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上任半年匆匆离职西部利得徘徊谷底何日雄起?
2019-06-11曹井雪
曹井雪
西部利得作为第一家“60后”基金公司,其规模已被之后成立的多家基金公司赶超。在基金规模迷你、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公司发展似乎陷入了迷思。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高管接二连三发生变更:截至3月14日收盘,今年已经有28位基金公司的高管离职,涉及25家基金公司。其中,3月8日,西部利得基金公告董事长刘建武因个人原因离职,董事长一职由股东方西部证券的总经理何方接任。值得注意的是,刘建武在2018年10月才担纲公司董事长一职。
种种迹象显示,这家成立将近9年的基金公司陷入了发展的瓶颈。公司官网显示,西部利得成立于2010年7月,是行业内第60家获批成立的公司。然而截至2018年四季度末,公司的规模仅为293.8亿元,在全部基金中排在第62位,其规模被之后成立的平安、兴业、永赢等公司远远甩在身后。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公司最初的名字是纽银梅隆,但成立最初的4年却只发行了3只产品,而且公司也出现亏损;这不仅导致一批基金经理离职,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原外方股东的撤资,此后长期一蹶不振。”
袖珍基金遍地
来自Wind资讯的统计表明,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基金数量29只,包括混合型产品12只,股票型产品5只,债券型产品9只,货币型产品3只。但从产品规模上看,公司的权益类产品显得“微不足道”:混基和股基的规模总和为17.46亿元,而债基和货基规模合计约为276.32亿元;粗略测算,固收类基金的规模约为权益类基金的16倍。
以其中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的规模为例,据统计,目前公司旗下这类产品有14只,2018年末基金的规模分布在2329万元至2.14亿元之间。其中规模超过2亿元的基金只有祥运和策略优选两只。
与成立之初的规模相比,公司旗下规模缩水最多的基金是西部利得多策略优选。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7月,基金募集金额达60.24亿份。相关资料显示,当时全部的份额几乎都由机构投资者持有。其规模明显缩水发生在2016年一季度,季末基金的份额只剩25.03亿份,当季度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0.5%,在同类基金中尚排在前1/5。据此推测,该基金规模骤减,可能是由机构帮忙资金撤离所致。
与此同时,《红周刊》记者发现,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踩线成立的不在少数,据统计,事件驱动、新润等4只基金踩线成立后,规模同样迅速减少。以事件驱动为例,该基金成立于去年9月26日,目前由基金经理崔惠军和刘荟共同管理。查阅该基金的成立公告,最终的募集金额为2.33亿元。虽然该基金去年录得正收益,但其规模还是出现较大幅度缩水,年末仅有4325万元。
此外,对于公司权益类基金规模长期迷你的原因,格上财富研究员张婷分析:“一方面是基金公司管理的产品业绩较差,无法吸引资金进场;2015年股灾以后,近3年的时间中,西部利得权益类基金规模一直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成本的考虑,公司很难挖掘到优秀的基金经理,同时也没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这也是很多小型基金公司所面临的困境。另外受2018年市场行情拖累,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也纷纷被投资者赎回。”
权益团队人才匮乏
除了基金规模迷你外,权益类人才缺失也是西部利得基金一直难解的问题,而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天天基金网显示,公司目前拥有基金经理12人,其中正在担纲主动型权益类基金的基金经理有崔惠军、韩丽楠、林静等10位。从任职回报看,上述基金经理都未能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虽然每位基金经理加入公司的时间各不相同,但任选其中一位基金经理,截至今年3月14日,其最佳任职回报率均低于30%。
从业绩上看,刘荟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担纲西部利得新动力时,任职回报率为28.47%,在同类基金中排在第52位。或许由于其业绩尚可的原因,公司也对其委以重任,目前她管理了西部利得旗下的四只产品。其中,2018年9月,她开始管理的事件驱动基金净值增长率为23.19%,而该基金是其与其他基金经理共同管理的。目前她单独管辖的主动型权益类基金只有策略优选1只,而自2016年接管该基金以来的任职回报率仅为-2.74%,跑输基准回报5.09个百分点。
聚焦策略优选,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该基金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其基金合同中约定的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60%~95%。从她接手以来该基金各季度末的资产配置来看,其平均持股比例为66.4%,投资风格偏向保守。而从重仓股来看,其重仓股所属的行业涉及了传媒、纺织服装、计算机等非周期性行业,又包含了非银金融、钢铁等周期性行业,投资特点较为分散。”《红周刊》记者注意到,刘荟只有不足4年的投資经验,虽然现任公司投资部副总监,但是与行业内的明星基金经理相比,其在管理基金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除了刘荟外,截至3月14日,管理主动型权益类产品的基金经理中,只有崔惠军一人获得20%以上任职回报率。自2018年10月16日管理西部利得事件驱动以来,他的任职回报率为23.1%。而该基金恰好是他与刘荟共同管理,高仓位是他们“制胜”的关键,去年末,该基金的股票仓位占比93.48%。一方面,该基金为股票型投资基金,有80%~95%股票仓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基金经理抓住底部机会敢于加仓。不过同样是他单独管理的股票型基金,西部利得个股精选的情况就截然不同,自2018年1月9日任职以来,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13.09%,在同类基金中也仅排在后1/2,着实冰火两重天。
此外,从近期的回报情况来看,来自天相投顾的数据显示,在西部利得旗下的混合型基金中,最近一个季度,只有两只基金的收益率排进混合型前500名,其余的基金都排在了1000名之外,甚至有几只基金排在了2000名以后。
回顾历史情况,在西部利得成立之初,曾组建了以明星基金经理闫旭为代表的投研团队。但在成立前四年的时间里,公司却只发行了两只权益类产品,投研团队的成员也悉数离职。2015年中期以后,公司才开始不断发行主动型权益类产品。与此同时,公司也不断扩充权益类经理队伍,招募了一批新人,目前基金经理团队的平均任职年限为1年零136天,低于行业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