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面构成元素与互联网广告设计
2019-06-11王奇
王奇
摘要:本文对广告中所用到的平面构成因素做了重点概述,同时分析了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元素在广告中的应用,有利于互联网广告设计人员突破束缚,以全新的视角和观点对广告进行设计,以使广告更加深入人心。
关键词:平面元素;互联网;广告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1-0091-02
平面构成元素是指点线面或由点线面所构成的基本图形,在互联网广告设计中经常应用到这些基本元素,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广告内容有选择性的应用平面元素,使广告能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1 平面构成运用于互联网广告设计的特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市场活动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这也导致了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线上广告,即互联网广告。无论是线上广告还是线下广告,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顾客去购买产品,提升产品销量,树立品牌效应。广告质量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产品销量,一个好的广告就需要在设计上标新立异,用富有创意的想法和生动形象的画面来吸引消费者,提升其购买欲望。一个好的广告还要针对目标群体进行定位,以结合其特点进行针对性设计。其中构成是近代造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主要合义在于将不同或者具有相同形态的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单元。平面构成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形态、几何形态以及抽象形态等,将富有抽象性和形式感的平面空间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再现产品特色的同时,提高广告的整体创作艺术美感。
广告设计的过程中就要结合产品特点,遵循美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画面重构,发挥平面构成的基本功能,把握平面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突出产品本身鲜明的个性,从而让需要推广的产品能够在众多的产品脱颖而出。而互联网广告的特点就是在此基础上根据目标群体做一个精准定位,使其画面能充分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并将其在线上投放,以起到更好地促销作用。广告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画面的层次感以及协调感,同时要突出设计重点,在画面中也可以借助平面构成元素,以使其更具有开放性,改变了传统平面设计中的制约性,更加具有现代化特色。
2 平面构成的点、线、面与互联网广告设计
平面构成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结构自然,重构画面”是平面构成中的重要方法,在平面构成中主要是运用点、线、面三个主要要素来构成整体的美感。平面构成中运用点线面来建立空间结构,并结合画面结构特点,使其画面结构更加协调,该构成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修饰广告画面、装饰广告画面的作用。点、线、面各有自身的特征,不同的组合方式也传达了不同的内涵,点、线、面的搭配创造出了不同的风格和艺术效果,展现了产品不同的造型设计。
平面构成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现实环境的再创造,将现实与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广告设计中既要保持整体广告可行性,同时还需要加强设计的艺术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平面构成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特征:(1)在设计中,是否使用平面构成取决于设计师对画面的设计,看其是否需要添加点线面等基本元素;(2)设计来源于生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取材于生活中的案例,以激发创作灵感;(3)平面构成应用于广告设计,是一个经过思考和构造的创作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对设计元素进行添加或修改,以使其最终达到标准为止;(4)平面构成的点、线、面是一种理性的活动,具有相对的自觉性和自发性以及意识创作性。在广告设计中也可以应用其他视觉元素来提高广告的效果,如图片、文字、色彩等。
3 平面构成元素与互联网广告设计
点线面是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在广告设计中可以将这些基本元素进行交叉使用,以使其更具有艺术气息。最关键的是这些元素可以起到装饰作用,使广告的整个画面更加协调,不至于给人以空洞的感觉,在广告设计中还要让其所要表现的主题更加鲜明,要注意主次分明,要使画面富有层次感。下面对其应用做了具体分析。
3.1 平面构成与互联网广告设计的时代性
广告的目的是引导消费者产生消费欲望,因此,广告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符合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以使其产生购买的愿望。在广告设计中,这就要求设计师紧跟时代的特点,在广告设计中,结合社会变化的形式设計出更新颖、更符合产品特点的广告,可以在画面中引用一些平面元素,以使画面更充实、更丰富。平面构成的主要含义就是把几个不同或者具有相关性的单元形态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和形式规律组合成一个全新的形态。
在广告画面塑造中,设计师除了可以使用点线面,还可以运用色彩、文字、版式、内容等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这些元素或模块的使用更能充实广告画面,使广告更生动、更吸引人。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也要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将广告的设计与互联网结合起来,使其充分利用互联网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互联网广告一般比较新颖化、时代化、潮流化,因此,在该类广告的设计中,要尽量贴合时代变化,不论是在广告配色还是在广告文字上面,都需要大胆的设计,需要前卫的风格,这样才能使广告符合现代互联网发展的趋势。
设计师在广告设计中,除了使用点线面等平面元素,还可以借助其他形式来体现广告特征,如色彩、文字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要结合产品特点对广告进行设计。在设计前,就需要进行人群调查,结合产品特点,这样更便于为接下来的设计确定一个主题,以方便进行后续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先要确立明确的主题,然后展开后续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创造性的使用点、线、面来进行装饰,以使其在视觉上丰富画面,同时借助这些元素以起到活跃画面的作用。点线面等元素的添加也要结合产品特色及画面空间感,并不是所有的广告作品都需要添加平面元素,而是要根据其广告设计情况来决定。广告平面元素的添加也要围绕其主题展开,避免破坏整个广告画面的层次感,造成主次不清的情况。因此,要对广告的构思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平面元素的添加也要结合时代特征,使广告更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形式,以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这就需要在设计中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分析,并熟练掌握各种平面构成元素的特点及其使用。
3.2 平面构成与互联网广告设计的版式
广告设计中排版至关重要,一个舒适的排版更便于观众加深印象,通俗地讲,版式就是在广告设计中,对广告画面内所用到的事物进行逐一摆放,使其画面具有层次感,更加生动形象、更主次分明,同时也向广告目标人群传达一个信号,激发其购物愿望。排版中要注意将其中事物进行有序排列,使其主次清晰。常见的排版形式有左右对称式、上中下式等,但是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排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用广告这种传播媒介来吸引消费者进行购买。一个广告是否成功,以其设计是否吸引人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使其版式、配色、文字等搭配更舒适,要提升其美感,这样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美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购买欲望。因此,要使广告的版式更加协调,更加统一。一个好的排版、好的设计能迅速提升人们对它的好感度,也能给人以深刻的视觉感受。所以需要加强对广告画面的设计,使整体结构更加协调,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这就需要在画面中调整画面结构,将各个平面构成要素进行更合理的搭配。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要素呈现出来的视觉感受各不相同,广告设计中版式点、线、面的元素便是图形、文字等,把组成版式的基本单位归纳为点、线、面,由点、线、面的大小、色彩、方向、形状、疏密等的不同产生变化,按照重复、近似、渐变、肌理等不同的构成形式形成不同的版式。在广告设计中如果能将其版式进行合理的调整,则更有利于广告的传播。
3.3 平面构成与互联网广告设计中的传统元素
广告设计也是一种文化艺术,要想使我国的广告艺术走向世界,需要更好地接纳和学习外国文化,只有多学习不同的文化,并进行不同的思考,才能促进我国该艺术的发展。我国的广告设计也要包合独特的民族韵味,富含多样化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引用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将其融入到民族文化中,以使其能具有我国的民族特色,使我国在该方面的设计更好地走向世界。在广告设计中,可以充分融入我国的民俗特色文化,如我国传统宗教艺术、传统人文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等,使广告作品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在该设计过程中,需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这是关键点。平面构成是新时代的产物,它是在现代美学基础上构建出来的,并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同时拓展了艺术领域,给人以艺术设计上的启迪。因此,在广告设计中也可以应用传统元素,使其更具中国特色,但是也要注意在應用平面元素的过程中使其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从而使广告设计风格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促使其发挥广告的价值。
4 结语
随着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线上营销模式的发展道路,互联网广告的投放就是表现之一。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借助互联网来进行广告宣传更利于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因此,在互联网广告设计中,要结合平面构成因素,对画面的层次感和协调感以及构图进行更合理的设计,使广告发挥作用。点线面等构成因素的使用增添了画面中的和谐之美,使构图结构更加合理,同时还要注重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色彩、版式、构图、文字等,每一方面都要与广告主题相对应,以使广告起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因此在广告中,要对平面构成元素进行合理应用,使其产品特色更加鲜明,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在广告中也要注意结合广告主题决定是否应用平面元素,以更好地保证画面的协调之美。
参考文献
[1]毛雅坤.多媒体广告设计中的平面元素应用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15(05).
[2]殷俊,李奇泽.浅议富媒体交互广告界面设计中的情感体验与感官体验[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3).
[3]蒋晶晶.论平面设计对不同文化领域进行的吸收、融合、创新的方法[J].现代装饰(理论),2012(09).
[4]刘键.浅谈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构建——评《平面设计原理》[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
[5]李灵,呙志斌.包装平面设计元素分析和设计策略研究[J].艺术科技,2016(07).
[6]杨听宜.从感知觉的角度研究互动式平面广告的设计方法[J].大舞台,2014(02).
[7]原雯静.点、线、面的造型特征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7).
[8]何靖.构成之美——从多元文化视角解读平面设计构成元素的审美内涵[J].福建艺术,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