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克服“写作恐惧症”,真正爱上写作文

2019-06-11凌姝珺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初中生

【摘要】本文探索了在初中生中普遍存在的“写作恐惧症”产生的原因:1.生活体验缺乏,难找写作素材;2.写作形式单一,难激写作兴趣;3.应试催生统一,难成写作个性;4.写作时间过短,难树写作信心。并且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第一,提高初中生对写作的认识;第二,改进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改进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本文从培养兴趣着手,注重积累推进,改进命题辅助,比较有效地帮助初中生克服“写作恐惧症”。

【关键词】初中生 ;写作恐惧症;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在实施新课程、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中,作文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直观反映,也是学生思辨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直观反映。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初中生都普遍害怕作文,讨厌作文,提起作文就恐惧,这种现象可称为“写作恐惧症”。

二、原因的探索

笔者在自己任教的学生中做过调查分析,认为初中生 “写作恐惧症”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生活体验缺乏,难找写作素材

目前的初中生,要应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成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家长们抱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替孩子报这个那个辅导班,学生累得苦不堪言,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真正意义上的深入的课外阅读基本上都没有,家庭存书(还称不上藏书)以教材、教辅类读物、动漫作品为主。多数初中生整天忙着应付各种作业,对作文的材料积累、佳作欣赏、作前审题、作后修改都不太重视,更谈不上接触生活、接触实际,从生活中寻觅写作素材。于是,主题肤浅、选材雷同的现象非常普遍,缺乏真情实感。而没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又无法形成动人的魅力,得不到高分,因此初中生对写作越来越害怕。

(二)写作形式单一,难激写作兴趣

初中生的写作训练形式比较单一。目前上海的初中语文教材按主题安排单元,在作文命题的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的限制,各个年级之间基本不成系列。学生的思维受到相当大的束缚,写的内容也大多大同小异。

每逢节假日,就写《快乐的××节》;学校组织春游、秋游,就写《春(秋)游有感》;难得让学生看一场电影或戏剧,还要写观后感……这样一来,学生最盼望的节假日和活动,成了他们的烦恼和负担。多数学生缺乏写作的激情,难以激起写作兴趣。没有写作兴趣,就无法写好文章,久而久之,“作文恐惧症”也就形成了。

(三)应试催生统一,难成写作个性

目前的初中,老师辛苦地教,学生辛苦地写,最终都是为了中考语文得高分。出于应试目的,有些语文老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范文,或者统一辅导某些写作格式。这些范文的确有生活的影子,但千人一面的习作,背离了自由表达情感的写作初衷,而一些有个性的习作被斥为“另类作文”,学生为了求稳,不敢随意发挥。可见,在应试的“围城”里,“写作恐惧症”更是无法避免。

(四)写作时间过短,难树写作信心

目前上海中考语文的完卷时间是100分钟,在这100分钟里,考生要完成“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综合运用”“作文”四大块的27—28道题目,真正用于写作的时间大约只有40分钟,在这简短的时间和紧张的考试气氛中,要让这些思想尚不成熟的初三毕业生,写出情真意切、又有新意的好文章,确实是勉为其难。到最后的中考那一步,初中生的写作积极性还是受挫,自然就树立不起写作的信心,“写作恐惧症”也就最终形成。

由此看来,初中生的“作文恐惧症”的形成,学生本身文化基础的薄弱和性格的缺陷是一个方面;学校、家庭、社会的诸多因素,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三、解决的策略

写作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帮助初中生克服“写作恐惧症”,培养和提高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提高初中生对写作的认识。初中语文老师,要在抓紧阅读教学的同时,切实抓紧初中生的作文训练,使他 们认识到写作的价值:作文能反映一个人对自我和社会的认识,写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力量和文化使命感;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写作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和文字功底,能写一手好文章,终身受用;作文在中考语文中占的分值最大,作文写好了,语文总分就差不到哪里去。这样,初中生真正意识到作文的重要性,就会提高对写作的认识。总之,要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地位和价值,从内心深处激起写作的动力,逐步克服“写作恐惧症”。

第二,改进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这里的写作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指平时的、日常的作文教学,这是帮助初中生克服“写作恐惧症”的主战场。它包括:

(一)培养兴趣

1.随文写作,激发兴趣

笔者结合课文教学,经常布置一些读写结合的小片段练习,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的作文练习。例如,让学生学习《四块玉·别情》后,把它改写为散文,要求对环境和人物进行具体描写。这首小令所描绘的如雪花般的杨花漫天飞舞的暮春时节恋人依依送别的场景,意境优美。学生学这首小令时,正值春季,而初二的学生对于两性的认识又處于朦朦胧胧的状态,他们觉得这样的练习很有意思,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上完《文化眼光》后,让学生用文化的眼光介绍自己的姓名,大家觉得这很有意思,本来只要求不少于四行的作业,有很多学生侃侃而谈,写了一页甚至两页。有个叫“叶方菲”的女孩写到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叫“庄子安”的同学说到了庄子,叫“顾枫”的女生谈到了对枫树的钟情,叫“金汝稀”的男孩说那是家里三代女子对他寄予的厚望,有同学还追溯到父母浪漫的爱情史。总之,随文写作,既巩固了学生的课文学习,又激发了兴趣,开拓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联想能力,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走近自然,挖掘趣味

学习《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后,笔者让学生也写写校园中的石缝间的生命,并且带领学生走到校园里去寻觅、观察、发现。起初他们还不屑一顾,但不久便三五成群地在地砖缝里、排水盖边、花坛外的角落里,发现了散落在校园里的石缝间很多平时不曾留意的生命。那时正值秋季,学生们兴趣盎然地走在秋天的校园里,一路闲谈,一路搜索,还真有不少发现。这样一个找一找、说一说、写一写的过程,无疑是一个愉快美好享受的过程。

3.感悟生活,体味情趣

生活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看不尽的百科大全,让人一辈子都在学,一辈子都在体会。所以,笔者认为,每天看似重复无味的生活如果让学生好好观察、体味一下,应该有很多的情与趣在其中。学生们察觉到生活有情、有趣,感悟也就深刻了,下笔也就如有神了。有一次,笔者利用午饭前的一节作文课,讲了很多在食堂的趣闻。比如,怕猫的老师与流浪猫在食堂的偶遇,食堂阿姨总记得给要减肥的老师少打些饭,值班的老师抓插队学生……大家听得意犹未尽,笔者顺势要求学生去食堂吃饭时留心一下食堂生活,果然在后来的练笔中,笔者看到大家的确观察入微、受益不小、感触颇多。又如,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让大家给母亲洗一次脚,完整叙述洗脚的过程,具体描写母亲的脚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等。因为这些写作练习都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情感流露真实自然,贴近事实,接近生活,所以都能激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

写作训练,教师应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的兴趣越浓,写作的积极性就越高,写作兴趣产生之后,学生写作的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提高,继而会产生强烈的创作愿望,那就不怕不会写作文,爱上写作也不是一件难事了。

(二)注重积累

1.与书本对话,在阅读中积累

笔者要求初中生每天要阅读,并做好相应的摘录和点评。因为,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与智者前贤的心灵对话中,逐步明确自己的思想观点,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和审美趣味,建立自己的阅读素材库,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与感悟体验能力。学生每天至少要有十分钟的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阅读《读者》《中文自修》等杂志或其他书籍;在摘录本上摘录一段喜欢的文字(或是语言优美或有哲理经典的语句),也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悟写下来。这对优等生是一种提升,对中等生是一种促进,对学困生则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在分层的要求中大家享受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在主动的快乐的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丰富阅历、开拓思路。久而久之,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也就推动了写作兴趣的形成。

2.与日记相伴,在练笔中积累

写日记是鼓励学生去用心体验生活并真实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为了让孩子喜欢写日记,笔者把伟人的日记、自己的日记和往届学生的日记读给大家听,让学生给自己的日记本取一个好听的或是有时代气息的名字,如“拾穗本”“思·忆本”“我的空间我做主”“博客本”等。每当看到大家能从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通过日记用心灵检视生活,用纸笔倾诉心声时,便会欣慰地看到那星星点点也许微弱却十分执着的心灵之光。笔者要求学生把学习中、生活中这些或小或大的事情记叙下来,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大家写大作文时不再为无事可写而发愁了。即使到了初三,学生们翻开自己曾经写下的日记,就会发现这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三)改进命题

现今上海初中语文教材,以阅读训练为主,作文知识和作文训练则散见于有关课文及单元知识之后,形成不了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材体系,以至于作文课堂教学内容严重缺失。个别老师对作文指导,主要体现在一个学期写几篇作文,而对这几篇作文的命题,也往往是随心所欲,甚至应付了事。我们区曾编有《初中作文全程指导》,在很大程度上为一线教师解决了写作缺乏必需的教学序列、缺乏必备的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教学过程的问题。《全程指导》由浅入深地提供了100余道作文题。笔者以为,对这些题目,教师应该根据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筛选使用,而不能随意地选一个题目,让学生写写了事。

其实,为学生的写作命个好题目真不容易。作文命题应体现几个原则:一要使学生有话可说。学生有三个世界,即现实世界(生活的环境)、阅读世界(所读的书报)、心灵世界(内心的追求)。我们所出的题目要尽量联系这“三个世界”。二要利于学生自由发挥。这就要求命题不能束缚思想、压抑个性,要让学生有自由表达的广阔空间。三要便于学生各展其长。因为每个学生都不可能是全能的,应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因此,我们在作文命题时,要再三推敲,千万不可马虎从事。

总之,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点亮孩子们的心灵之灯,让学生博览群书,多观察生活中的一切,热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注重积累,并养成主动感受的习惯。相信,学生总会有一天克服“写作恐惧症”,真正地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朱曉辉.实用语文(阅读训练与应用写作/文学鉴赏)[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老舍.文学概论讲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林崇德.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凌姝珺,女,1980年生,上海市松江人,本科学历,中一职称,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任职于松江二中(集团)初中,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代数学习探究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在体育课中设计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