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2019-06-11曹玉超
【摘要】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化大环境下的产物,颠覆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真正实现了处处、时时可学。本文主要介绍“电子书包”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的优势以及如何利用“电子书包”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电子书包;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中圖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英语阅读教学再次面临挑战。而一直以来英语教师都面临着阅读资源缺乏、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等诸多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书包”应运而生,并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电子书包”的载体是平板电脑,然而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子书包”早已经发展为集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支持服务为一体的,以学生“学”为中心,尊重个性化发展的教与学的新平台。电子书包走进中小学的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以此为契机,利用信息技术助力英语教学,可以拓展出丰富多彩的英语阅读资源,设计出生动有趣的阅读活动,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从而构建起基于“电子书包”的英语阅读教学的新模式,真正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电子书包”在英语阅读教学上中的优势
近几年,笔者所在的学校以科大讯飞“电子书包”为依托,不断开展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致力于打造高效和谐的生态智慧课堂。“电子书包”的教学功能主要包括展示交流功能、测试反馈功能、资源共享功能、学习记录功能、分层教学功能、个性化教学功能。其中,“电子书包”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表明,“电子书包”具有以下优势:
(一)丰富教师授课内容,拓展学生阅读资源
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大多以教材为依托,经常会感觉授课内容的匮乏,无法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阅读教学;学生亦缺少适合自己的英语阅读资源,面对过简或过难的阅读资源都无法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而电子书包可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图象、录音、影片等有利于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畅言应用商店”里的各种学习软件,从海量的阅读资源中选择不同种类的阅读文本。这样不仅可以辅助课本阅读教学、补充不同体裁的阅读资源,还可以通过“作业平台”把不同难度的文本材料推送给阅读能力不一的学生,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
(二)设计有效的阅读任务,锻炼学生阅读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迫于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等原因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课堂上对阅读材料逐字逐句逐段进行讲解,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点。一节课结束,教师累得满头大汗、声音沙哑,学生死板地记录大量笔记,看似收获颇丰,实则没有开动脑筋、积极理解文章,这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利用电子书包,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都可以设计有趣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Unit7SectionB阅读新授课时,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与熊猫、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班级空间”与大家交流,加深对文本文化背景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中,教师可利用“互动讨论”功能,发表对拯救濒危大熊猫的措施的看法,碰撞思维的火花,提升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课后,教师可以利用“作业平台”布置延伸性作业,让学生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或完成一篇如何拯濒危大熊猫的书面表达,学生拍照上传至作业平台,教师可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升学生的阅读应用能力。
(三)阅读反馈、评价及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缺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对学生的阅读反馈和评价不够及时,导致学生产生了不好的情感体验。阅读测试是体现阅读能力提高的比较直接的途径,通过“电子书包”里的“互动”功能区里的“提问”功能,教师可以设置各种不同的题型对学生进行阅读测试,学生答题结束教师可以立即得到反馈。除此之外,“作业平台”里的“作业分析”也可以实现即时的数据统计和错题分析,阅读效果可以得到及时监控。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互动”功能区里的“表扬”功能,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及时关注和评价,让学生收获满足感,实现良性循环。
三、“电子书包”支持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下面结合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Section B的阅读语篇Hansel and Gretel,来具体阐述一下电子书包助力英语阅读教学的操作方法。本节课是一节阅读新授课,主题和西方童话故事相关。西方童话故事是学生们较为熟悉并且感兴趣的话题,在教材中以戏剧的形式呈现,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戏剧、读懂戏剧、表演戏剧,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访谈,不少教师表示,虽然这一西方童话故事比较具有趣味性,但处理阅读文本时,教师总感觉没有教学内容可以挖掘,课堂效果不尽人意。现在利用“电子书包”各个功能板块,教师可以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设置合理的阅读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任务。这不仅真正发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接下来,本文将具体阐述电子书包在本节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一)课前活动
1.技术支持
在课前准备阶段,师生主要使用“电子书包”中“班级空间”板块里“发布任务”功能。
2.具体实施
教师登录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在“班级空间”利用“发任务”功能,发布活动主题:“大家知道的西方童话故事有哪些?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图片或者小视频吗?”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或搜集网上资料,登录“班级空间”,对老师发表的论题展开跟帖回复。
[设计意图]
課前环节以自主学习为依托,以互动讨论为支点,让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同时又能看到别人的学习成果,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大大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中活动
1.Before Reading
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打开“电子书包”中“微课中心”版块,观看教师制作的微课,区分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然后分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ndersens Fairy Tales and Grimms Fairy Tales?
(2)What kind of fairy tales is Hansel and Gretel,Andersens Fairy Tales or Grimms Fairy Tales?Why?,
[设计意图]
学生对文化的感知、理解和应用需要环境的支撑。本环节引领学生观看微课、分组讨论问题,让学生更好地感知语篇的文化背景,为学习铺设必要的语言。
2.Fast Reading
(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寻读法快速浏览主体语篇,回答问题:What kind of text is it?What does a play usually have?尝试从语篇中找出戏剧的几个构成要素,完成下面的图表。
(2)教师让学生再次阅读语篇,概括每一幕戏剧的主旨大意,然后分组讨论,依据戏剧结构将语篇进行划分,如下图: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两个活动以展示性问题为切入口,引领学生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语篇,然后绘制图表、梳理文章结构。以这样的活动任务引领学生提炼戏剧的构成要素、理解戏剧的发展脉络,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同时为后面的续写做好铺垫。
3.Careful Reading
本环节,教师可带领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按照戏剧发展脉络,遵循故事主线,从开始、发展、高潮三个部分展开教学。
(1)“开始”部分
教师利用“电子书包”中的“电子课本”播放Scene 1-3文本,学生聆听语音感受人物特点,思考并回答问题:Did the brother and sister succeed in saving themselves from getting lost in the forest?If yes, how did they do that?
[设计意图]
通过“电子课本”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境,加深学生对故事人物特点的理解,问题的设置不仅让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而且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发展”部分的学习。
(2)“发展”部分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电子课本”,自主学习Scene4-6,然后进行小组活动,分角色表演该戏剧部分。学生在准备表演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打开自己的“电子课本”,点击不会的句子进行个性化学习。
其次,教师选取小组进行汇报表演。要求学生表演出韩塞尔、葛雷特兄妹俩以及他们的继母、父亲的人物特点,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中“互动投票”功能,选出“戏剧之星”。接着教师追加问题:Why do Hansel and Gretel get lost the second time?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利用“电子书包”,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情境中加深对戏剧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品格。投票结束后的追问,引领学生顺利进入第三部分的学习。
(3)“高潮”部分
教师利用“电子课本”播放Scene7文本,引导学生预测Hansel 与Gretel到达糖果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教师利用“电子书包”中的“实物展台”及时将学生的小组活动情况投射到班级电子白板上,然后利用“互动PK板”及时评价小组表现。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戏剧冲突,为读后续写积累语言基础。“实物展台”和“PK”板的使用,便于教师及时监控和评价小组活动,使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更好的满足。
4.Post Reading
首先,教师引领学生回归语篇,回顾整个故事主线和戏剧发展脉络,组织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中的“互动讨论”功能,发表对戏剧人物韩塞尔、葛雷特兄妹俩以及他们的继母、父亲的看法。
然后,教师利用“互动提问”功能设置“主观题”,学生续写故事结尾,拍照上传提交,供大家学习交流。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写作交流,来碰撞思想的火花,升华对戏剧的认识,培养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体现英语教学的真正价值。
5.Homework
结合本节课所学,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小组合作,将童话故事Hansel and Gretel排练成戏剧并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
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延伸。这一作业形式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提高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
四、结语
阅读课不仅是积累语言知识的过程,更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利用电子书包助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而且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加阅读的乐趣,使核心素养的发展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张萍,鲍卓斌,史济远.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英语可视化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5).
[3]李嘉佩.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英语听说课型应用案例研究[J].双课堂教学,2016(5):30.
[4]梅晓燕.基于“电子书包”应用的初中英语“主题-交互式”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5(6):22.
作者简介:曹玉超(1987-),女,研究生在读,青岛大学师范学院,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