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分析

2019-06-11邓湛强

知识文库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路新课程物理

邓湛强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那种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已经逐渐的退出历史舞台,开展教学思路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内容。尤其对于初中物理课程而言,其本身就是一门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学科,教学资源较其它学科要丰富得多,在教学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创新空间,需要初中物理教师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以教学内容为主线,围绕着教学创新思路这一要求展开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摸索出一条全新的教学思路。

新课程改革是国家为了解决教育问题的重要举措。因此,当前全体教师的工作重心就是深度挖掘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使教学水平及教学成效得到全面提升。对于初中物理与其它学科相比较而言,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同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必须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同步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好物理。在课改的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还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教学思路,平衡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推动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同步提升。

1 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角色定位不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具有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却也暴露出缺少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新意识的弊端。在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中,学生不但可以计算出问题结果,还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对此,老师必须把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教师负责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或者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多以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探究能力。

1.2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传统的物理教学,运用的是“教材中的知识点+课上练习+课后作业”这种教学模式。这种相对单一、固化的教学模式,消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知识,对今后的高中、大学等学习生涯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1.3教学目标不够合理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都以掌握基础知识作教学目标。但事实上,这种教学目标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考试分数较高,但在具体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却遇到诸多难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实践经济,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思路

2.1重新定位师生角色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必须透彻理解“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这一新型教学理念,把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位置留给学生,并且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与学习状态,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學策略与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进而将物理知识带入到生活实践当中,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物理知识的博大精深.逐渐培养深厚的学习兴趣。在物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要作好明确分工,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相关要求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向进行把控,而具体的教学形式及教学思路则要依据学生的喜好及兴趣而定,例如采用体验式、探究式、分层式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勇于提出自己心目中的疑问。当学生提出问提后,教师要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使学生逐渐形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形成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2引进新型教学模式

2.2.1情境式教学

在物理课程中,学生们会接触到大量的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这些知识看上去显得枯燥、乏味、刻板,但他们几乎全部来源于生活,被物理学家们发现并且通过简练的语言对其进行了总结与提炼,最终收录到初中物理教材当中。物理知识这种来源于生活的特性,为教师创新教学思路提供了约会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式教学”将学些生硬的理论知识巧妙的还原到日常生活当中,赋予它们一种生动、有趣的色彩,彻底改变学生对物理课程的一贯印象,甚至对它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电能的应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电能都有哪些用途,目换是让学生们了解电能的应用范围,学生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人们的衣、食、住、食都离不开电能的正常供应,从而意识到学好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导入教学内容,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质量。

2.2.2实践性教学

物理知识虽然抽象易懂,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让初中生充分掌握并理解物理知识,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开展实践性教学,多为学生提供参与物理实验的机会,对课堂上相对单一的教学形式进行补充;同时,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运用学到物理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在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对于教师的组织能力及指导能力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时,教师还要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提高教学质量。

2.3探究式教学

相对于庞大的物理知识体系,初中物理教材中所收录的内容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物理知识等待着中学生们去探索、研究和学习。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就借助创新教学思路这一机会,在教学的过程中导入“探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托,以教材内容为主线,扩大其辐射范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物理知识,从而达到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2.4分层式教学

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法的实质是因材施教。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上进心等情况的了解,将全班学生划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然后再推行与这三个层次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以课后作业为例:教师需要将作业划分为三个层次,对于学困生来说,只要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即可;而中等生则需要完成基础题和中档题即可,如果还完成一部分高档难度的习题,教师也要对这种积极性与主动性给予充分的肯定,适当的给予奖励;优等生则需要完成中档题和高档题,如果解题方法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比如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表扬与嘉奖,并且当做经典例题进行统一讲解。分层教学法的出发点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差异化教学,帮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专长及优势,从而使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都能够有所提升。这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实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学不仅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物理素养。这就需要物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不能只关注教学进度,而忽略了教学质量,也不能只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忽略了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而是要平衡好教学进度、教学质量与综合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制定出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要想顺利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并且极具可操作性的教学计划,有计划性和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4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然后再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审视,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挖掘自身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尽快提出改进措施,对现有的教学思路进行延伸与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一直以来推行的教育改革收到理想成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浮中学)

猜你喜欢

思路新课程物理
留言板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我的思路我做主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