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黑龙江地区的重要实践探索(下)

2019-06-11王道

奋斗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解放战争黑龙江土地

王道

四、土地改革

黑龙江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从1945年6月开始,到1948年春季结束,大体经历了清算分地、煮“夹生饭”与砍挖运动和平分土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贯彻“五四指示”,开展清算分地运动。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决定把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实现“耕者有其田”。5月下旬,中共中央北满分局在哈尔滨召开了松江、合江、黑龙江、绥宁等省省委书记联席会议,结合黑龙江地区的实际情况讨论了贯彻“五四指示”的精神,决定将群众反奸清算斗争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结合起来,组织工作队下乡实行土地改革,在经济和政治上彻底摧垮封建统治。

1946年7月7日,东北局作出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决议》,要求各地迅速普遍地执行“五四指示”,掀起清算分地的高潮。随后,东北局和黑龙江地区各省的领导干部纷纷下基层、到农村,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进行土地改革运动。他们深入到广大的贫雇农中,访贫问苦,宣传解释党的土地改革政策,发动群众展开对地主和反动富农的斗争。在领导上,集中力量创造典型,继而全面推动;在路线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反对包办代替;在方式上,结合黑龙江地区城乡土匪猖獗的实际,运用经济斗争与武装斗争相结合的方法,发动农民掌握武装,组织农民翻身队,防匪除奸。在贯彻“五四指示”、清算分地斗争中,各地还普遍建立了代表雇农、贫农和中农利益的农会组织,培养了大批农村干部。

黑龙江地区党组织积极贯彻“五四指示”,开展清算分地的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势力,初步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强烈要求,一定程度地发动了群众,为战胜国民党的进攻,也为土地改革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开展煮“夹生饭”运动和“砍挖”运动。1946年11月21日,东北局發出《关于解决土地改革运动中“半生不熟”的问题的指示》。黑龙江地区各省遵照东北局指示,通过各种方式解决土改中出现的“夹生饭”问题,使斗争果实真正回到贫苦农民手中。为打掉地主恶霸的威风,各地开展了“拔大树”和“打狗腿”的斗争。为解决干部准备不足的问题,各省都在整顿组织和培养积极分子上下了功夫,采取了老干部带、集训、办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培养农民干部。为发动群众,消除顾虑,不少地方在群众内部开展了反对“两面光”的活动。各地还重新审查农会会员,使农会真正为基本群众所掌握。同时,对民兵和自卫队进行了整顿,以保证把“夹生饭”煮熟。

1947年6月23日,东北局发出了《继续完成土地改革,深入群众运动的指示》,7月25日,又发出了《关于挖财宝的指示》,要求各地在挖财宝的过程中,进一步解决土地问题,彻底摧毁地主阶级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从1947年7月至10月,黑龙江各省普遍开展了“砍挖”运动。

“砍挖”运动又叫“砍大树(指地主恶霸),挖财宝”运动,是煮“夹生饭”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是一次斗争大地主恶霸,深挖地主浮财的斗争。“砍挖”运动,是土地改革深入进行的一个重要阶段,摧毁了地主阶级封建经济基础;解决了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使农民从经济上获得了实惠;进一步动员和教育了群众,有力地打击了农村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为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打下一定基础。

第三阶段: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平分土地。1947年11月,东北局在哈尔滨召开北满省委书记联席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全面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提出了“打倒地主平分土地”的口号,并明确规定了开展平分土地运动的具体方针和政策。12月1日,东北局发布《告农民书》。同时,东北行政委员会宣布接受《中国土地法大纲》作为东北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法令,并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颁布了《东北解放区土地法大纲补充办法》。在东北局的领导下,黑龙江地区各省贯彻《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北满省委书记联席会议精神,迅速在全省铺开了平分土地运动,土地改革进入了平分土地的新阶段。

黑龙江地区各省纷纷发出号召,要求各地广泛开展宣传学习运动,并在充分思想发动的基础上,对乡干部和农会进行了审查和整顿,为平分土地运动作了思想和组织准备。为贯彻依靠贫雇农的路线,黑龙江地区各地党委积极建立贫雇农大会和代表会组织,并由其选出的分地委员会作为平分土地运动的执行机关。凡平分土地中的一切问题,都拿到大会上讨论决定,充分体现了翻身农民当家做主的权力。在果实的分配上,黑龙江地区各省根据不同的阶级成分和土地等级,按人头不分男女老少,进行平均分配。同时,各地继续进行挖财宝、挖坏根、挖匪根、起私枪的斗争,并及时转入分浮分地,准备开展大生产运动。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以雷霆万钧之势,猛烈地冲击着几千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打碎了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改变了农村的阶级关系。广大农民成了农村中的主人,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壮大了党的组织,巩固了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为建设人民民主专政奠定了坚固基础,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和全国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了力量。

五、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

解放战争时期,黑龙江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保卫胜利果实,积极开展参军参战、组织战勤、保证军需、拥军优属活动,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支援东北乃至全国解放的重任。

(一)补充兵源参军参战。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前锋推进至第二松花江南岸,形势危急。在大敌当前的严峻形势下,黑龙江地区各省市相继举行了党、政、军机关和群众性的紧急战备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军民紧急动员,全力支援前线。同时,发展和健全地方武装,发展和训练民兵,以保证源源不断地补充兵员。

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动员号召下,黑龙江地区的广大群众为了保卫胜利果实,积极要求入伍参军。据不完全统计,从1946年至1948年,黑龙江地区先后有41万翻身农民参军,连同地方武装“升级”和“二线兵团”统计在内,共动员约69万兵员,补充了东北野战军,从而有力地保障了东北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

(二)踊跃支前组织战勤。1947年1月至3月,靠近前线的松江省、嫩江省和哈尔滨市的人民群众首先承担起为“三下江南”作战提供战勤服务的任务。他们顶着严寒,冒着敌人的炮火,勇敢地抢运伤员,输送军需物资,有力地保证了前线20万军民的食粮、弹药及5万头牲畜草料的供应,并使伤病员能够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后方,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

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合江、黑龙江、松江、嫩江省委分别发出关于加强战勤、支援前线的指示和决定。嫩江省和黑龙江省还组成支前委员会,紧急动员民工参战并部署接收伤兵和收容俘虏的准备工作。各省报名参战的民工更加踊跃。松江省分两批出动民工1万多人、担架2000副、大车1100多辆、马2687匹。嫩江省出动2个大车队、4个担架队共8200多名民工,带大车650辆、马2600多匹、担架1000副赶赴辽沈前线。松江、嫩江、黑龙江、合江4省还接收救治伤员1.5万人,收容俘虏1.7万人。随后,黑龙江地区各省又有数万民工组成担架队和大车队,随军进关参加了平津战役等其他重要战斗。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中黑龙江地区各省共动员民工130万人次,出动2.5万副担架、3万辆大车、13万匹马。同时,这些战勤人员经过战火考验,提高了阶级觉悟,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成为后来各项革命和建设工作的带头人。

(三)物质保证供应军需。1947年初,为了保证前方粮食供应,支持“三下江南”战役,东北局和松江省就在哈南地區向农民紧急购买30万石粮食。据统计,从1947年秋到1949年春,黑龙江地区各省共征购公粮200多万吨,保证了前线的军粮供应。

保证军需,武器弹药、军服军品的供应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齐齐哈尔各地建立了各类军工厂,并在条件艰苦和设备简陋的情况下昼夜奋战,生产了大批枪支、弹药,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解放战争初期,军服主要靠从敌人那里缴获,补充十分困难。黑龙江地区陆续解放后,各级党和政府组织大批妇女参加军用服装的加工制作。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城市和许多县镇也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织被服厂女工为部队加工制作军衣、军鞋、军帽和棉被。解放战争后期,仅哈尔滨市就有大小3000多家生产军需品的工厂,还有3万多个体手工业者参加军需品生产。

(四)慰问捐款拥军优属。为全面支援前线,保卫新生政权,巩固胜利成果,黑龙江地区各省各阶层人民群众大力开展拥军和优属活动。黑龙江地区各省的各界人士不断掀起捐款、捐物高潮,还组织前线慰问团,带着捐款、锦旗和大量慰劳品、慰问信到前线慰问。仅1948年春节期间,黑龙江、嫩江、合江三省人民就捐款1亿多元,捐赠肥猪4000多头、肉类24万斤和米面等大批物品。辽沈战役胜利后,黑龙江地区各省又捐款5.2亿元和大批实物。

黑龙江地区有30余万户军属,除地方政府给予扶持外,主要靠当地群众照顾,在农村,群众为军属代耕土地。在城市主要是通过办军属合作社、军属工厂等办法,安排军属就业。为接待和安置在战争中伤残的荣誉军人,黑龙江地区各省还成立了荣军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一批荣军学校、荣军休养所,对所接收的荣军,根据伤残情况分别安置,各得其所。通过拥军优属活动,既使军属更加放心送自己的亲人去前线保卫胜利果实,也使前方的战士们无后顾之忧地奋勇杀敌;既为解放战争的兵源提供了保障,也为黑龙江地区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催化剂和稳定剂。总之,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是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作为东北解放区的大后方,黑龙江地区军民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为东北乃至全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是黑龙江地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实践,当然还包括诸如开展大生产运动等,在这里不详细展开叙述。

“东北解放早,许多工作先走了一步”,尤其是黑龙江地区是老解放区,这里东北抗联和关内干部进驻早,剿匪斗争获胜早,土地改革完成早,建党建政开展早,经济建设恢复早,各项事业发展起步早,是解放战争战略大后方,不仅为战争胜利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而且积累了许多政治工作、经济工作、社会工作等诸方面成功经验。在接收城市、城市改造、城市生产、城市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为其他地区的城市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可以说解放较早的黑龙江地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后来新中国建设事业的试验区,其工作及经验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及确定城市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诸如陈云、张闻天等在创建巩固东北根据地实践中积累的关于工人阶级要团结起来,联合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关于土改中必须团结中农,保护工商业;关于在城市中没收官僚资本,实行发展经济、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以及新民主主义的五种经济形式(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并存等工作经验,经过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升华,成为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理论政策依据。这使黑龙江地区解放战争时期历史成为辉煌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系中共黑龙江省委史志研究室宣传教育指导处处长)

猜你喜欢

解放战争黑龙江土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羡慕等
渤海根据地对中国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蒙古文期刊特点分析
铅笔长高了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解放战争时期延边地区的剿匪斗争
黑龙江出版集团
分土地
解放战争究竟打了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