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分析
2019-06-11毕波
毕波
语言文字运用可以衍生为多种语文题型,这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涉及到的内容较广,主要有在一段完整的话中选择衔接恰当且语意合适的词语、判断出句子的语病、常见古诗句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给出一段提示并将顺序混淆的句子排列成句意通顺的话、还有理解漫画徽章的寓意等。题目的素材来源不定,类型多样,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较为丰富与广泛。本文将针对常见题型具体探讨辨析方法。
1 词语成语正确运用
课文中常见的词语一般都有特定的指代意义。一部分使用最为常见,比如“峥嵘”本意是形容山势险峻,走向陡峭突出,但在《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中峥嵘岁月是指不平凡,不寻常的日子;由典故引申出的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记忆,“东道主”古意在《烛之武退秦师》中出现过,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大夫烛之武面见秦穆公,作为使臣提出如果秦军不再攻打郑国,郑国就会以招待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的礼节来对待秦国使者,并且郑国在秦国的东面,故称为东道主,现代含义指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在学习时要注意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含义,加以区分;近义词语的辨析也是难点,比如寥廓是指广阔的宇宙,寂寥是指寂静和空旷,寥落是指稀少,虽然都含有同一个字,但是意义却大不相同。常见容易混淆的实词根据意思不同在不同语句中使用,比如设法取得某物用“谋取”,通过不正当的非法途径谋取用“牟取”,挖空心思用“刻意”,长久保留坏心思用“蓄意”,无中生有的言论用“捏造”,模仿制造但不真切用“伪造”,反复思索用“琢磨”,猜想预料假设用“捉摸”,主观的停止用“搁置”,受外界因素影响被迫停止用“搁浅”,提出疑问用“质疑”,否定情况用“置疑”,这种例子不胜枚举,词语间大多数都存在同音异义的区别。
对于常见的近义成语,一般都是以应用情境的不同作为区分标准,比如暗箭伤人与含沙射影都有在暗地里攻击诽谤和陷害他人,做出对别人不利的事,前者的手段可以包括语言和行动上的攻击,在语气上比后者的程度更深,后者的手段是语言,话中有话,暗喻某人某事;比比皆是和俯拾皆是都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数量很多,到处可见。但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事物到处都是,后面一般不接名词或名词短语,常用在句末,后者的对象只能是物,并且体积较小,侧重的是很容易得到。在语言运用的学习中,要及时将不同类型的成语进行比较,积累不同成语的异同点。
2 病句分析
病句类型大致分为六种。一是语序不当,句子成分之间的顺序影响着逻辑性,如果某些成分的顺序被颠倒或使用的位置不恰当,句子就会被划分为病句,其中定语位置不当包括两个定语的先后次序不当,用作修饰限定的定语如果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就会引起语意矛盾,而定语和中心语及状语的位置颠倒会引起宾语指代不明的错误。状语的位置不当包括前后位置颠倒和将状语放在定语位置上,多项状语的排列次序式表目的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表程度、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二是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必要成分、关联词語等的残缺,成分赘余包括主谓宾的多余、定状补的多余、误用“的”字。三是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主谓的搭配不当,动宾短语搭配不当,修饰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的搭配不当。四是结构混乱,当句子复杂时,各部分的结构在安排时会出现句式杂糅的情况,将表达同一个意思的两种形式糅合在一个句子中,另外一种是陈述某件事到一半时,句意突转,但是主语没变,引发了歧义,或者一句话中两个分句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混在一起使得句意不完整,前一部分呈现游离的状态。五是表意不明,某对象的指代不明或交代不清,由结构和层次划分引起的句子歧义,标点不当或省略不当导致歧义。六是不和逻辑,如果句子的概念不准确或分类标准不一,判断句中不符合实际的论点以及前后矛盾否定不当的内容都会影响句子的逻辑性。
3 语句衔接
将一组顺序打乱的语句排列成通顺的语段要从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角度入手,首先明确陈述对象,首句后面连带的句子要在兼顾上下文的前提下与主语保持一致,在排序时保持音节协调,上下文押韵,注意句子间的因果关系和递进关系。为了使语段脉络分明、语气贯通,在叙述时要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可以是空间顺序,由上到下、由外到内,也可以是时间顺序或者人们对事物发展认知的顺序,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哪几句要先提出,哪几句后叙述,都要瞻前顾后,对段意进行充分考虑,使观点的展开不显得突兀。以上是细节要求,但表达总体上必须合乎事理语境,如果前面说了两面内容,后面的承接也要分别就两面解释,不然就显得表达不规范。
语言文字的运用体现在学生在学习基础语文知识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学习能力和教学实践探索出高效提高语言文字应用的策略,学生在逐步加强这种能力时也会受到丰富文学知识的熏陶,使语文素养得到提高,不仅要掌握陈述性知识,还要形成实践和运用的习惯,语言的学习任务是繁重的,因为方方面面的知识都要有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是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可以改善心态,让记忆不再成为学习负担。
(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