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电气专业一体化课改心得
2019-06-11邓正雄
邓正雄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融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维修电工》的考核要素,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将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符合新时代新思想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主干课程《简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为例,讨论了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一体化课改心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技工院校的生源结构的改变,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课程分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作为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简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實施一体化教学已成为必然。伴随一体化教学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深入应用,本人对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改的实施过程也有很多的体会和经验。
1 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效果
1.1 学生层面
在进行《简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首先学生需要从企业典型工作中提取学习任务,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企业调研过程中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并且工作任务的实施一般都是需要团队的合作完成,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其次,在工作中完成学习,需要学生自行查找翻阅资料,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再次,在工作任务学习中,学生会碰到理论专业课程无法覆盖的实际工作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就能极大的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一体化教学目标中,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求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技能,还要能够进行情感的沟通与交流,这就能够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自我展现和评价的能力,保证学生能够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1.2 教师层面
《简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能够将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教学设计转化成为学习任务,并且教师能够进行专业的技术操作,提高了理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实习指导教师也需要对理论知识很好的掌握才能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也提高了实习指导教师的理论水平。这样就能够形成教师团队的优势互补,提高学院整体师资水平。另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加了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且还能够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更好的实现教学相长。
1.3 教学评价层面
一方面,《简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一体化课改后在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教学评价时,不再是以前根据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单一结果评价,而是注重对学生完成学习工作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在学生完成学习工作任务过程中,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考核点,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能够让学生发挥优势,提高学生日常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避免学生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的现象。另一方面,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面,增加了评价的客观性,让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能力提升,更好的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2 一体化教学的经验与反思
在《简单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教学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在实施一体化教学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的推进学习任务,逐步提高学生层次,使一体化教学效果更好。同样的一体化教学也遇到了一些阻碍发展的问题,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改革在技工院校电气专业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一体化教学还缺乏建立完善的教学场所。在一体化现有教学场所中,还存在着没有明显的划分教学功能区域,相关教学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使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其次,当前的技工院校班级建制都比较大,进行分组教学会加大教学组织管理难度。最后,现今技工院校的学制设置与教学任务不匹配,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学生在校期间不单单是要完成一体化教学的学习任务,还要完成大专自学考试等与其专业技能学习内容相交不多的学习任务,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技工院校电气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教学模式的缺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专业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从而使学生成长为符合工作岗位要求,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职业型人才。因此,在当前技工院校电气专业一体化课改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教学场所,合理进行班级建制并且应当合理安排教学计划,促进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保证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能够良好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龙岩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