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轨道交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
2019-06-11王丽娟
王丽娟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指示,提出“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不仅需要具备基础的实验设备,而且还是供给学生创新的场所,最重要的是能满足该行业市场的需求。随着铁路现代化的进程,特别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国家每年投资在建设这方面的资金几乎都成不同比例增长,最终导致急需一批具有扎实基本功的轨道交通专业技术人才。因此,轨道交通实验室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实验室建设的目的
轨道交通学院实验室的建设,除了满足学生基本的实验要求以外,最重要的是为了适应该行业的发展,培养一批具有扎实功底、应用型创新人才。根据我院近几年来的招生趋势、专业建设以及行业的发展需求,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正在势不可挡的蓬勃发展。同时从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角度来看,本专业的建设要达到预期的目的,也需要相应的实验条件做支撑,按照教育部给出的评估指标,每个学生的实验设备有规定的要求。所以根据以上总结,建设一个能够既能满足学生实验设备需求,又能适应该行业发展的轨道交通实验室势在必行。
2 实验室建设的途径
(1)制定符合专业发展的实验室建设规划
为实现实验室建设在教学实践、科研创新及委托培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效益,也为适应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必须做好轨道交通实验室的建设规划。目前,将实践教学分为4个布局,单独做以下叙述:
一、专业基础课,这一单元的设置主要是针对刚入学的新生,使其对本专业的情况需要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二、专业课,这一部分实践教学课的分配供给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实习,主要作用是要提高他们的专业操作技巧,提前适应岗位的需求。
三、委托培训专业课,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成都现代有轨电车有限公司与我院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主要是有效利用我院轨道交通实验室的引进先进设备,培养符合该行业发展的一线应用型人才。
四、科研创新,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的科研创新任务也需紧锣密鼓的进行。教师的科研能力会促进教学质量的增长,因此,实验室应该给教师提供足够的研究空间。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一布局的设备资源有待加强,但基本满足目前实验要求。
(2)创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根据教育部对专业的评估指标,就要求高校每年对实验设备的投入资金逐年上长。所以,实验教学资源更应该合理分配及有效利用,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就急需突破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即改善由系部来统一平均分配实验课时,打破只有在规定时间规定人员的领导下才能够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学习,以及合理的利用实验设备的有效资源。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上实验课时,由于课时安排不合理,学生人数偏多,设备资源有限,导致老师在讲解完需要学生上手操作时,学生不能有足够的时间熟悉就已下课,而其余时间设备被闲置,学生又无法进入实验室私自操作。因此,需要深化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方法,让实验设备物尽其用,学生学有所得。具体的实施方案可以在制定实验教学课时时,打破平均分配原则,应根据学生和实验课的具体情况进行按需分配。同时实验老师应根据学生操作此项设备熟练与否的反馈情况,来制定实验室开关门的时间,目的是为了增加额外操作课时,提高学生学习创新的热情,有效的利用实验设备现有的资源。
(3)实验室教师团队的建设
能否有效的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与实验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当引进一批适应该行业发展的新设备时,实验员需要去相关企业进行培训学习的同时,学院应提供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实验员继续深造,自我学习来对实验教学专业知识有总体的认知。若条件允许,也可以从企业或单位聘请工程师,增加实验室教师团队建设资源。
(4)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院以培养应用型的现场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就需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明确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实验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注重产学研结合,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當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总结能力与创新思考的能力。其次,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的专项培训。与此同时,需要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熟练的操作能力和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比如校内定期组织一些操作竞赛活动,或组织掌握较好的学生参加省上或国家级的相关竞赛等模式。
3 结语
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学有所用。为了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进行完美嵌合。因此,本文根据学院自身的办学特点,提出关于轨道交通学院实验室建设的一些建议。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基本解决了目前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能为后续轨道交通学院实验室在建设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轨道交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编号:MBXH18YB024)。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