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与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新发展
2019-06-11张晓瑜刘效廷
张晓瑜 刘效廷
【摘要】“互联网+”的思维深刻影响着博物馆的发展与变革,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更好地为青少年教育服务,既是目前博物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博物馆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互联网+”的概念入手,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呈现的新特点与新方式。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互联网+;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一、“互联网+”与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一)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1989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体大会通过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第2条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性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向广大观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是博物馆的主要任务之一。
青少年群体是我国博物馆数量最大的观众,博物馆作为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是青少年文化启蒙、知识熏陶、认知历史的窗口,在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承担着重要任务。2015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对青少年利用博物馆的学习机制提出了具体指导,强调要将博物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探索覆盖面更广的青少年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的机制的构建。
(二)“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运用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将各行业充分融合,进行创造性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和集成,赋予了传统行业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三)“互联网+”与博物馆青少年教育
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概念的推动下,“互联网+”博物馆的融合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感、数据库整合、服务理念上,在这些概念的影响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产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形态:
1.关注用户的体验与需求
有区别于“填鸭式”传输知识的形式,用户体验感要求博物馆根据青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背景和不同参观目的,有针对性地细化观众群,为不同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鼓励青少年群体动手触摸、观察、操作,营造参与性较强的学习环境,体验探索的乐趣。
2.建立藏品数据库和观众数据库
以青少年群体注重感受、渴望参与的需求为出发点,整合博物馆要素,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媒介,把枯燥难懂的文物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提供定制化、专业化的教育项目。
3.服务理念的创新提升
早在2009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就已显示:所有网民中“90后”占35.2%,成为最大网民群体。利用手机APP,开发设计“掌上学习”等相关移动网络平台,设计制作博物馆特色教育信息,提升教育服务理念,通过推送分享文物知识、活动讯息等,可以使青少年在博物馆外也可以轻松愉悦地学习文化文物知识。
二、“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呈现的新特点
(一)青少年“第二课堂”的虚实结合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博物馆教育逐渐打破了观众到博物馆参观展览的单一模式,针对不同人群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群体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系统规范的博物馆课程设计也就应运而生。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博物馆教育环境和学校学习环境的虚实结合,慢慢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大大扩展了探究与学习领域,增强了青少年教育的效果。
(二)网络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变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青少年教育活动,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博物馆教育工作“均等便利”的原则,农村及偏远地区青少年通过互联网也可以同等接受博物馆特有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文化权益得到了保障。网络优势同样可以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背景的青少年受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教育服务,形式也更加灵活多样。
(三)远程即时交流,不受时空限制
青少年在各博物馆在线教育项目中所获得的知识和体验,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QQ等)随时随地分享和互动,这种即时交流的形式使参观和学习都不再受博物馆开放时间和场馆空间的限制和约束。
(四)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教育价值实现最大化
青少年不仅可以在线进行博物馆知识的学习,也可以与学校、实体博物馆学习体验对接,将线上、线下教育相结合。同时,由于网络的广覆盖性,各博物馆之间可以相互关联对接,相互借鉴,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三、“互联网+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新方式
(一)整合博物館文物资源建立青少年教育网络课程
依托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成果,梳理形成了文物资源目录,并结合青少年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和馆藏特点,将博物馆学习的课程、教材、教具等转化成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库。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终端系统及其他在线视频交互系统,将线上和线下的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从而扩大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的覆盖范围。
(二)利用APP应用程序推送馆藏服务
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开发研究有针对性的学习APP,根据馆藏图片、文本信息、视频、语音导览系统、3D模型等,使移动APP虚拟参观访问博物馆变成可能,把青少年群体获得知识的渠道从有限的实体空间扩展到无限的网络空间。
(三)即时获取服务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了交流途径,既可以线上咨询老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更多的学习资源。目前,我国多数博物馆都设立了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利用微信、微博、APP等,可以通过远程即时交流和非即时交流工具,开展课堂外的交流合作和远程协作变成可能。
(四)扩大游戏与互动展览的体验
利用网络平台开发设计拓展游戏和互动展览体验,鼓励青少年体验、参与,在观察体验中与文物亲密接触,认识过去的历史、了解身处的环境,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传统文化,在参与体验中增强青少年保护文物、积极参与文物建设事业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网络新技术、新形式的高速发展,对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博物馆工作者要及时调整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以更加积极的姿态研究新形势下博物馆教育的新方式和新内容,探讨更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博物馆教育方式,让青少年在感知体验中充分感受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宏均.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2]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关于加强文教结合、完善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的指导意见[ol].http://www.sach.gov.cn/art/2015/7/14/ art_1329_122827.html.2015-6-18.
[3]90后已成为最大网民群体.南都网——南方都市报[ol].http:// epaperoeeee.com/A/html/2009-1/14/content_685400htm.2009.
[4]张剑平.虚实融合视野下的场馆学习与文化传承[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进展2015[C].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1).
作者简介:张晓瑜(1990-),女,汉族,河南省南乐县人,硕士,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文博研究;刘效廷(1986-),男,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本科,郑州市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博物馆,文博馆员(中级),研究方向:文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