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未来问题 当下的教学设计

2019-06-11张玉新

考试与评价 2019年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

张玉新

【摘  要】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学得快,遗忘得也快,出错也快。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容易忘记的地方以及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 学生未来问题  当下的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斯曾经说过:“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当今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的知识学生容易犯错误,有的知识学生很容易遗忘,有的知识学生不会触类旁通。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哪些知识学生将来容易犯错误、哪些知识容易忘记以及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老教师可以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比较精确地确定,新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时代的学习经验和教学参考书模糊地确定。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习后不易犯错误、不易忘记呢?即使犯错误了也能很快发现并能自我改正、忘记了也能很快回忆起来呢?下面以苏教版必修一专题二《氯气的性质》为例,谈谈基于学生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当下的教学应该如何设计。

问题一:不注重实验,学生虽然学过但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运用。由于有的老师只注重纸上谈兵,学生没有亲身接触到氯气,将来一旦碰到氯气,当与氯气亲密接触时,由于不知道是氯气,就不知道离开、不知道逃生,在不知不觉中中毒甚至死亡。据报道发生在卫生间里的中毒事件,就是因为不知道两种洗涤剂、消毒剂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剧毒的氯气,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问题二:不注重探究,学生虽然学过但留下的印象不深刻,很快就遗忘。由于有的老师为了提高上课效率,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只通过讲述或阅读让学生学习Cl2与H2O的反应。因而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深刻,时间稍长就全部忘记,且一旦忘记就很难回忆起来。

问题三:不注重方法,学生遇到新情境题不会触类旁通。由于有的老师认为不就是记忆方程式嘛,通过不断巩固强化的方法在平时的测试乃至于高考中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可一旦遇到新情境问题时,能力明显不足,不会分析推理,严重的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

针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当下的教学该如何设计呢?张丽老师勇于创新,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张丽老师《氯气的性质》课堂教学设计的片段:

策略一:重视化学实验的操作和体验,展示化学实验的魅力。张老师先用PPT播放新闻:《海峡都市报》曾报道,一名温州小伙用洁厕剂刷厕所,觉得去污力不够又倒了84消毒液。结果小伙子竟瘫坐地上,四肢无力,呼吸急促,送到医院后诊断为轻度氯气中毒。为什么呢?

请大家小组合作利用桌上的仪器及试剂,完成84消毒液与洁厕剂反应产生Cl2的实验。学生甲用医用针筒取少量84消毒液,学生乙用取少量洁厕剂,然后依次注入试剂瓶中(注意试剂瓶橡皮塞上预先插两只医用针头),可以观察到试剂瓶中产生了黄绿色气体,拔出医用针筒可以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有的学生害怕Cl2的毒性,不敢闻,张老师启发学生“狮子老虎会吃人,我们要不要驯服它?核武器危害很大,我们要不要研究它?Cl2虽然有毒,但少量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达到一定量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上节课我们学到科学家舍勒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意外发现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时,没有逃避,而是对它产生了兴趣,并对它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历史才没有忘记他的贡献。”学生通过亲自闻,加深了对Cl2的感性认识。

策略二:重视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张老师先用PPT播放新闻报道: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在现场看到两名消防战士在给液氯槽罐上方喷水,后来又把翻落的液氯槽罐安全起吊移至水池,对其不断冲淋碱水,危险源才消除。大家讨论消防战士为什么要在液氯槽罐上方喷水?为什么要把液氯槽罐安全起吊移至水池,并且对其不断冲淋碱水?大家经思考讨论得出Cl2与H2O及NaOH发生了反应。

大家先回忆已经学习过的气体溶于水的情况。CO2溶于水并且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HCl溶于水得到盐酸。大家猜想Cl2溶于H2O属于哪种情况呢?分组让学生探究,有的小组经仔细观察桌上的氯水,发现氯水呈黄绿色,得出Cl2只是溶于水没有与水发生反应。另一小组马上举手反驳——Cl2部分溶解于水,部分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们小组把氯水滴入蓝色石蕊试纸,发现试纸先变红,红点中间又变白,得出Cl2与H2O反应生成了酸,酸能够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没有反应的Cl2使红色又变白。大家微笑点头表示赞同。

然后老师请大家做一对比实验:取两张一干一湿的红色纸条,同时插入氯气瓶中,发现湿的一张褪色了。说明什么呢?经讨论认为褪色的不是Cl2,一学生提出根据元素守恒,该物质一定含有O元素,可能含有H、Cl中的一种或两种,符合条件的可能是H2O2或含H、O、Cl三种元素的新物质,经深入思考及对元素的定量分析,排除H2O2,应该是一种含H、O、Cl三種元素的新物质,此时老师提供HClO的阅读材料,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极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它是一种很弱的酸,比碳酸的酸性还弱。次氯酸有很强的漂白作用,它的盐类可以做漂白剂和消毒剂。通过以上探究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一般不会忘记,即使忘记了也很容易回忆起来。

经上述探究得出Cl2 + H2OHCl+ HClO,Cl2部分与水反应,故用“”符号。通过以上的探究及讨论,学生掌握了书写方程式的来龙去脉,一般不容易遗忘。

策略三: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培养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Cl2的性质时,采用首先提出问题(由学生思考后提出Cl2溶解于H2O发生反应了吗?)→然后寻找证据(由学生设计实验观察分析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基于学生未来出现的问题,当下的教学设计应该让学生多感悟、多思考,再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创建“自助餐选菜式”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