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保持长久的学琴动力

2019-06-11周海宏

音乐生活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琴动机状态

周海宏

孩子的学琴动力不断下降的现象:在学校学习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现象,学习好的学生,表现为越学越爱学,形成良性循环的动机状态;而学习不好的学生,表现为越学越不爱学,形成恶性循环状态。大家可以想象,一但学生进入了学习的良性循环状态,老师、家长就很省心。一但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恶性循环状态,那家长、教师的操心、麻烦可就大了!这是大家在学校学习中经常能够看到的情况。

谁不想让孩子进入学习的良性循环防止恶性循环呢?但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是良性循环状态,而我们家的孩子就是恶性循环状态呢?我问大家,就你们过的琴童,是越学越爱学的多呢?还是越学越不爱学的多?从一个调查说起,我们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从孩子学琴前,到学琴两周以后、学琴两个月以后、到两年以后,不爱学琴的比例大幅度上升。爱学琴的比例直线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学琴的动机水平越来越低,表现出来的就是越来越不爱学。这是让很多琴童家长特别烦恼的事。

行为反馈环节是保持动机的关键!学琴是一个持续时间很长的学习活动,激发动机很重要,我们在前面用了整整一章6节的篇幅,讲了动机的激发问题。但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保持持续不衰的学习动机,让学习的动机形成良性循环状态更重要,虽然学习动机不是教育内容,但是对教育的结果影响是巨大的,动机状态影响注意状态,影响记忆状态,影响思维状态,影响情绪状态,最终影响学习的结果。请大家记住,对一个人成材影响最大的,不是学习的具体内容,而是孩子的学习动机!在学琴中,学琴的具体内容、具体规范的要求,是芝麻,而学琴动机是西瓜。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许多家长与教师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要求孩子掌握学习内容,破坏了孩子学习动机,使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学习质量、效率与成绩必然下降,学习成效下降,就有可能导致家长与教师的不满,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反馈,负面的反馈,包括批评、指责、甚至体罚等等造成孩子更大的痛苦,从而产生更强的厌学情绪,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与长远的发展产生破坏性后果。恶性循环一但形成,学习活动就难以为继。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习了,所有教育的理想就都会化作泡影。造成孩子学习中的恶性循环状态,是与家长与教师的不了解心理学的规律,采用了导致不良教育策略密切相关的。

要想让孩子的学琴动机状态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要想让孩子对学琴保持长久的动力,我们就需要再回到心理学的原理上来。

动机循环圈概念:需要与目标的共同作用,激发了动机一动机产生了行为一行为产生了结果一结果就会形成一个体验的反馈,反馈体验就会影响人的需要强度,与对目标价值感的判断,这6个环节共同构成了一次循环,为了方便说话,以后我把这个循环圈称为动机循环圈。现在我请大家想象一下,请大家在脑子里過一个练琴例子的场景:早晨你上班的时候,跟孩子说,你今天放学了,四点到家,练一个小时琴,然后做作业。说完,你上班去了。下午,四点孩子到家,练琴到五点钟,我问大家,你说,孩子今天练琴的“动机循环圈”完成了吗?对,没有完成,还没有反馈的环节!这时,你下班回家了,孩子一听到你要进门的声音。孩子赶紧跑到琴上,开始很弹琴。然后你进屋开始做饭。我再问大家,你说,孩子今天练琴的“动机循环圈”完成了吗?对完成了!最后一个反馈环节是什么?——是孩子看到了你对他的表现无动于衷,对练琴现象表示习以为常的反馈。我再举一个上钢琴课的例子,孩子从教师那里上完课回来,教师布置了一首新曲子,练了一周。明天就该到教师那里去上课了,我问大家,你说,孩子今天练琴的“动机循环圈”完成了吗?对,没有完成,还没有反馈的环节!好了,现在到教师那里去上课。孩子开始给老师弹琴,孩子边弹琴,老师边谱子上标出,孩子出现的错误。孩子全奏完了,老师开始纠正孩子的错误。我问大家孩子的动机循环圈完成了吗?终结点在那里?对,不明确。我现在要告诉家的是:孩子在老师那里奏一遍上周练习的内容后,教师要给孩子一个反馈。这个时候,才完成了上一周学琴的动机循环圈。而老师开始为孩子指出问题,提出新的要求,这个时候,就是启动了下一个动机循环圈。虽然,在时间流程上,似乎,孩子演奏完教师老师开始指导是相连的。但是从心理学上看。这两个动作之间,才是上周学习,与下周学习,两个动机循环圈的分界线!

反馈是动机循环圈中的重要一环。我们在第六章,讲的是这个循环圈的起点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就是动机的激发这个环节的。而我们这一章的核心内容:是动机循环圈终点应该注意的问题,也就是反馈环节的动机强化问题。反馈这个环节没有做好,是导致孩子动机水平越来越低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学琴,学校科目的学习,还是做任何事情,都来自这个原因。遗憾的是,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与教师的误区太多,家长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疏忽太多、错误太多。而造成这一切误区、疏忽、错误的原因却很简单,——忽略了人类的天性。而这个天性,我想也是无人不知道的:那就是:凡生命体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人类也概莫能外!

动机强化与抑制的原理。良好生存是一切生物体最基本的本能,在动物的生命体内就有一种天然的反馈机制,来调控行为的趋利避害倾向,这个反馈机制就是,给有利于需要满足的行为结果一个快感反馈,从而提升动机水平,产生后续的趋利行为倾向:给有害生存的行为结果一个痛苦反馈,从而降低动机水平产生后续的避害行为倾向;比如说,闪光过后,笼子的角落里就会有食物掉下来,以后狗一见到闪光,就会往笼子的角里去;——这就是趋利行为;反之,如果闪光过后,笼的角落里就会有一次电击,以后狗一见到闪光,就会赶紧离那个解落远远的;——这就是避害行为。一个小朋友被妈妈带着,去一个同事家玩,在同事家中,女主人对这个小朋友很友好,拉着他的手说话,问在问那;还主动给他找玩具,拿吃的,而男主人呢?基本不理这个孩子,过些日子,孩子在街上见到女主人的时候,就很主动地跑过去跟他打招呼,叫阿姨——这也是避利行为;而见到男主人呢?赶快就躲开了,连个招呼也不打。避之犹恐不及,——这也是避害行为。日常生活中趋利避害行为随处可见。正由于趋利避害的行为倾向是生存层面的本能的需要,所以快感反馈会强化后续行为的动机,痛苦反馈会弱化后续行为的动机,这是不可改变的生物学层面的人性法则,这时候可能就有人说了,人类是有理性的呀,正是人类的理性,才使人们能够忍受痛苦追求更大的目标,而并不都是只追求眼下利益与快感的呀。头悬梁、锥刺骨,不就是这类例子的代表吗?其实这是一个“毅力”的问题。关于毅力的问题,我们会在后面的讲毅力的心理学实质的章节中进行讨论。我现在要强调是,在趋利避害的大原则下,动物本能是“快感优先”,而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则拥有“大利优先”的权衡能力。为了长远的,较大的利益,放弃眼前的较少小的利益。大利优先原则,是人类与低等动物之间在行为上的重大区别,但是,我们必须要请家长与教师们意识到,人类的年龄越小,就会越顺从本能的倾向。在我们当前的孩子教育的话题下,我要强调的是,顺应人性自然法则的教育,才是良好的教育。

这个法则落实到教育上,就两句话:对要培养的行为,应该给予以快感体验的反馈。反之,对要防止或戒除的行为,则非但不能给快感体验,反而要给予痛苦的反馈。原理似乎就这么简简单单,似乎也没有什么人不知道这个原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就是这个筒简单单的道理,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有多少教育的细节就是由于不遵循这个简简单单的道理,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正反馈系统-a-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的形成。一个学校学习的例子:我们在学校经常可以见到偏科的孩子,有的孩子语文特别好,数学很差,有的孩子数学特别好,语文很差,对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与数学学习内容,同样一个小孩怎么会在不同科目上水平出现那么大的差异呢?问题的关键不是智力问题,而是动机问题!比如,两个智力水平差不多的孩子刚入小学,老师很偶然的决定,张三当语文课代表,李四当数学课代表;由于张三被任命为语文课代表,于是就对语文特别有兴趣,学习语文的动机水平高,动机水平高,学习积极、注意力集中、理解思维活跃、花的时间长、读的课外书多,等等一系列连带行为,这些行为就都导致了孩子的语文成绩果然就好!成绩一好,学习就更努力,于是形成了良性循环。反之,数学花的精力少,成绩就可能不好,也可能出现了第一次数学考试就不如语文好,没考好,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愉快的反馈,大家可以想象,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的将会发生的导致孩子不愉快的各种情况。成绩不好,以及随之而未的不愉快情况产生痛苦的反馈,导致孩子学数学的动机下降,上课开始走神,不愿意与老师交流,不爱做作业,做作业不能全神贯注,于是,导致成绩进一步下降,成绩下降,从而产生更多痛苦。于是动机水平再下降,如此这般,在数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张三,成了语文好、数学差的偏科学生,而李四,由于相同的动机状态,成了数学好、语言差的偏科学生。如果当年,老师很偶然的,把张三指定为数学课代表,而李四指定为语文课的代表,那么现在就会见到两个相反情况的偏科学生。许多特别聪明的孩子,会出现偏科的恶性循环甚至有些孩子发展到根本不爱学习,其实,都可以从动机反馈的角度找到原因。

学琴的例子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孩子学琴的时候,为什么有些孩子的学琴动机保持的很好,而有些孩子却形成了越学越不爱学的恶性循环?大多数孩子在初学琴的时候,都带着很强的兴趣,这种对学琴兴趣,是动机激发环节的良好状态,对孩子而言,学琴这项活动中包含着满足他一系列需要的潜在可能性:乐器好听,音乐美妙,他期待着审美需要在学琴这项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满足:这是一件大玩具,一摆弄能出声,如果要学会了,就可以自己演奏出美妙的音乐了,他的成就感需要在学琴这项活动中有很强的期待;当然,这是爸爸妈妈希望他学的,他也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让父母高兴,这项学习活动还包含着满足亲和需要的价值。在动机循环循环圈中,在动机的激发环节,孩子就是这样对学琴这项活动可能带来的快乐充满了期待。对此我们在前一章已经有了很充分的描述。但是随后而来的结果又如何呢?在最初的几周中,有许多孩子就开始产生了不想学的愿望了。其实家长这时就应该意识到,“不想学”就是学琴动机水平下降的表现。而动机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最初期待的快乐都没有到来。他没有想到,自己会有那么多的动作总也做不规范,因为动作不规范受到教师与家长的指责;没有想到有那么多枯燥、毫无美感的技术练习;更没有想到,家长会在学琴这项活动中对自己那么不满。招至那么多的愤怒与惩罚。这些不愉快的感受,就是对他行为的反馈。而这样的反馈,就在人的本能层面上,降低了孩子的学琴动机水平,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改变的话,动机水平越降越低,形成恶性循环就是不可避免的。对这样的现象,我想每个琴童家长可能都有切身的感受。动机水平就像一个温度计,这周有快感的反馈,就温度就上升,下一周有痛苦的反馈,温度就下降。比赛的例子,我有一个学生,学琴的动机水平不温不火,处于均速行驶状态,但是这个孩子,特别热衷于参加比赛。原因在就第一次参加区里的钢琴比赛,就获得了一个优秀奖。孩子拿着奖证特别高兴,父母也使劲鼓励孩子的成就。他们谁也没有告诉孩子,其实真正的获得奖者是:一二三等奖,而所有没有名次的孩子都有一个优秀奖,——我觉得比赛的设计者是真正的教育家!带着这样的快感反馈,孩子参加了第二次比赛——这回是一个合唱比赛,他是钢琴伴奏,得了一个最佳钢琴伴奏奖。第三次比赛,是学校内部的一个钢琴比赛,他又获得一个中国乐曲特别奖。三次比赛的结果,有三次快感反馈的体验。于是她就特别热衷于比赛这件事。公开表演的例子,而我另外一个学生,其实她的水平是当时我那几个学生中比较高的。但是她对公开演奏特别畏惧。最后了解的原因是,她的第一次公开表演是在一个大酒的大堂里,当时几个小朋友都跑上去弹大堂里的钢琴,你奏几下,我奏几下,本来挺高兴。可是母亲看她弹一首没有练好的曲子,嫌她不严肃,训了她几句,还说她真丢人。孩子的第二次公开演奏是在我组织自己的学生小演奏会上,孩子她妈,特别上心,提前反复演练不说,演奏会那天,特别给孩子打扮得很漂亮,还化了妆。千叮嚀万嘱咐一定要好好表现,结果,搞得孩子特别紧张,临到上台前,就开始哭了,吓得不敢上台,母亲非常急躁,训孩子真不争气!但孩子哭个不停,根本没有办法演奏,就只好把他的节目往后排,等到最终她演奏的时候,还是断在了台上。母亲特别不高兴,大家庆祝的时候,一直拉着脸。后来,这个孩子就一直非常畏惧任何形式的公开演奏。其实在练琴、上课、公开表演、考级、比赛这些活动中,有的孩子愿意参加,有的孩子不愿意参加,都可以从动机反馈的环节找到原因。比赛、公开演奏,都属于学琴活动中的重大反馈环节。在这些反馈环节上,给孩子以积极快乐的体验,对孩子后续的学琴活动非常重要。但是,许多家长与教师,都仅仅把这些活动当成一项活动,仅仅考虑当前这项活动的表现如何,而没有把它当成一个学琴动机循环圈中的重要环节来看,更没有认识到这个反馈环节孩子的体验,对后续形成学琴动机良性循环有多重要。学琴的孩子,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不爱学琴。各位家长教师,当你发现孩子的某项学习活动表现特别不好,动力不足时,特别抗拒、有畏难情绪时,我建议大家都从源头上找一找,反馈环节给孩子造成痛苦体验的原因,特别是当已经形成了很深的恶性循环时,不从根上一项一项地把造成孩子痛苦的原因揭示出来,要想提升学习动机水平是很困难的。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之所以很难解决,往往都是由于最初的不愉快导致动机水平下降以后,没有及时地采取激励动机的方法,当然更有一些家长与教师,非但不采取真正有效的激励动机的方法,反而是采取责备与惩罚的方法,从而引发了动机水平一降再降的恶性循环。

猜你喜欢

学琴动机状态
动机比能力重要
孔子学琴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智珠二则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凶手的动机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