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分析

2019-06-11张彦花刘丽彬

知识文库 2019年2期
关键词:制度化居民岗位

张彦花 刘丽彬

新型城市社區治理模式上需要不断的吸纳新时代特色,有效的运用科技技术辅助工作开展,注重管理的扁平化,减少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具体的操作需要依据各地方实际情况做灵活调整,提升管理成效。

城市化建设中社区管理是属于整个城市最基本的管理单位,一般由社区基层组织做直接性的管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区的社区治理模式层出不穷。在具体的社区治理模式上需要有效的依据地方情况展开,充分的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素养、地域环境、风土民情等状况,让社区治理模式更贴合实际情况所需,提升整体管理的成效。

1 当下常见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

在我国不同地区,社区治理的模式有一定的差异。在上海地区主要崇尚政府主导,同时有效的增强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职能,同时调动居民委员会一同进行社区的管理。江汉区则进行管理的下沉,注重具体管理责任的下放,包括权力的下放、经费下放、人员的下放、监督下方和工作重心的下放。更加注重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执行力提升,让各社区依据自身地方情况做灵活的管理。对于街道与社区的关系,做更为清晰的职责界定,同时建立对应的工作考核机制,让上级部门对地方街道、社区的工作开展做有效的监督管控。更加注重基层单位在具体工作上的执行效果以及资源的需求配备,加强基层在社区治理工作上的能力。强化基层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的达到整个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效稳定性。而在铜陵区域开展的社区管理模式则是进行大社区管理,清除了街道一级在管理中的形成流程繁琐,让社区直接由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做监督管控。让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居民自治有效的结合,减少管理层级,降低行政事务工作对社区管理形成的阻碍。这种管理结构相对于扁平化处理,减少中间层导致的工作流程繁复与工作量的增大。

2 新型城市化社区治理管理模式建议

2.1 政府监督配合社区自治

新型城市化社区治理管理模式,更加强调于高效便捷,有效的利用现代化技术提升管理成效。在以往的城市社区管理中,由于管理技术落后,为了降低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对地方层级关系划分的更为细致,政府与基层社区之间有更多的层级关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工操作与技术的结合可以有效的提升监管的力度,提高工作办事效率。在同样的工作人员数量之上,科技技术辅助下的工作人员可以承接更多的具体社区工作任务。由此可以减少在社区接管之上的更多层级行政管理级别的划分,可以有效的让社区管理更加的扁平化,提升对社区的直接管辖力度,减少中间层级带来的管理程序繁杂。要积极的强化社区一级的管理权限与工作范围,让基层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发挥最为便捷的为民服务工作。社区居委会而言,是最贴近社区基层民众工作的基层单位,与居民有更为紧密的联系,了解社区状况,同时对社区治理也有自身更为专业的意见与经验。可以有效的将部分社区居民服务工作下放到社区一级,而属于政府行政管理审核的重点工作则可以由地方区级等单位办理,有效的简化社区居民在行政事务上面的办理流程。尽可能的将政府基层和上级单位做适当的规模扩充,而将中间对接流程单位做简化处理,有效的提升办公效率,提升居民在便民服务上的体验感受。

2.2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的辅助

在社区治理工作上,要需要充分利用现在科学技术的辅助,有效的建立社区数字化管理,开辟社区治理网络平台,有效的方便居民反馈社区问题。在网络平台上面获得对应的咨询服务与情况反馈渠道,减少居民到社区咨询以及办理服务所需要耗费的时间消耗。有效的利用现有科学技术来简化常规基础性的便民服务工作,有效的降低社区以及其他级别单位在行政事务工作上的办理压力。同时,社区管理上需要有效的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做好对应的监督管理,包括在社区范围内的各种监控系统以及信息录入系统的运用。将简化行政管理层级中多余的工作人员安置在其它服务类别的扩充岗位上,将以往的工作开展作更为细化处理,有效的提升各岗位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注重在各岗位上人员专业度的提升,同时确定对应的岗位责任制,调动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 注重制度化管理

在社区治理上,需要对各层级的工作作对应制度化的管理。包括人员的招聘、培训、工作考核、岗位划分、工作监督以及激励工作,都需要有对应的制度化内容为标准。要认真的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大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义务时,也需要对应的提供激励机制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责任划分上,需要有清晰的界定,避免工作责任的相互推诿。出现问题需要找对应的责任人做问题的追究,由此来提升各岗位工作人员对自身工作范围内职责的监督管理,提升岗位责任意识。要完善社区管理中的制度性设计,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做好实地调查。同时对制度化管理做对应的公开展示与宣传,让所有居民对社区治理有关规章制度有清晰的了解,从而提升对管理的配合度。制度化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做统一标准化的处理,另一方面需要在细节问题上随着时代不断的更新调整。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有不同的变化。因此,在管理制度上不可以一成不变。随着每一年的变化作细节上的灵活调整,从而满足实际管理工作所需。管理制度的作用在于让所有工作的开展可以有对应的参考标准,避免一种工作多个标准而导致的推进效率下滑。让所有居民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具体的事物中有更强烈的制度化管理意识,避免随意的人为性胡作为或者不作为的出现。

3 结束语

社区治理要充分的调动社区居民在社区自治上的能动性,有效的利用社区闲置人力资源来补充社区管理所需。在社区管理中,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发挥导航与监督的作用,社区居民可以做好对应的执行操作,甚至于可以纳入市场组织作有效的管理执行。有效的让监督与执行分开化管理,发挥政府在监督管理上的职责意识,同时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为社区治理工作提供支持。降低政府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充分发挥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在各岗位上的监督指导作用。

项目名称:城镇化进程中尘肺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和治理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17D-12-A10。

(作者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猜你喜欢

制度化居民岗位
石器时代的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53.7%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