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主题图的有效运用

2019-06-11伍锦文

考试与评价 2019年2期
关键词:主题图教学资源小学数学

伍锦文

【摘  要】 小学数学新教材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色彩斑斓和生动直观的主题图,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在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情况下,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与知识经验,为教师提供了富有探索性的丰富教学资源。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资源  主题图

在人教版小學数学教材中,主题图是其教材编写的重要特色资源。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主题图,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走进学习情境之中,引导其进行自主的思考,可以为学生寻找到学习思路与学习方法提供有效的帮助。具体而言,主题图是学生探究和汲取知识的重要载体,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是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主题图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主题图的运用现状

自2014年秋季后,全国小学都开始使用新版人教版教材。在这一教材中,主题图的编写与运用是创新性的内容,要求教师能够将其作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教学资源,用以引导学生去有效探索数学知识。这一主题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长期下来,学生对主题图却慢慢失去了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重重新解读主题图,并对其相应的教学指导方法进行反思,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新版人教版主题图的教学价值。为此,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重新解读新人教版教材主题图:

首先,教师应该在主题图教学资源中多融入思考性的元素,少一些观赏性的元素。这主要是因为以往一些教师只是让学生去观察主题图,缺乏思考性的指导,并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能让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探究兴趣。久而久之,就丧失对主题图的兴趣。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并非与语文学科的插图一致,不能将它的功能定义在“看图说话”这个层次上,而是要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图来思考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其次,新人教版数学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以往的数学教学却普遍都注重通过共性特征来进行教学,这就降低了数学课上主题图的运用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突显主题图中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站在个性化思维的角度,去探究数学知识的本质。最后,新人教版数学教材要求各教学内容都要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在以往的主题图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关注焦点放在主题图与课本内容相结合这一点上,却忽略了主题图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不容易提高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题图运用能力。

教师要从这三个方面来对主题图进行解读,就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就认真分析教材中的主题图,然后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和学情,充分利用主题图来展开高效的数学教学。

二、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低年级的小学生认知能力还不够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也比较薄弱,若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则很难深入到数学本质去探究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低年级数学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主题图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就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优化基于主题图的数学教学策略。

1. 在主题图中融入童话故事元素

新人教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都具有较强的儿童情趣与现实意义,可以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让数学课堂呈现出不一样的生机活力。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依托于新教材,优化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走进体验性的学习情境中,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让课本中主题图中蕴含的数学资源“灵动”起来。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主题图来创编童话故事。这与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都相符合,通过童话故事这一形式来展开主题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与生俱来的新奇之感,进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结合《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这一课的主题图,教师可创编童话故事如下:“今日小猴子要过生日,猴妈妈给它送了一件礼物,那么同学们猜猜猴妈妈送的是什么礼物?又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此时,学生就走进了相应的情境,可以知道那份礼物就是盘子里装着的两只桃子,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若是小猴子很高兴地拿起一只桃子吃了,此时盘子里的礼物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为什么?其中有什么数学表达式?若是小猴子太高兴把最后一只桃子也吃了,那么又可以将盘子里的礼物用什么数字来表示?你们是怎么得知的?”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指导学生去思考其中关于0的减法问题,加强学生对0的认识与理解。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继续展开主题图教学,创编接下来的童话故事:“猴妈妈在小猴子吃完了桃子之后,将它带到了森林,它很快就看到了自己很喜欢的小鸟,靠近的时候却吓飞了小鸟。同学们能够知道鸟窝里还剩下几只小鸟吗?可以用什么数学表达式来表示?”这个环节实际上是加深了学生对0和0的加减法的认识,并通过一定的练习,巩固了这部分知识。教师继续创编童话故事:“猴妈妈最终带着小猴子走出森林,却来到了荷塘边,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里究竟有几只青蛙跳过来欢迎小猴子?”在这一主题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也可以适当地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发挥其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主题图中进行启发性的提问

主题图具有非常丰富的数学内涵,教师应该挖掘其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学会观察和表达其中的问题,然后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在主题图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连续的追问之下,可以挖掘其中的主题图信息,让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比如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9的乘法口诀》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中“赛龙舟”的主题图来展开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主题图来表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先提问:“端午节到了,人们在这一天组团赛龙舟。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主题图的信息,都和哪些数学计算法有关?根据自己提取的数学信息,你们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有的学生这样回答:“问:水面上的龙舟总共有多少艘?”也有的学生这样回答:“每一艘龙舟有几人?”还有的学生这样回答:“龙舟的艘数和每艘龙舟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如何得出赛龙舟的总人数?”通过这样的主题图教学法,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让学生结合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列出计算式,并总结其中蕴含的计算口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在主题图中融入生活元素

教材中主题图的作用并不仅限于与课本内容互为补充,还能渗透品德教育,而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在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减法》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收南瓜的主题图来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联想到农村的秋收季节。因此,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在秋收季节,很多家长都开始收玉米,很多小朋友放了学也会帮家人的忙,一起收玉米,那你们看看课本这幅图的小朋友也在做劳动,那他们是在做什么?”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就挖掘到主题图的信息,图上的小朋友正在秋收之际帮助老伯伯摘南瓜。在这个过程中,有效渗透了热爱劳动的这一品德教育,同时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调动出来了,可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主题图中蕴含的信息。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主题图里,小朋友们是用什么方式来摘南瓜的?又各自摘了多少南瓜?同学们能够评一评谁摘得更多吗?又总共为老伯伯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展开了自主探索。发现主题图中的小朋友是以小组的形式摘南瓜,第一个小组摘了28个,第二个小组摘了34个,第三个小组则摘了22个南瓜。根据数的大小比较可知,第二个小组摘的南瓜最多,第一个小组次之,第三个小组最少。而总共摘的南瓜个数需要使用连加法来进行计算,即:28+34+22=84(个)。通过这样的主题图教学法,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主题图资源来开展高效的数学教学。以往的主题图教学并不注重融入创新元素,新时期数学教师就要依托于新版人教版教材,改進主题图教学指导方法,将主题图资源的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与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凤梅.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8(25):79-80.

[2] 高霏云.读图时代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主题图有效性教学的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7.

[3] 丁燕.谈低年级小学数学课本中主题图的利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7):183.

[4] 周万锋.浅析低年级小学数学课本中主题图的利用[J].学周刊,2015(09):238.

猜你喜欢

主题图教学资源小学数学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浅议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有效利用主题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