霸权。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很快,机器翻译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提高。再过些时候,要让外国人用机器去把汉语翻译成他们懂得的语言,要鼓励他们学习汉语。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汉语在世界上也会像法语、英语一样,是国际流行和通用的语言。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语言战略与老牌帝国主义是截然不同的。英语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这在历史上是英国霸权的衍生物,是美国霸权的衍生物,是旧帝国殖民体系的遗留。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就是要摒弃殖民方式,与多方合作创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国家关系,把蛋糕做大,有饭大家一起吃。中国语言战略一方面是汉语的推广,另一方面是也要尊重小语种,加强小语种的学习和使用。国家不分大小强弱,我们都是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的文化和语言。
构建有效的大国外交话语体系
杨庆东
外交话语是机构话语的特色鲜明的分支。它是外交场合沟通交流的桥梁,折冲博弈的武器,传播理念的载体,承载着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利益、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功能。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界空前关注中国和中国外交,更加希望倾听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怎样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新发展观、新安全觀、新合作观、新文明观、新全球治理观等丰富的思想内涵,更加准确、高效、系统地呈现给世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而贡献中国智慧,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的课题。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首先要重视实效。对外交往实践中,很多人有一个共同感受——我们的外交话语,让外国人听到易,但听懂难,“入脑”“入心”更难。我们字斟句酌,口吐莲花,可交流对象却如鸭听雷,一脸茫然。这说明我们的外交话语确需调整改进。怎样构建有效的大国外交话语体系,我的体会是:
要做到“入乡随俗”。要实现与外方的顺畅沟通,就要通过外交话语建立起不同文化传统和语言体系的有效连接。要以平等尊重、包容互鉴的心态,了解把握交流对象的民族文化心理,熟练掌握他们的语言特点,灵活运用他们习惯的表达方式开展交流。这种“迎合”将带来愉快顺利的交流,使我们的观点更容易被接受。
要适时调整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思维,外交话语也往往遵循由大到小的逻辑顺序,从全局说起,再到局部,最后落脚到具体问题。这种表达方式层层递进,能够深入准确地表达观点,但未必适用于所有对外交往场合。必须针对有些场景和对象,调整思维方式,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地指明关切、提出解决方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要注意简洁生动。外交话语属于政治话语,主要存在于官方外交框架之内,历来重视语言的正式、严谨。新中国70年来的外交实践,逐渐形成了中国自己的外交语言风格,全面、严谨、平实。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新媒体时代人际交流方式在改变。外交话语也要因应时代变化,在保持基本属性的前提下,采取更加简洁、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需要做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要依托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新时期大国外交实践,让外交话语展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在中国对外交往行为主体和内容形式多元化的情况下,可鼓励大家积极探索,展现各自语言风格,形成丰富的话语层次,避免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可搭建平台,疏通渠道,整合资源,将有关外交话语构建、传播规律的学术研究,与一线对外交往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外交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