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关于提高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分析
2019-06-11饶红超
饶红超
【摘 要】 高中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文化、政治、经济、地理、生物等多方面知识。因此,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高度重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背景下,依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基于高中历史学科特色构建高效、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在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深化改革奠定基础,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 历史教学
从“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读史可明事理”可知,学习历史对认知社会进步、探知时代发展、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高中历史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对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具有影响作用。基于此,为实现高中历史教学在学生教育与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关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先进教学理念的渗透
在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革、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提升存在密切关联。实现先进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是提升历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基础。对此,学校以及执教者应明确认知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新观念,明确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特色,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质量的强化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例如,就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外历史的有效贯通,注重历史知识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对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与学生史学修养、知识整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高中历史教学更侧重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学生对问题(理论与实践)的发现、分析、探究、整合与处理能力。对此,笔者在讲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时,针对教材教学要求,即使学生认知与理解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探知“新潮”下中国社会生活存在的变化,以及变化形成的原因与带来的影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认知西方饮食文化、建筑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掌握中国近代交通工具及其影响)、情感目标(认知中西文化碰撞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重要性)与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资源收集与整合能力,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在认知社会生活变化,包括“衣”、“食”、“住”、“行”、“礼仪”等方面的内容时,采用设疑引导法,提出具有探究性、启发性的问题:“联系生活实践,说一说鸦片战争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文本资料,谈谈‘剪辫子的原因”,使学生在资料分析与探讨中探寻答案,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途径——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得到了创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对此,如何科学地应用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笔者认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选用,需以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为基础,依据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学习能力、个性爱好、生产规律等)进行确立。
例如,在针对高一学生组织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时,根据教材内容探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点与关键点,在此基础上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关键点内容(包括教材重点知识、难点知识与疑点知识)以“微课”的形式进行展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体验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知识的有效渗透。与此同时,在学习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相关知识时,可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以时间为脉络,基于历史事件特征、代表人物、发生地点、涉及内容等,实现知识的有效串联,从而使学生对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具有更为明确的认知与理解,形成系统化知识网络。此外,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如在学习“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鸦片战争”、“五四爱国运动”、“新中国外交”等知识时,依据学生个性爱好与实际情况,可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情景创设”教学法、“小学合学习”教学法、“故事激趣”教学法、“学科结合”教学法等,让学生融入历史事件中,在“亲身体验”与“自主探究”中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高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已成为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者,需明确认知新课程改革要求与高中历史教材教学特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教学观念、方法与模式的改革,从而为学生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高中历史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丽霞.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教學的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36):78.
[2] 赵青.探讨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J].黑龙江史志,2014(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