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师为何称“西席”

2019-06-11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汉明座位古人

中国自古讲究“人有三尊,君、父、师”。不过,古人为何把老师称为“西席”呢?

古人席地而坐,《礼记·曲礼上》:“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西方的座位最尊贵,宾主相见,都是让客人坐西方,以示敬重。这个座位就被称为“宾席”或“宾位”,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客人就被称为“西席”。古人对老师最为尊重,所以就把老师称为“西席”。主人则坐在东边面向西席的座位上陪客,这也是称主人为“东家”自来历。

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堪称尊师的档模,东汉大儒桓荣是刘庄的老师,刘庄即位后,仍将桓荣尊为上宾。据清人梁章钜《称谓录》记载:“汉明帝尊桓荣以师礼,上幸太常府,令荣坐东面,设几。故师曰西席。”

“西席”一词在中国古代诗文中还是比较常见的,柳宗元《重赠刘连州》:“若道柳家无子弟,往年何事氣西宾。”这里的“西宾”就是“西席”位上的宾客,也是“老师”的意思。

从以上可以看出,“西席”之称一点也不比“老师”“先生”等词逊色,只是由于习惯的原因,“西席”一词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现在已经不常用罢了。

(刘绍义/文,摘自《榆林日报》)

猜你喜欢

汉明座位古人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巴士上的座位
古人的过年诗
换座位
下棋
媳妇管钱
一种新的计算汉明距方法
妻子眼中的陶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