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资持股不能叶公好龙
2019-06-11黄湘源
黄湘源
先是说好了金融企业包括资本市场将放开外资持股比例,之后外资入市的热情稍一高涨,马上又念起了“紧箍咒”,不让超过此前所规定的持股比例。别说市场想不通,MSCI也随即做出了它认为的理所应当的反应,原本已经被吸纳为MSCI指数成分股的中国股票马上又被剔除了出去。
“漏一手”成了“留一手”
外资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外资。早在2017年11月,财政部即宣布,将单个或多个外国投资者直接或间接投资证券、基金管理、期货公司的投资比例限制放宽至51%,且上述措施实施三年后,投资比例不受限制。对中资银行和资管公司取消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规则;保险业三年后外资投资比例放宽至51%,五年后不受限制。2018年8月23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向外资银行开了绿灯,将其在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中的最高持股比例提升至100%。证券市场方面,有关松绑外资投资券商、期货公司比例的规则先后出炉并公开征求意见后,有关外资机构投资公募机构股权比例限制的规定据说也正在酝酿过程中。可随后公布的《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只是笼统说了外商投资证券公司股权比例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证券业对外开放的安排,并未提及如何放开的具体比例,当然就更谈不上比例提高了。《外商投资期货公司管理办法》的口径也同样如出一辙,之前说好的外资机构投资公募基金办法,至今更是连影子都没看见。
证监会并没有说不开放外资投資比例,可没对具体的比例表态不等于没有比例限制。现在看来,当初这看似不经意的“漏一手”,如今恰恰成了威力无比的“留一手”。
外资持股比例理应适时放开
单个境外投资者持有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0%;所有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持股比例总和,不能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30%。上述规定出自沪深交易所于2014年分别出台的相关细则。2015年5月19日,上海机场曾因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8%,其沪港通买入渠道遭到了交易所的暂时关闭。而当时所拉开的这一序幕,到了连银行保险都开始扩大对外开放的今天,居然又有了新的续篇。
3月5日,大族激光成为今年以来首家,继上海机场之后第二家因外资买入超过规定比例而遭遇限购的上市公司。不过,和上海机场当年只被暂时关闭其沪港通买入渠道不同的是,MSCI所有含大族激光的指数都剔除了这只股票,而不仅仅是MSCI中国全股指数。更重要的是,不仅大族激光受到影响,美的集团也因其外资持股比例超过25%而被MSCI决定对其持有权重减半,且不排除还会继续根据剩余空间的高低进一步削减其在相应指数中的权重,直至被指数剔除。由于类似大族激光、美的集团这样接近被外资超买的A股并不在少数,一时间被外资看重非但没成为MSCI中国权重股的福音,反而成为了无妄之灾。
用MSCI的话来说,这是因为违反了“可投资原则”的结果。MSCI的说法一针见血地击中了对外资持股不合理设限的要害。当外资没有了可投资的空间,市场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机会。造成这种与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宗旨格格不入势态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MSCI规则的不合理,还不如说是受到了中国股市对外资持股比例不合理限制的牵连。
欧美成熟市场除了极少数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外,对外资持股一般没有限制。香港市场虽有类似A股这样对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但也只是在涉及到有关A股的相关规则下,相应采取限制或拒绝陆股通买盘、服务运作时间等相关行动,其本地市场对外资的持股实则早已同国际市场接轨。A股在对外资开放上所走的路程,一定程度上与台湾形影相随,台湾先是允许境外投资者可以通过纽交所交易的ADR和海外基金间接投资台湾股票,后又按着逐步放宽的原则实施QFII制度,从初次被纳入MSCI新型市场指数开始,不仅向境外投资开放期货市场,还解除了外资持有公司股票的相关限制并取消了QFII的配额制。港台市场的今天,仿佛就是A股市场的明天。可说好了要扩大改革开放的A股,刚迈出改革开放的一小步就又缩了回来。对外开放虽然并不意味着不要监管,但严格的监管与逆市场化潮流而动的行政限制是两个概念。外资持股比例理应适时放开,叶公好龙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