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说中国山水审美意识的发展渊源和中国山水画的发展

2019-06-11杨文阁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多元化

【摘要】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大种类,它的发展远远早于欧洲的风景画,中国山水画发展到五代已走向成熟,名家辈出。荆浩、关同、董源、巨然等开创了南北两种画风。而欧洲的风景画直到十七世纪才成为独立画科并出现名家名作。十七世纪荷兰的雷斯达尔(1629—1682)的《埃克河边的磨坊》,霍贝码(1638—1709)的《密德哈尼斯的林荫道》,十七世纪法国的克洛德洛兰的(1600—1682)《魔堡》《海港景色》《西王女王的乘船》,是十七世纪欧洲风景画重要的代表作品。究其根源,这是因为与欧洲相比,中国画山水审美意识有着特殊的发展渊源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山水审美意识;山水观;人文意蕴;美学取向;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自古以来,中国在特殊的社会制度、文化制度下形成了有别于西方的审美意识,中国人对山山水水有着特殊的感情和理解,中国的绘画艺术也自然地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中国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皇朝时代,皇帝是天下的主宰,万民都敬仰皇帝,称皇帝为万岁,见皇帝则三呼万岁,称皇陵为“山陵”,而称皇权动摇为“山巅”,称天下为江山,称盟誓为海誓山盟,时至现在人们对无拘束的聊天称之为“侃大山”。总之,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山水已不仅是物理学概念上的山与水,而是转化成了各种社会观念,渗透到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对于山山水水寄予了特殊感情。

一、中国山水审美意识的产生

山水是包围着人类的强大的异己力量,它既供给人类生活所必须,又给人类以威胁。山水因为有了人类而丰富了它的内容,又因人类的开发不断改变面貌。在人类与山水的这种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的过程中,人类一方面逐渐懂得从自然中取得物质资料、改善自己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又透过山水的外貌韵律,慢慢培养了一双认识、欣赏山水的审美的眼睛,开始了人类对于山水的审美活动。因为个人社会处境不同,人们对于山水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时代的变迁,地域的变化,山水外貌特点的不同,人文习俗、审美习惯的不同,人们对于山水的感受自然也产生差异。比如,魏晋南北朝隐士阶层,归隐山林,游历名山大川,描绘山水,寄予山水以人的品格,独创水墨山水,使山水画别开生面。魏晋山水画作品反映出失意文人的的心境,故被视为文人画之祖。北宋李成先世为唐宗室,《石窠读碑图》用山水画表现社会变迁、人世间的兴衰荣辱,这在以前的山水画中是不多见的,扩大了山水画的表现境界。北宋范宽的山水画《溪山行旅图》表现出关陇一带山脉的险峻之势。同是师造化,南唐董源与其同辈荆浩、关同存在大自然区域差别,所以形成南唐董源的山水画平淡天真,尤工秋风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削之笔,“淡墨轻岚为一体”。而荆浩是河南沁水(今济南)人,关仝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二人感受北方雄浑的自然美,描写北方壮阔的山水。荆浩“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关同则有这样一些特征:“坐突巍峰,下瞰穷谷,卓尔峭拔,竦擢之状,突如涌出”;“地理平远,磴道邈绝,桥约村堡,杳漠皆备。”此二人风格也各有特色。

二、皇家的山水观——山水是皇权的象征

自古统治阶级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给山水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皇帝以天子自居,代天行使统治土地众生的权力。皇家祭祀山川的活动形式有一整套繁琐的仪式,自古帝王“封禅”祭祀泰山,为高山大川制造了一种神秘感、崇高感,“封岱(即泰山)增天、帝王壮观。”唐李曾《山川出云赋》以山川出云比喻君王之道:“天地之大,不能独生,山川通气,然后化成。故云者气也,感时而先出,雨者施也,凭云而后行。亦由将有邦家,神必生其贤智,获其辅佐。”而宋代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用类似的思想比附山水画,“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所以分布以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无偃蹇背却之势。……”这种以山水主从揖让比附君臣上下关系的创作思想,直到元代才发生根本改变。至元代,山水自身的性格才得以充分表露,神秘色彩才逐渐淡化。

三、道家、神仙家的山水观

在先秦道家(主要是庄子)对自然山水美的认识,对山水画艺术有更为深远的影响。道家是从人与自然的同一、人在自然中获得慰藉与解脱去看待自然的山水美的,追求的是“天人无际、天人合一、朝野无别”的无差别境界。道家隐遁山林,目的在于求仙养身,带有明确的功利目的,并非为了欣赏自然山水之美,但道家遍访名山的结果,提高了名山的价值,客观上有利于对自然山水美的挖掘。神仙家对自然山水美的认识与道家略有不同,他们认为自然山水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神宅道窟,为神灵之所居。

四、玄学家的山水观——怡神养性,追求天人合一,天人无际的境界

魏晋时期,玄学家多强调山水之乐,他们强调的是个人自由,精神超脱。对自然山水,他们忽视其物理功能而注重其怡神养性的妙用,追求天人合一、天人无际的境界。玄学家们循隐山林,欣赏自然风水光,是撇开具体形貌、把握内涵绕开利害观念的纠缠,直以玩赏的目光对待之。玄学在魏晋南北朝风行时间并不长,但在中国哲学文艺方面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玄学对自然山水美的认识直接刺激了山水诗画的发展,谢灵运的山水画、宗炳、王微、萧绎的山水画以及三人所流传下来的山水画论,都与玄学的流行有着某种关系。

五、儒家的山水观——强调山水通理辅性的教化作用

儒家习惯用人伦关系比附自然现象。对于自然山水,也是视其为道德精神的比拟、象征而加以欣赏。孔子說:“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宋代赵季仁曾说:“某平生有三愿: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南北朝谢灵运不仅是山水诗的倡导者,而且是山水园林的开发者。在谢灵运看来,文人隐居山林,是改造人的品格,去猜害之心、启仁爱之性的有效途径。宗炳、王微一生隐居山林,致力于山水画创作和山水画理论研究,他们也把隐居和欣赏山水画看作是改造人的品格的有效途径。

立朝而意在东山,是儒家山水观的又一表现形式。此形式在唐宋山水画中反映得尤为明显。南北朝时兴起买山、占山、造园活动,至唐迅速发展,宋则更盛。私人住宅园林化,将自然山水之美和人工意匠结合起来,身居官场又能享受林山泉石之乐称之为“吏隐”。文人乐于仕进,在朝为官的白居易发出“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的感慨。李华言说:“悦名山大川,欲以安身养德”。安身养德是文人欣赏山水或山水画的目的。 故唐代山水画带有园林气息。宋代赵季仁曾说:“观山水亦如读书,随其见趣之高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孟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可见,登山临水足以触发感怀,开豁心志,促使人升华自身品格,充满高远志向。

六、现代革命家、艺术家的山水觀——“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表达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壮志豪情,著名画家傅抱石的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准确阐释了诗人毛泽东的诗的意境和内涵,表现了一代伟人的壮志和情怀。石鲁的《转战陕北》将山水画和革命历史题材完美结合,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新形式。董宾虹在中国近现代画坛上,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画家。在其浑厚华姿的画风和丰富多变的笔墨中,蕴涵着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与追求自然内蕴美的美学取向。李可染的山水画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图式,并且表现出了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万山红遍》具有新时代山水画的特征,所表现的山水风貌讴歌了新时代祖国山水欣欣向荣的气象。如此这些,表明山水审美意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的山水画也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呈现更加多彩纷呈的时代风貌。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游历山水意味着自由轻松和享受生活,意味着生活的富足、幸福以及社会生活的健康和谐。

“山水”相对于“社会”而言,是安静的所在。烦嚣中求清静,疲惫后盼解脱,人们便向往到山山水水中去。生活在城市的人们,过惯了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看惯了高楼林立,车流拥塞,尤其向往自然山水的真朴、自由,恬淡气息,以弥补生活工作压力带来的困扰与烦恼。山水画家的创作也表现了人们这样的思想情怀。曾经有宋代郭河阳论山水画,“要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也有人以此来评论张大千的山水画艺术境界,所以人们希望,山水画艺术地表现人们的生活理想。当代画家程大利认为山水画是静心的艺术。艺术让人们从现实中解脱,以保持人和社会关系的平衡,保持生命的活力和社会的活力。

正因为中国画山水审美意识有着特殊的发展渊源和民族特色,中国山水画才会有独特的艺术品格和人文意蕴,同时也创造出了独特的表现技法与形式。中国山水审美意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的山水画也会随时代的发展,融合、吸取世界其他艺术品种、形式的精华和内蕴,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多姿多彩的艺术面貌。

参考文献:

[1]李福顺.中国美术史[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杨文阁(1966-),女,河北省泊头市人,本科,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山水画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道德与法治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多元化研究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禅宗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中线条的民族性
“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中国山水画对景创作教学探析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